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中国教育 高校科技 教育信息化 教育在线 教育舆情 CERNET 下一代互联网
CERNET第二十八/二十九届学术年会
  • 中国教育人博客
  • 天下教育
  • 考试培训
  • 中小学教育
  • 家庭教育
  • 就业创业
  • 菁菁校园
  • 分享空间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国教育 > 教育考试 > 普通高等学校招生考试 > 高考聚焦 > 自主招生
90所高校发布自主招生简章 多数看重创新潜质
2016-03-18  广州日报  

字体大小:

  90所参加自主招生的高校都已公布自主招生简章。记者梳理发现,诸多高校把测试安排在高考结束后的第一个周末,时间上“撞车”,有意报考一所以上学校的考生要仔细查看。与去年相比,几乎所有高校对“学科特长”和“创新潜质”都有明确的要求。

  关注点1:测试时间“撞车”考生要抉择

  据统计,在2016年自主招生的90所高校中,北京有20所,上海9所,天津2所,广州2所。记者发现,多数高校将自招测试时间确定在高考结束后的第一个周末,诸多高校在自主招生时间上出现“撞车”,考生要提前做好计划。

  北京师范大学、西安交通大学、武汉大学都把考核时间安排在6月11日、12日两天。中国传媒大学6月11日笔试,面试则安排在6月12日至14日。中山大学和华南理工大学也是安排在6月11日、6月12日,这意味着考生在两所学校可能只能选择其一。有意报考北京大学和清华大学的考生则不必那么纠结。据悉,北京大学2016年自主招生测试时间为6月11日-13日,最终入选考生名单将于6月22日公示。清华自招的初试在6月10日左右,通过初试的考生将于6月16日、17日进行复试。这意味着,两所学校的时间错开,考生有望同时报考。

  关注点2:要求“学科特长”“创新潜质”

  记者梳理多所名校的自主招生简章后发现,高校对于学科竞赛生设置的门槛甚高。有的学生在高中阶段有参加学科奥赛的经历且获得过省级赛区二、三等奖,却因不符合要求而无缘多个名校自主招生考试。

  以中山大学为例,申请学生应至少具备以下条件之一:在科技发明、文学创作、研究实践、才能禀赋等方面具有突出表现并取得标志性成果;高中阶段在全国中学生五项学科竞赛省级赛区(联赛)包括:全国高中数学联赛、全国中学生物理竞赛复赛(省级赛区)、中国化学奥林匹克(初赛)、全国青少年信息学奥林匹克联赛、全国中学生生物学联赛中获得一等奖及以上或不少于2个不同学科省级赛区二等奖及以上奖励(须提供获奖证书)。

  教育专家熊丙奇认为,今年用自主招生政策替代原有高考加分政策,把艺术特长、体育特长、学科特长等生源转移到自主招生的倾向更为清晰,“引导学生关注自身兴趣和特长,为兴趣而学习,而非为了加分‘曲线救国’。”

  关注点3:招生专业也有调整

  不少高校今年对自主招生专业进行了调整。如清华大学今年自主招生仅设“理科类”和“文科类”,学生申请专业类不受文理分科限制,但每人最多允许填报与本人特长相关的2个专业;北京邮电大学则将自招专业从去年的9个大类28个专业减至6个;中国传媒大学今年不再招收小语种专业,增加了新闻学(数据新闻报道方向)和广播电视工程专业;北京师范大学今年取消了国家基础学科拔尖学生实验班(化学)的招生计划,招生计划只有“引领计划”和“攀登计划”。

  报考这些学校要注意

  北京师范大学、西安交通大学、武汉大学、中山大学、华南理工大学

  6月11日、12日

  中国传媒大学

  6月11日(笔试)

  6月12日至14日(面试)

  北京大学

  6月11日-13日

  清华大学

  6月10日左右(初试)

  6月16日、17日(复试)

  成绩排名靠前也不够

  与去年相比,高校对报名考生的硬件要求更为明确,要获得自主招生资格必须具有“学科特长”或“创新潜质”。具备学科特长通常指奥赛获奖,不同的院校对获奖的等级会提不同的要求,具备创新潜质主要指在科技创新领域获奖。有中学老师表示,仅仅成绩排名靠前,通过审核的几率不大。

  报考数量有限制

  浙江大学:“报考浙江大学外,还可报名参加一所高校的自主招生”,这也意味着浙江大学限报两所高校。

  北京邮电大学:“凡有意报考我校自主招生的考生,通过‘阳光高考’特殊类型招生报名平台报名自主招生的高校总数,不得超过3个。”

  部分学校:并未明确数量限制,但进入报考系统报名时会发现只能报一所。

教育信息化资讯微信二维码

 

  延伸阅读
· 发挥高校在教育科技人才一体化发展中的引领作用
· 重磅:顶尖大学,合并!
· 上海高校求解如何让基础科学研究“扛鼎”
· 二本高校招行政,要求全员博士?
· 高校应为卓越女性搭建事业舞台
· 高校如何助力科技自立自强—— 代表委员为高校科技创新高质量发展建言献策
· 两部门重磅发文:不得从中西部、东北高校挖人!
· “问天”问天!这些高校,再立新功!
· 十一部门关于开展“携手行动”促进大中小企业融通创新(2022-2025年)的通知
· 十一部门:推动企业联合科研院所、高校等组建一批产学研用协同的创新联合体
建一流大学
·EDU聚焦:校园"毒跑道"
·快乐暑期安全教育别放松
·聚焦:毕业生迎来创业季
·教育3.15:优化教育环境
·3-6岁儿童学习发展指南
·开学第一课历年视频资料
  部委动态
·加强中小学校党建设工作
·做好普通中小学装备工作
·治理有偿补课和收受礼金
·高校预防与处理学术不端
·推进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
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凡本网未注明稿件来源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本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 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本网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联系。 
 
 版权所有: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网络中心    CERNIC, CERNET
京ICP备15006448号-16 京网文[2017]10376-1180号 京公网安备 11040202430174号
关于假冒中国教育网的声明 | 有任何问题与建议请联络:Webmaster@cerne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