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中国教育 高校科技 教育信息化 教育在线 教育舆情 CERNET 下一代互联网
CERNET第二十八/二十九届学术年会
  • 中国教育人博客
  • 天下教育
  • 考试培训
  • 中小学教育
  • 家庭教育
  • 就业创业
  • 菁菁校园
  • 分享空间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国教育 > 高等教育 > 高教专题 > 清华百年校庆 > 清华建筑
百年清华:清华学堂受惠于“庚款”
2011-04-20    海南日报

字体大小:

  特约撰稿 陈长林

  今年四月,清华大学将迎来自己的百岁华诞。“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清华的校训百年来影响了无数学子。清华诞生于辛亥革命的1911年,她的百年,正与现代中国共生长。清华建立之初,便是在采取美国学制的原则下,奠定通才教育的基础。100年里,清华培养了一大批人文社科、自然科学和工程技术方面的才俊。无论是学校自身还是社会共识,更愿意将其百岁华诞视作一个起点,期盼它从此走向更辉煌的第二个、第三个、第N个百年。

  提起清华大学,国人无人不知,无人不晓。2002年2月22日,时任美国总统布什在清华大学演讲中谈到清华历史时说过:“这所大学恰好是在美国的支持下成立的,目标是为了推动我们两国的关系”。不错,清华大学确实是在美国“支持”下成立的,只不过这种“支持”有着极为复杂的历史背景。

  清华学堂受惠于“庚款”

  1901年9月7日,清朝政府与11个外国政府,即英、美、俄、德、日、法、意、西班牙、奥地利、荷兰、比利时签订了非常屈辱的条约《辛丑条约》。条约规定:清政府赔款白银4.5亿两,分39年还清,年息4厘,本息共计9.8亿两。因义和团运动发生在1900年(庚子年),故此款被称作“庚子赔款”。美国作为“八国联军”参战国之一,分得3200多万两白银(合2400多万美元),占全部赔款的7.4%。

  后来美国政府自认为赔款“原属过多”,主动打算退回一部分庚款,用来培养留美中国学生。加上清政府驻美公使梁诚也积极活动,最终促成部分庚款回归。先前有人认为部分庚款回归当功归梁诚,显然是高估了梁诚的活动能量。当时中美强弱悬殊,如果美国没有退款之意,仅仅靠梁诚一厢情愿,肯定无法如愿。与虎谋皮,虎若不情愿,注定连根虎毛也谋不到。

  清政府虽然原则上不反对将退还的部分庚款用于派遣中国学生留学美国,但并不赞成全部用于兴学。直隶总督袁世凯就曾建议用庚款兴办路矿,获利之后再做兴学打算。清政府希望用此款项开发东三省,以抵御俄、日两国侵吞。而美国则试图“教育这一代青年中国人”,“使用那从知识上与精神上支配中国的领袖的方式”,从而“控制中国的发展”(美国伊里诺大学校长詹姆士给罗斯福总统的备忘录),坚持兴学本意。清政府讨价无果,除了屈从,别无选择。为确保中国学生留学美国的基金,避免清政府将部分退款改做他用,美国采用了一套繁琐的“先赔后退”方式来保证“专款专用”。

  于是清华大学前身———清华学堂就应运而生了。清末兼管学部和外务部的军机大臣那桐于宣统辛亥年(1911年)为清华学堂题写了校名,至今犹悬于清华学堂大楼大门外。1912年,清华学堂更名为清华学校,仍是一所留美预备学校。其教育目标,是培养留美预备生。学制为8年,分中等、高等两科,学生主要学习英文和一些欧美文化,毕业后公费进美国大学一年级或二年级,与现代意义上的大学尚有不小距离。1925年设立大学部,开始招收四年制大学生,并开设国学研究院。1928年更名为“国立清华大学”,拥有文、法、理、工等院系,盛极一时。正因为清华学校具有“国耻纪念碑”这样一个背景,故清华人在总结清华精神时,总不忘把“知耻而后勇”排在首位。

  清华国学研究院尽管存在时间并不长,却它在短短4年内汇聚了世界一流的大师级人物,培养造就了整整一代的国学人才,至今仍为人们津津乐道,感叹不已。

 

教育信息化资讯微信二维码

 

  延伸阅读
· 教育部司局级干部集体学习 杜玉波作专题报告
· 校长毕业赠言之顾秉林:独立思考 善于作为
· [凤凰卫视]清华百年校庆 人才济济牛人辈出:科学家吴建平
· 胡锦涛:希望青年学生保持个性、彰显本色
· 庆祝清华大学建校100周年大会在北京举行
· 胡锦涛在庆祝清华建校1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
· 清华百年校庆 细数从清华走出的29位名人大家
· 清华建校100年 作中流之砥柱 挺民族之脊梁
· 清华走出9常委 有望跻身世界一流
· 清华将迎百年华诞 百年奋斗历程凝结强国梦
建一流大学
·EDU聚焦:校园"毒跑道"
·快乐暑期安全教育别放松
·聚焦:毕业生迎来创业季
·教育3.15:优化教育环境
·3-6岁儿童学习发展指南
·开学第一课历年视频资料
  部委动态
·加强中小学校党建设工作
·做好普通中小学装备工作
·治理有偿补课和收受礼金
·高校预防与处理学术不端
·推进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
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凡本网未注明稿件来源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本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 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本网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联系。 
 
 版权所有: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网络中心    CERNIC, CERNET
京ICP备15006448号-16 京网文[2017]10376-1180号 京公网安备 11040202430174号
关于假冒中国教育网的声明 | 有任何问题与建议请联络:Webmaster@cerne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