首 页 中国教育 高校科技 教育信息化 教育在线 教育舆情 CERNET 下一代互联网
CERNET第二十八/二十九届学术年会
  • 中国教育人博客
  • 天下教育
  • 考试培训
  • 中小学教育
  • 家庭教育
  • 就业创业
  • 菁菁校园
  • 分享空间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国教育 > 教育考试 > 公务员考试
最热职位近万人竞争 国考报名缘何冰火两重天?
2016-10-25  中国青年报  

字体大小:

  10月24日18时,如火如荼的2017国家公务员考试报名落幕。据中公教育数据统计,截至24日17时30分,2017国考报名共审核通过了1338698人,直追国考史上最辉煌的时刻——2014国考的136万。然而,目前仍有223个职位无人过审。

  2017年度中央机关公务员招考,共有120多个部门申报了27061个录用计划。其中,中央一级1537个,占5.7%;省级912个,占3.4%;地(市)级3344个,占12.3%;县(区)级及以下21268个,占78.6%。其中,共有3000多个计划用于定向招录服务期满、考核合格的大学生村官等服务基层项目人员。

  今年国家公务员考试报名中,最热职位是“民盟中央办公厅接待处主任科员及以下”一职。目前该职位竞争比为9837∶1,超过历史最高值,成为新的国考最高点。在报名的最后一天中,此职位报考人数依旧不断攀升,一天增加报名人数达1000余人。

  中国青年报·中青在线记者注意到,民盟中央办公厅接待处主任科员及以下的报名学历限制为本科,且完全无专业限制,恐怕是造成这个职位报名“井喷”的唯一原因。国家公务员局考试录用司副司长彭忠宝表示,往年某个职位报名人数较多,往往都是因为相关条件设置比较宽泛,比如学历只限本科及以上,专业和工作经历等都没有要求。

  另据统计,2017国考10月24日报名结束时,平均竞争比为49∶1。从各层级来看,中央层级职位竞争比为60∶1,远远超出平均竞争比,县(区)级及以下职位目前竞争比最低,还未达到平均竞争比。相关专家分析,造成这种现象不仅仅是因为县乡职位层级较低,还有一部分原因是很多县级以下的职位要求在本单位最低服务年限为5年(含试用期),需经常下乡入户,工作强度较大,条件较为艰苦,较多适合男性报考等。这些相对艰苦的工作要求,可能阻挡了一大批考生。

  尽管国家公务员局在官方网站上刊发通知,对报考人数较少的岗位进行特别提醒,并希望广大考生结合职位特点和自身条件,理性选择报考职位,但是这种引导效果似乎不明显。在热门职位得到众人追捧的同时,仍然有223个职位无人问津,比如地方的统计、气象、检验检疫、税务等部门。

  对于这种冷热分布不均的情况,彭忠宝表示,根据历年经验,通常有3种类型的职位报考人数相对较少:一是对学历、学位、专业和相关工作经历等要求相对较多的职位,二是县级以下基层职位,三是经济条件相对落后的艰苦边远地区的职位。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教授李长安在接受中国青年报·中青在线记者采访时指出,“工作经历是一个很高的门槛,大部分本科生都没有工作经历,因此这个规定也阻挡了很多人。实际上工作经历要辩证地看,有工作经历的未必符合岗位要求,没有工作经历的大学生,学习能力也可能很强。公务员不是企业员工,马上要效益,所以没有必要把工作经历放在那么重要的位置。”

  李长安认为,公务员报考热不是公务员热。公务员考试报名数量不是一个很全面的指标,很多人只是把公务员当成一个选项而已。“据我了解,一些能力较强、学历较高的学生,并不想进公务员队伍。在报考热的背后,公务员离职潮也一直存在,尤其是硕士、博士和名校生的离岗率很高,这一现象同样值得关注。”

教育信息化资讯微信二维码

 

  延伸阅读
· 138万人通过国考审核创7年之最 119个职位无人报
· 2018国考报名进入倒计时 280个职位无人报考
· 京考1937个职位22日起报名调剂
· "京考"最热职位400:1 212个职位无人通过资格审查
· 那么问题来了:哪些领域和职位最看重CFA?
· 57119人进国考首批面试名单 千个职位需调剂
· 国考报名人数平稳增长 截至2日55个职位仍无人报考
· 北京公考7.15万人确认参考 机关单位164职位无人问津
· 职业选择那么多 何必“国考”一条路
· 2018年国考面试陆续进行 你有进大单位的潜质吗?
建一流大学
·EDU聚焦:校园"毒跑道"
·快乐暑期安全教育别放松
·聚焦:毕业生迎来创业季
·教育3.15:优化教育环境
·3-6岁儿童学习发展指南
·开学第一课历年视频资料
  部委动态
·加强中小学校党建设工作
·做好普通中小学装备工作
·治理有偿补课和收受礼金
·高校预防与处理学术不端
·推进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
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凡本网未注明稿件来源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本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 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本网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联系。 
 
 版权所有: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网络中心    CERNIC, CERNET
京ICP备15006448号-16 京网文[2017]10376-1180号 京公网安备 11040202430174号
关于假冒中国教育网的声明 | 有任何问题与建议请联络:Webmaster@cerne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