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中国教育 高校科技 教育信息化 教育在线 教育舆情 CERNET 下一代互联网
CERNET第二十八/二十九届学术年会
  • 中国教育人博客
  • 天下教育
  • 考试培训
  • 中小学教育
  • 家庭教育
  • 就业创业
  • 菁菁校园
  • 分享空间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国教育 > 教育综述 > 综合新闻
逛博物馆更像去景点? 博物馆和孩子,谁拒绝了谁
2013-08-16    中国网-中国青年报

字体大小:

  原标题:逛博物馆更像去景点? 博物馆和孩子,谁拒绝了谁

  博物馆数量不算少,总让人感到高高在上

  暑假还剩两周了。与小朋友们的常规项目——火爆的出门旅游和没完没了的辅导班相比,另一个数据则显得很“冷”:自从进行免费开放试点以来,全国免费开放的博物馆、纪念馆已有1000多家,年观众量1.2亿人次,其中青少年3500万人次——按在校大中小学生2.3亿计算,人均才0.15次。

  众所周知,博物馆因拥有无数经典艺术典藏,及其具有的实物性、经典性和现场感的特点,对孩子的教育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西方一些国家的孩子可以说是在博物馆、图书馆里“泡”大的。而在中国,即使是在北京这样的大城市,孩子去博物馆的次数仍然很少。

  “我们也想带孩子去博物馆,不过博物馆太少了,不太方便。”北京市海淀区一年级小朋友雯雯的父亲齐先生说。

  齐先生的判断似乎并不正确。

  “北京的博物馆其实非常多,在册有100多家,这些博物馆不仅质量很高、种类也很多。还有很多不在册的企业博物馆。不要说博物馆离我们很远,它就在我们的身边。”暑假里,做了10年博物馆义务讲解员的张鹏,在二十一世纪教育研究院组织的一次教育沙龙上这样说。

  记者在北京市文物局的网站上共查到150家在册的博物馆,仅雯雯家所在的海淀区就有21家。

  普通家长和专业人士之间的感受为何有如此大的差距?是博物馆拒绝了孩子还是孩子拒绝了博物馆?

  逛博物馆如逛旅游景点,教育功能被忽视了

  “我认为当今博物馆教育的最大困难是大家不去博物馆,特别是学校的学生不去博物馆。博物馆教育缺失了。”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教授、北大赛克勒考古与艺术博物馆副馆长宋向光说。

  由于历史等多方面的原因,中国的博物馆更多地把收藏和保护文物以及研究作为工作的重点,而教育功能被放在了从属的位置或者是一个相对次要的位置上了。

  记者曾经就孩子很少进博物馆的问题采访过一些博物馆的管理者,不少管理者谈得更多的是:国内的孩子缺少参观博物馆的素质,他们会大声说笑,总想触摸展品,还会你追我赶。

  这些管理者的抱怨确实是事实,不过也从一个侧面反映出:中国的不少博物馆绷着脸面对孩子。

  其实,在大城市对学生免费开放的博物馆并不少,而且博物馆也还会为青少年设计有针对性的活动,以北京为例,首都博物馆就专门为孩子们开设了“盘子里的风景——瓷盘绘制”,北京天文馆专门为喜爱天文的孩子开设了天文主题夏令营。

  但是,这些活动除了媒体记者们在新闻发布时能够了解以外,又有谁在主动向孩子们介绍呢?“现在博物馆的信息都是单向的,有什么展览、有什么讲座,网站一挂就行了,博物馆似乎不在乎来多少人,来的是什么人。只是把这个展览做好,来不来是你的事。”张鹏说。

  美国的博物馆则很不同。

  宋向光介绍,美国大都会博物馆在考虑对儿童进行服务时,按照年龄把儿童分成了几段,最小的是1岁半到5岁,中间的是5岁到6岁,然后是6岁到12岁,不同年龄段有不同的活动。“其中最有趣的是把孩子们耳熟能详的儿歌重新填词,把博物馆的展品填在里面,孩子们唱完歌后到博物馆寻找歌词里的这些作品,找到以后真的是非常高兴。”宋向光说。

  据了解,美国有88%的博物馆提供从幼儿到少年的教育项目,70%的博物馆在过去5年中增加了面向教师和学生的新服务,而且还有300多座儿童博物馆,每两万多儿童就有一个;而我国,儿童博物馆不超过10家。大多数博物馆既没有服务未成年人的展厅和展览内容,也缺乏专门针对儿童的讲解员和讲解词,所有人听相同的讲解。

  “所以,人们逛博物馆就像逛旅游景点。”张鹏说,“我们做博物馆讲解的都知道,去博物馆的基本是两类人,一类是真正的博物馆爱好者,另一类就是游客,他们觉得来一次北京要去一次故宫博物院,当成一个旅游景点参观,根本就没有意识到这是一个可以供大家学习的地方,也就是说公众很容易就忽视了博物馆的教育功能。”

  近几年,随着观念的转变,博物馆的教育功能也越来越受到重视,不仅很多博物馆都免费向公众开放,而且不少博物馆还设立了社教部门,专门负责与教育相关的事项。但是要想充分发挥博物馆的教育功能仍然有很大的难处。

  “一次我们策划了与剪纸相关的体验活动。”中国妇女儿童博物馆一位专门从事社教工作的人员介绍,为了让孩子们能与真正的艺术家进行交流,请了民间艺术家到现场,很多民间艺术家的经济状况并不好,因此,博物馆给他们支付了一定的费用。于是,支付这个费用就成了大难题:博物馆并没有这样的经费,似乎只能向参观者收取,但是,一旦向参观者收取费用,活动的公益性就要被质疑。“我们的困难就在这里。”

教育信息化资讯微信二维码

 

  延伸阅读
· “超级连接”激活博物馆的教育灵魂
· 博物馆:打开课堂“时空穿梭”通道
· 深圳:校园建成博物馆 3D打印进教室
· 《博物馆条例》施行明确教育活动制度化经常化
· 探寻博物馆里的童年:博物馆是教育而非藏宝
· 2008年起全国博物馆、纪念馆等将全部免费开放
· 两部门发文:利用博物馆资源开展中小学教育教学,加强博物馆网络教育资源建设
· 我国已免费开放4013座博物馆
· 大学里藏200多家博物馆 藏品多为“一手货”
· 北京部分收费博物馆本周日免费
建一流大学
·EDU聚焦:校园"毒跑道"
·快乐暑期安全教育别放松
·聚焦:毕业生迎来创业季
·教育3.15:优化教育环境
·3-6岁儿童学习发展指南
·开学第一课历年视频资料
  文献资料
·研究生课程建设加大
·教育法律修正案草案
·卓越教师计划改革项目
·《幼儿园园长专业标准》
·严禁任何形式就业率造假
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凡本网未注明稿件来源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本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 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本网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联系。 
 
 版权所有: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网络中心    CERNIC, CERNET
京ICP备15006448号-16 京网文[2017]10376-1180号 京公网安备 11040202430174号
关于假冒中国教育网的声明 | 有任何问题与建议请联络:Webmaster@cerne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