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中国教育 高校科技 教育信息化 教育在线 教育舆情 CERNET 下一代互联网
CERNET第二十八/二十九届学术年会
  • 中国教育人博客
  • 天下教育
  • 考试培训
  • 中小学教育
  • 家庭教育
  • 就业创业
  • 菁菁校园
  • 分享空间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国教育 > 教育综述 > 综合专题 > 北京论坛 > 动态报道
北大校长许智宏:北京论坛向世界发出“和谐”口号
2007-10-29  北京论坛  

字体大小:

  10月29日上午,北京论坛(2007)新闻发布会在北京大学英杰交流中心新闻发布厅举行。会议由北京大学新闻发言人、党委宣传部部长赵为民主持,北京大学校长许智宏院士、韩国高等教育财团总长金在烈、北京市高等教育委员会主任刘立明、北京大学副校长张国有以及北京论坛(2007)八个分论坛负责人等出席了会议。

  许智宏校长在致辞中指出,本届论坛的主题是“文明的和谐与共同繁荣——人类文明的多元发展模式”。在刚刚结束的中国共产党第十七次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上,胡锦涛总书记在大会报告中多次谈到和谐理念,提倡在国内和国际、文化和社会等各个领域努力实现和谐。“和而不同”,尊重世界多样性,共同促进人类文明繁荣进步的理念,不仅是我国执政党的指导思想,也是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传统,是中国人民在国内外事务中始终不渝的奋斗目标。和谐的理念具有普世价值。和谐是当今各国人民心中美好的愿望汇成的潮流,它体现了博大的国际胸襟和宽容的人文关怀,必将成为全世界最响亮的时代音符之一。

  经中国国务院批准,在中国教育部和北京市政府的指导和支持下,北京大学、北京市教育委员会和韩国高等教育财团将再次合作,联合主办北京论坛(2007),这是北京论坛自2004年创办以来的第四届年会,即将于11月2-4日在北京举行。

  届时将有来自36个国家的400余位海内外知名人士和学者参加本届论坛,其中海外学者260位左右。大会很荣幸地邀请到联合国副秘书长约瑟夫·弗纳·里德大使作为论坛嘉宾,美国伯克利加州大学教授、中美关系全国委员会创始人和首任主席罗伯特·安东尼·斯卡拉宾诺先生,亚洲协会副理事长、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创始人、恒隆集团主席陈启宗先生,全国政协常委、北京大学资深教授叶朗先生作为大会主旨报告人,以及智利共和国前总统、现任议长爱德华多·弗雷·鲁伊斯·塔格莱先生和中国外交部前部长李肇星作为特邀报告人。此外,还将有来自21个国家的46位国内外大学校长参加教育分论坛的讨论,其中包括康奈尔大学、加拿大UBC大学、澳大利亚国立大学、东京大学等国际知名大学的校长。除了上面所提到的特邀嘉宾之外,各分论坛也邀请到了在本研究领域的顶尖学者。

  北京论坛创办于2004年,至今已成功举办三届,累计有1300余名世界知名学者参会。她以“文明的和谐与共同繁荣”为总主题,旨在以北京雄厚的文化底蕴为依托,致力于推动亚洲太平洋地区人文社会科学问题的研究,促进该地区乃至世界的学术发展和社会进步,从而为全人类的发展做出贡献。

  北京论坛以“国际性、学术性和影响力”为自我定位与发展目标:“国际性”,即立足北大,面向亚洲,放眼世界,汇聚世界顶级学识与智慧;“学术性”,即强调从文明和文化的角度深入探讨相关问题,阐明人文社会科学在推进世界发展与社会进步中的作用;“影响力”,即关注当前热点话题,注重对现实世界的影响。

  在几年的发展过程中,北京论坛始终秉承其创办初衷,朝着早已确定的高远发展目标不断前进,逐渐形成自身特色,打造世界学术品牌。她所高举的“和谐”旗帜,在国内外正引起日益广泛的共识与普遍的关注。相信即将于本周末举行的北京论坛(2007),将是继往届论坛之后的又一次成功,也将进一步彰显北京论坛的特色、发扬北京论坛的传统,为和谐社会的建设、人类文明的繁荣发展做出我们新的更大的贡献。

  据悉,本届论坛以“文明的和谐与共同繁荣——人类文明的多元发展模式”为主题,共设立了八个分论坛,它们分别是:

  1. 爱智与弘道:人文奥运的哲学基础

  2. 民族关系与宗教共处

  3. 多元文明冲突与对话中语言的认同与流变

  4. 全球化趋势中企业的跨国发展战略与社会责任

  5. 人口发展的多元模式与健康保障

  6. 多元文化、和谐社会与可选择的现代性:新媒体与社会发展

  7. 人类遗产对文明进步的启示

  8. 社会变革与大学发展

  上述分论坛在选题上关注现实,注重发挥北京论坛的优势,从文明和文化的角度探讨当前发展所面临的问题,如奥林匹克运动、民族宗教、人口健康、人类遗产、新媒体等有意义的热门话题。

教育信息化资讯微信二维码

 

  延伸阅读
· 聚焦!北京论坛分论坛 国内外学者热议科学文化
· 2019年“人才引进与人才评价北京论坛”在北京工业大学举行
· 2019人才引进与人才评价北京论坛邀您参加
· 北京论坛(2011)举办 教育部副部长郝平出席
· 2009诺奖获得者北京论坛开幕 关注金融重建
· 企业责任分论坛:法学与管理学深入对话
· 北京论坛金秋隆重开幕 中国教育网受邀全程报道
· 北京论坛:日益成为世界学者的世界级对话平台
· 北京论坛日益成为世界学者的世界级对话平台——“北京论坛2007”新闻发布会吸引众多主流媒体
· 遗产保护和利用要以人为本
建一流大学
·EDU聚焦:校园"毒跑道"
·快乐暑期安全教育别放松
·聚焦:毕业生迎来创业季
·教育3.15:优化教育环境
·3-6岁儿童学习发展指南
·开学第一课历年视频资料
  文献资料
·研究生课程建设加大
·教育法律修正案草案
·卓越教师计划改革项目
·《幼儿园园长专业标准》
·严禁任何形式就业率造假
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凡本网未注明稿件来源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本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 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本网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联系。 
 
 版权所有: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网络中心    CERNIC, CERNET
京ICP备15006448号-16 京网文[2017]10376-1180号 京公网安备 11040202430174号
关于假冒中国教育网的声明 | 有任何问题与建议请联络:Webmaster@cerne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