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中国教育 高校科技 教育信息化 教育在线 教育舆情 CERNET 下一代互联网
CERNET第二十八/二十九届学术年会
  • 中国教育人博客
  • 天下教育
  • 考试培训
  • 中小学教育
  • 家庭教育
  • 就业创业
  • 菁菁校园
  • 分享空间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国教育 > 基础教育 > 基教专题 > 留守儿童
“致2016中国教育”:留守儿童需要可感触到的家
2015-12-30  人民网  

字体大小:

  ■储朝晖

  《中国留守儿童心灵状况白皮书(2015年)》显示,17岁以下的留守儿童总数约为6100万人,他们中15.1%的孩子一年没有见过父母,4.3%的孩子甚至和父母已有一年没有联系。

  人们对留守儿童不可谓不关注,以此为主题的文章连篇累版,有不少人还写出学位论文。在实践中也有人做出了不小努力,政府反复地强调“重视”“关注”,着眼于建立宏观的“服务体系”,但是总体上依然不够精细,相关的多个政府部门的责任与权力边界不明晰,在全国范围内未能确认各级政府中哪个部门负主要责任,其他部门如何协调。学校对留守儿童多了一份关爱;民间公益组织派出志愿者、社工,建立各种“家园”,进行各种捐赠;乡村社会 “爱心爸妈”、临时父母的相互帮助。有的地区还在学校、社区、乡村设置专业社工岗位,为留守儿童服务。然而,深入到留守儿童的生活,还是能够发现他们的问题并未真正得到解决,因为他们真正需要的是相对完整的可随时感触到的家。

  留守儿童的父母在外出务工人员中往往是劳动强度较大、收入较低的那部分人,他们本身就缺少自尊自信,对孩子的监护能力不足,监护责任意识不强,甚至感到对孩子的什么都无能为力,所能关注的也就是孩子是否吃饱穿暖和考试分数。在这种环境下生活的孩子孤独、敏感、自卑,亲情出现疏离,一方面时常感到急需要父母的时候找不到父母,怨怼父母对自己不闻不问;另一方面又感到父母“是多余的”,对接触不到的父母产生冷漠,短暂的相聚往往成为双方矛盾的爆发期。

  由于共同生活的时间太少,父母对孩子的了解被窄化到模式化的问候甚至盘问,缺乏充分的亲子互动,反复的叮嘱又会引发孩子的厌烦。于是多数留守儿童与自己的父母沟通不畅,关系较僵,越走越远,在他们的身上,家从不可接触逐渐演变为家庭概念的淡薄。

  对留守儿童的千万种关爱和帮助最终都绕不开的一个概念就是家。中外众多研究表明,任何一个人的成长发展过程中,父母的亲情和家庭的关爱是很难找到替代形式的,它是一种能够将激励与规范巧妙组合在一起的导引力量。缺少家庭亲情哺育让留守儿童没有人生目标,不能安静地学习生活,与高速运转的社会齿轮粘带不上,最终很高比例的人走向自暴自弃。

  更为突出的问题是在于那些父母双双外出或失联的留守儿童,毕节市0-18周岁的留守儿童374187人,其中0-14周岁的留守儿童中有 11160人的监护较差,3009人处于事实上无人监护照料状态,茨竹村151名留守儿童中有43名儿童的母亲那一栏标注的是无联系、失联、离家出走未归等。本人曾实地调查的重庆巫溪县22367名留守儿童(2015年6月的统计)中1623名仅有母亲在身边,286名完全没有亲人在身边。这种现象在其他留守儿童较多的地方同样存在。

  调查表明,留守儿童只要有母亲在身边就不会存在太大的问题。问题最为严重的是父母双双外出,以及那些完全没有亲人在身边的孩子。这些孩子缺少日常生活的照料,起床、洗澡、洗衣、理发、吃饭、室内卫生等都成为问题,遇到困难时无人相助,缺少有效监护,难以在关键期形成明晰的是非观念。由于他们小小年纪就遭遇严重的亲情缺失,交往圈极为有限,有自闭倾向,不愿与他人交往。

  留守儿童问题多,最为关键的影响因素是他们的家庭结构不完整,家庭功能不健全,监护人的监护能力不足,很难履行监护责任,由于没有正常的家庭生活,也就无法承载家庭教育。

  做好留守儿童的工作,需要遵从规律,了解实际,以提高家庭监护和教育能力为基础,从尊重孩子开始,营造良好家庭内部环境。

  为此,政府亟需从宏观经济政策和社会保障两方面着手,减小地区间的经济发展差距,尽可能减少双亲同时外出务工的比例,当然在这方面不宜强行实施留乡政策。同时,要制定相关法规,加强流动儿童管理与保护,适当引入社工、非营利组织。建立外出务工家长微信服务平台,对一定区域(社区、乡、村)的留守和流动儿童进行总体联络、管理、服务。构建由家庭、政府相关部门、学校、社区、非营利组织多方参与、内外协调互动的留守和流动儿童家庭教育社会支持体系,政府提供政策支持、物质支持与精神支持。

  重点要解决双亲外出和失联孩子的家庭问题。建立双亲外出儿童登记报告制度。凡双亲外出的儿童,当地政府必须登记报告,定时了解儿童的生活情况,教育和生活需求,并记录在案;联络监护人,督促其承担儿童监护的责任,同时采取相应措施关照儿童的成长,必要时为这些孩子寻找爱心爸妈,“一加一”结对服务,建立成长专项档案,让留守儿童身边有可接触到的关爱。

  (作者为中华教育改进社理事长)

教育信息化资讯微信二维码

 

  延伸阅读
· “冰花男孩”刷屏,关爱留守儿童如何精准到个人?民政部部长回应
· 留守儿童认知危机:祖辈缺教育意识 学龄前认知迟缓
· 深观察:今天,如何关爱留守儿童
· 西藏将从7个方面建立农村留守儿童关爱保护体系
· 时评:保护留守儿童立法不能太“柔”
· 关爱留守儿童 别被“带偏”了
· 浙江:立法保护留守儿童 构建全社会关爱网络
· 哈佛大学卢春玲:给儿童更好的“生命开端”
· 26省出台关爱留守儿童政策 不满16岁不得单独居住
· 流动和留守儿童保护项目启动
建一流大学
·EDU聚焦:校园"毒跑道"
·快乐暑期安全教育别放松
·聚焦:毕业生迎来创业季
·教育3.15:优化教育环境
·3-6岁儿童学习发展指南
·开学第一课历年视频资料
  部委动态
·加强中小学校党建设工作
·做好普通中小学装备工作
·治理有偿补课和收受礼金
·高校预防与处理学术不端
·推进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
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凡本网未注明稿件来源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本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 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本网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联系。 
 
 版权所有: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网络中心    CERNIC, CERNET
京ICP备15006448号-16 京网文[2017]10376-1180号 京公网安备 11040202430174号
关于假冒中国教育网的声明 | 有任何问题与建议请联络:Webmaster@cerne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