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中国教育 高校科技 教育信息化 教育在线 教育舆情 CERNET 下一代互联网
CERNET第二十八/二十九届学术年会
  • 中国教育人博客
  • 天下教育
  • 考试培训
  • 中小学教育
  • 家庭教育
  • 就业创业
  • 菁菁校园
  • 分享空间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国教育 > 教育考试 > 普通高等学校招生考试 > 高考聚焦 > 自主招生
清华大学:今年440余教授“把关”自主选拔复试
2016-06-17  中青在线  

字体大小:

  6月16日上午,通过清华大学自主招生、领军人才计划和自强计划三大自主选拔项目初试的约2000名考生开始了为期2天的复试,认定结果预计于6月22日公布。

  同时,清华大学6月16日还面向所有考生举办了复试开营仪式以及专业嘉年华活动,由主管教育教学的校领导和17个院系的负责人主讲,向所有参加活动的考生介绍该校教育教学理念、学科设置、专业发展等内容。

  清华大学招生办公室主任刘震介绍说,今年共有6000余名考生通过该校三大自主选拔初审,共约2000名初审优秀或初试通过的考生进入复试。复试内容包括综合面试、学科/专业面试和体质测试三项内容。其中,领军人才选拔及自强计划考生需参加综合面试,自主招生考生及部分领军人才选拔考生需参加学科专业面试。

  记者了解到,清华自主选拔复试中的综合面试采用多对一的半结构化形式进行。由3~5名专家考官同时面试1名考生。在预先准备的考题之外,考官会根据考生回答状况随机追问,以考查考生的个人理想、社会责任、批判性思维、表达能力、思维应变能力等。

  刘震举例说,6月11日在浙江“三位一体”综合评价招生中,综合面试题既有对社会现象的分析,也有开放性试题。比如,“如何定义自己理想中的大学及人生?”“你理想中的大学什么样?”“你认为清华的办学有哪些不足?你认为应当如何改变?”等。

  在6月16日上午的自强计划综合面试中,也有让考生列举最近自己所关注的社会热点问题,并就其中之一展开阐述的考题。刘震认为,这样的题目,不仅关注考生的个人经历,也注重考察他们对社会的关注和理解,希望他们胸怀家国。

  此外,从2011年开始,清华在自主选拔复试中开展学科、专业特色选拔测试。来自清华各学科和专业的一线专家、知名教授,会为这一面试准备具有学科和专业特点的考核形式,力求最大程度了解考生的学科特长与创新潜质。今年,清华继续在复试阶段针对经济管理、建筑学、车辆工程(车身方向)、医学、药学、英语等学科和专业开展特色选拔测试。

  值得一提的是,今年,清华自主选拔的复试专家团阵容强大,由来自20个院系的440多位专家共同“把关”。比如,在建筑学院,每个考场都有7位考官同时面试一个学生,在面试中不仅要考查学生的综合素质,而且还要考查他们对于城市、空间、建筑的理解和表达;在数学系的面试中,考官给出题目让考生现场在黑板上作答,并且会根据考生的解答思路或提问或追问。

  而今年首次加入领军人才选拔的新雅书院,则由4位教授共同把关,重点从数理基础知识的灵活运用、人文素养(读书)、未来志向、文体特长等角度综合选才。另一新增专业车辆工程汽车造型与车身设计方向的面试形式更为新颖。比如,让考生就某个物品即兴绘画,但考官评价时不以“像不像”为标准,也不以美术功底为标准,主要看考生的观察力、表现力和是否有设计灵感。

  “自主招生已经走过13年历程,然而仍有许多人不明白它的含义。”刘震表示,自主招生的本质绝对不是选拔,更不是“掐尖儿”,而是服务于大学人才培养的关键一环。

  今年,为了给更多考生以考试的机会和选择的权利,清华在严格执行选拔标准的前提下,进入复试的总考生数比去年略有增加。在刘震看来,这样做的初衷是为了让更多学生有机会来到清华,感受清华的价值观、教育理念和校园文化,在这个过程中实现招生对于教育和培养的价值。

  “其实,6月16日参加复试的部分考生,今年并不能圆自己的清华梦,但我们并没有将他们抛开。之所以举办复试开营仪式和专业嘉年华活动,就是为了在给考生和家长提供全方位服务的同时,让更多考生的梦想从参与清华招生考试开始起航。”刘震说。

教育信息化资讯微信二维码

 

建一流大学
·EDU聚焦:校园"毒跑道"
·快乐暑期安全教育别放松
·聚焦:毕业生迎来创业季
·教育3.15:优化教育环境
·3-6岁儿童学习发展指南
·开学第一课历年视频资料
  部委动态
·加强中小学校党建设工作
·做好普通中小学装备工作
·治理有偿补课和收受礼金
·高校预防与处理学术不端
·推进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
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凡本网未注明稿件来源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本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 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本网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联系。 
 
 版权所有: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网络中心    CERNIC, CERNET
京ICP备15006448号-16 京网文[2017]10376-1180号 京公网安备 11040202430174号
关于假冒中国教育网的声明 | 有任何问题与建议请联络:Webmaster@cerne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