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中国教育 高校科技 教育信息化 教育在线 教育舆情 CERNET 下一代互联网
CERNET第二十八/二十九届学术年会
  • 中国教育人博客
  • 天下教育
  • 考试培训
  • 中小学教育
  • 家庭教育
  • 就业创业
  • 菁菁校园
  • 分享空间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国教育 > 关注就业 > 就业新闻
大学生就业难与教育供给侧改革
2016-03-22  中国青年报  

字体大小:

  陈志文

  765万,大学毕业生再次创造了一个新的纪录。自上世纪90年代中期开始,大学毕业生一直在连续增长,20多年不断刷新纪录,尤其在1999年开始的大扩招后,增长突飞猛进。但随着GDP增速减缓,加之经济转型,就业岗位难以大幅增加,就业难必然出现。

  大学生就业难是一个典型的社会问题,绝不只是教育部门的问题,需要全社会群策群力。比如,各地人力资源部门不要再设障碍,尤其是户籍障碍,自己给自己使绊子。再比如国家的资源配置问题,事实上,高校直接肩负着大学生就业的指导培训工作,国家每年有数百亿用于促进就业的资金,是否应该分配一些到高校,加强就业辅导与服务的力度?当然,还有学生家长的观念问题,需要调整到适当位置,而不是一味追求“体面就业”。

  全国人大代表,贵州大学校长郑强说,大学生就业难是一个伪命题。为什么说是伪命题?与大学生就业难伴生的是大量的用工荒、用工难,同时还伴生了有业不就的问题。也就是说,大学生就业难存在结构性的矛盾,即社会需要与供给之间的脱节,不是绝对的难。从这个角度看,大学生就业难的治理上,从教育本身来看,可能需要从劳动力的“供给侧”改革下手,这也是长久的治理之道。

  从整个社会用人需求角度看,用工荒最突出的,恰恰是学历层次更低的中等职业技术人才、服务人才,不是大学生。但供给上明显呈现了结构性问题,近5年,中等职业学校毕业生与招生人数持续下降。

  从大学生本身的就业情况看,长期以来有几个鲜明的结构性特点。首先,从学历层次看,两头容易,即研究生与专科生(高职高专)相对容易,最难的在中间的本科生,而本科生中,最难的是一部分地方普通本科生,“985”“211”高校一般较好;从专业维度看,工科类专业普遍好于人文社科类专业;从区域分布上看,东部地区明显好于西部地区。

  研究生就业情况好,大家好理解。专科生就业好,一个原因是技能型强、实用、上手快、用人单位欢迎。另外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就业期望值低,这是一个隐性却至关重要的因素。

  我国高等教育长期奉行精英教育路线。1977年恢复高考时,录取人数27万人,录取率只有4.7%,即便到了上世纪末的1998年,全国招生总量也只有108万人,录取率普遍低于30%,大学生仍然是稀缺资源,考上大学也就意味着会有“体面”的工作。但是,伴随1999年的大扩招,高等教育迅速迈进大众化,全国各地的录取比例普遍超过80%,甚至高达90%,毛入学率也快速达到40%,甚至马上跨越普及化的门槛——50%。大学生已经成为普普通通的劳动者了。

  巨变之后,整个社会观念依然滞后,依然期待大学生都能“体面”就业。当然,观念的调整是漫长的,更何况家长们花了很多钱与时间,把自己的孩子培养成了大学生,必然有一些过高的期望值,怎么办?

  专科生就业情况好于本科生,给了我们最好的启示。很显然,在我们国家,就业期望值与学历是成正比的,与其等待观念调整,不如我们直接在供给侧下手,在高校招生总量不变的情况下,直接下调本科生以上的比例,增加专科生的比例。目前,每年大学生招生总额为700多万(还没有包括成人高校的招生)。其中本科生近400万,专科生约为300万,研究生为60多万。如果我们把本科生的招生比例逐年下调5个百分点,4年后就可能把本科生招生总量下调至300万,最后逐步下调到200万左右,让专科生成为就业巿场的主体。这种“强制性”的调整,在直接降低期望值的同时,也可以有效地解决大学生职业技能训练差,缺少一技之长的问题。

  现在,地方普通本科院校的学生规模大约在200多万,就业最困难的就是这部分群体。因为定位不准,盲目追求模仿研究型大学,直接导致了这部分学生技能上不如专科生,学历能力与综合素养上不如“985”“211”大学的毕业生。目前教育部开出的药方是引导这类高校,转型为应用型大学。这个思路是对的,只是可能速度缓慢,强制压缩这部分招生比例,能迫使这些地方大学调整办学定位与方向,加快转型。

  另外,我们还有必要用经济杠杆提高高等教育门槛。高等教育在绝大部分国家都不属于义务教育,不是国家应该保障的。我们有必要在加大贫困学生资助力度的同时,适当提高一些高校的学费,让更多家长与学生算算经济账,而不是盲目追求更高的学历。

  从专业上,国家有必要对高校专业设置进行引导性的调控。理论上我们不能干预高校的专业设置,但是多数高校千校一面,在专业设置上盲目跟风现象普遍。对于工科类专业普遍就业好的现状,国家有必要对工科专业招生计划给予鼓励性支持,同时,在学生的培养经费上加大资金支持力度。美国对不同专业的留学生在美国就业就采取了这种政策,工程专业的留学生在美国毕业后合法滞留时间大大长于其他专业。对于那些就业不好的专业,比如大量的管理专业,有必要下狠手,大规模缩减招生总量与财政投入力度,把钱花在刀刃上。

  我们也有必要反思目前的高校扶持政策。对于欠发达地区的高校,对于部分战略需要的高校与专业,可以从总体布局角度做一定的扶持。但是,如果人才需求不旺,我们还加大培养力度,只能加剧就业的结构性矛盾。

  (作者为中国教育在线总编辑)

教育信息化资讯微信二维码

 

  延伸阅读
· "大学生就业难"不是找工作难 是找好工作难
· 三大因素造成大学生就业难 做好定位是关键
· 如何解决699万名大学生就业难题
· 就业生活中诸多不平等 大学生就业难出现新变化
· 就业难催生"职客"行业 出钱找工作或有违社会公平
· 对话大学生就业:走好大学之路“最后一公里”
· 贵州大学校长回应“大学生就业难”:我不同意
· 择业失策,从家长身上找找病根
· 熊丙奇:大学生就业难题根源在服务业占比低
· 报告:大学生就业难出现新变化
建一流大学
·EDU聚焦:校园"毒跑道"
·快乐暑期安全教育别放松
·聚焦:毕业生迎来创业季
·教育3.15:优化教育环境
·3-6岁儿童学习发展指南
·开学第一课历年视频资料
  部委动态
·加强中小学校党建设工作
·做好普通中小学装备工作
·治理有偿补课和收受礼金
·高校预防与处理学术不端
·推进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
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凡本网未注明稿件来源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本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 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本网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联系。 
 
 版权所有: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网络中心    CERNIC, CERNET
京ICP备15006448号-16 京网文[2017]10376-1180号 京公网安备 11040202430174号
关于假冒中国教育网的声明 | 有任何问题与建议请联络:Webmaster@cerne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