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中国教育 高校科技 教育信息化 教育在线 教育舆情 CERNET 下一代互联网
CERNET第二十八/二十九届学术年会
  • 中国教育人博客
  • 天下教育
  • 考试培训
  • 中小学教育
  • 家庭教育
  • 就业创业
  • 菁菁校园
  • 分享空间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国教育 > 基础教育 > 基教新闻
甘肃贫困地区农村教育扫描:愿望与现实距离太大
2011-02-15    中国新闻网

字体大小:

  憧憬缤纷的城市生活 西部少年作文触动记者

  “听说我们大山外的世界很精彩,城市里有广场,草坪,喷泉……晚上有霓虹灯闪烁。不过这些我只是听说,偶尔在电视里看到过,可没亲眼见过。”

  甘肃省会宁县汉岔乡台子小学五年级学生刘国瑞稚嫩的笔下无数次憧憬过五彩缤纷的城市生活。但现实是,为了上学,他每天天蒙蒙亮就必须起床,穿过一条狭窄而崎岖的山路,步行一个多小时才能到学校。令他沮丧的是,任凭他百般努力,每次考试成绩依然很不理想。

  对这个西部少年来说,大学是一个遥远的梦想。几年之后,生来就不可能拥有和城市小孩同等学习条件的他,将与城市孩子一起跑向终点,决定名次的就是同一张高考试卷。

  刘国瑞在作文中发问:“你了解我们吗?远方的朋友。”他写道,“我们的操场上,除了一副篮球架,再没有任何体育用具”;“同学们最向往的是放学,每当下午自习时,便不由得想起一首等待放学的童谣:坐在教室里数椽椽,坐在板凳上望蓝天,只等太阳落西山,背着书包往回赶。”

  “冬天是同学们最难过的日子。早晨在路上寒风刺骨,教室里只有可怜巴巴的十几个学生。早晨生火对于我们来说很麻烦,整个教室一片烟雾,呛得人喘不过气来,但不管怎样,也要生火取暖。我想城里的孩子不会和我们一样吧。”

  这段文字深深触动了记者,当前农村教育的主要矛盾仍然是农民子弟渴望优质教育的愿望同落后的乡村办学水平之间的距离。无疑,这是阻碍农村孩子上大学的主要原因。

  半教半农的农村教师开始拉人载客做生意

  在会宁县东关小学老师徐海峰看来,乡村教师专业化程度不高,大部分乡村老教师知识陈旧,教学方式单调,激发不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农村教师半教半农的双重职业身份,使得农业生产占据了他们大部分的业余时间,根本无暇反思教学。

  曾在农村支教多年,详细考察调研了会宁大多数乡村学校的徐海峰发现了一个突出的问题:乡村专业教师奇缺,导致应该开设的课程不能开设,学生应该学的东西根本学不到。

  在徐海峰支教的侯川乡村校,没有一个专职音、体、美教师,学校仍然延用着上世纪80年代末的一套广播体操,“学生没有一点乐感和动作概念,一点看不出来青少年学生应有的朝气与活力。”

  这让作为省级骨干教师的徐海峰很是感慨:“就在城里孩子周末赶场子上各种兴趣提高班的时候,农村学生连起码应该被教授的知识都不曾接触。农村学生的知识面已变得越来越窄,这种教育现状已严重影响农村孩子的全面成长。”

  徐海峰还发现,地处偏远落后山区的会宁农村学校,几乎所有的村级学校从不搞各种典礼、校庆、升旗仪式、艺术节、读书节、科技节等文化娱乐活动,学校图书室仅有的图书还不能向孩子们开放。

  另一方面,农村学校教师工作量大,教师整天忙于教学、备课、写教案、批改作业,这些工作占据了教师生活的大部分时间,农村教师外出考察、学习以及培训和搞学术研究的机会极其稀少。长此以往,造成教师视野狭小、思想保守僵化,跟不上时代步伐。加之农村教师缺少可供阅读的书报,文化生活匮乏,信息闭塞,对当前教育科研的动态知之甚少,久而久之,教育研究离他们的生活也就越来越远。

  在采访中,中国青年报记者注意到,“农村教师进不了城,城市教师下不了乡村”的现象近年在西部极为普遍。有农村教师发现调往城市无望,索性贷款买车,干起了副业,每天往返于乡村学校和县城的家之间,顺路载客。也有农村教师在教课之余,贩药材,做生意。有个别老师戏言:“教书只是副业。”农村教师兼业化现象正在侵蚀农村教育。

  “这样的老师上课,娃娃的学习成绩能上去吗?”一位县教育局局长曾气愤地说。

  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农村教师向中国青年报记者坦言:与县城的同事相比,他的经济压力更大。县城的学校老师福利好,创收的机会也多,而他仅有的工资还不够还房贷,不得已做起了兼职。“为了将来给孩子提供一个好的学习环境,我也只能这么做。”他有点无奈地说。

  支教老师成了农村学校的过客

  农村教师有苦衷,支教老师也有烦恼。

  每次下乡采访,总能听到支教老师的各种怨言。很多县城老师为了晋升高一级职称,被迫下乡支教。有的老师说,我不晋升职称,我也不去支教。更有甚者,支教老师成了农村学校的过客,“早晨报个到,一天不见人。有的甚至一年也不去。”

  徐海峰建议,支教不该带有强制性措施,应该鼓励城区优秀教师志愿到薄弱的农村学校去支教。

  “在精神上给支教者鼓励,在物质上给支教者补偿,不优秀者不让支教,从而让所有的人觉得支教是件光荣的事情。只有确立真正触动教师心灵的刺激机制,才能让教师认同支教,支持支教,乐意支教,把支教当作自己教育职业生涯的重要组成部分。”徐海峰说。(记者 张鹏)

 

教育信息化资讯微信二维码

 

  延伸阅读
· 中央一号文件:优先发展农村教育事业 建好建强乡村教师队伍
· 打造农村教育现代化的“潭北模式”
· 农村教育发展报告显示:乡村小学超五成为小规模校
· 教育观察:农村教育真的一败涂地了吗
· 中国农村教育发展报告:乡村学校生师比持续下降
· 发展农村教育 别落下信息化“功课”
· 农村教育的“结”怎么解?
· 民进中央:高度关注农村教育 建言献策守正出新
· 调度式“走教”改善农村教育困境
· 代表委员关注:农村教育如何跳出“编制困局”
建一流大学
·EDU聚焦:校园"毒跑道"
·快乐暑期安全教育别放松
·聚焦:毕业生迎来创业季
·教育3.15:优化教育环境
·3-6岁儿童学习发展指南
·开学第一课历年视频资料
  部委动态
·加强中小学校党建设工作
·做好普通中小学装备工作
·治理有偿补课和收受礼金
·高校预防与处理学术不端
·推进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
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凡本网未注明稿件来源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本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 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本网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联系。 
 
 版权所有: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网络中心    CERNIC, CERNET
京ICP备15006448号-16 京网文[2017]10376-1180号 京公网安备 11040202430174号
关于假冒中国教育网的声明 | 有任何问题与建议请联络:Webmaster@cerne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