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中国教育 高校科技 教育信息化 教育在线 教育舆情 CERNET 下一代互联网
CERNET第二十八/二十九届学术年会
  • 中国教育人博客
  • 天下教育
  • 考试培训
  • 中小学教育
  • 家庭教育
  • 就业创业
  • 菁菁校园
  • 分享空间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国教育 > 教育综述 > 综合新闻
30年国医大师“折损”九成 中医教育,郁结难疏
2012-07-24    中广教育-人民日报

字体大小:

  30年国医大师“折损”九成,传统医学传承乏力

  中医教育,郁结难疏

  从“猪蹄治病”到“打通任督二脉”,前不久的甘肃“中医复兴运动”将中医置于舆论漩涡之中,争议四起,浮沉不定。然而,抛开热闹不提,一个不争的事实是,伏羲制九针、岐黄论医道的中医,如今已举步维艰。其显著表现为,中西医的“剪刀差”越张越大,每年中医师的增长人数还不到西医的零头,更甚者,作为中医的领军人物,著名中医的人数从上世纪80年代的5000余名骤减至现在的不足500名。

  在不少专家、名医看来,中医的脱困与复兴,全系教育。可目前学院制的西化教育,被九旬高龄的国医大师邓铁涛指为一只“病鸡”,“病鸡如何能生出健康的鸡蛋?中医教育就是这只母鸡,不中不西,怎能培养出纯正的中医接班人呢?”为此,本版推出“望诊中医教育”系列报道,以期把脉国医未来。

  现实·寒

  中医增长人数不及西医1/12,报考博士居然写不出方剂

  2007年毕业于江苏某中医类大学中医学专业的小武,早早就转了行当,现在司法系统工作。那一年,同班50多人毕业,只有一半从事了医疗行业,而选择中医为业的不过寥寥五六人。

  “据我所知,以后几届毕业的学弟学妹们,在中医行业就职的比例就更低了。”小武毫不掩饰中医学生“两头受堵”的就业困境,“西医医院基本不招中医学生,但是中医招聘也不以中医学生为主,这叫我们上哪儿工作去?”据了解,小武班上不少同学本科毕业后就去读了西医研究生、做了西医医生,还有一些同学干脆改行。从2002年至2010年,中医执业(助理)医师数增加了42253人,这个增幅,还不到西医的1/12。

  当然,小武的经历并不能代表全局。依据浙江中医药大学的统计,近两年,该校毕业生在中医类单位工作的比重超过了70%。

  “数字或许不能简单同质量挂钩。”一个六七十人的本科班,能培养出三五个优秀人才,重庆医科大学中医药学院中医临床教研室主任尹涛就已“十分欣慰”了。在他看来,很多中医专业的毕业生,还远远达不到“出师”水准。

  对于西医而言,有了基础知识,采取现代医学仪器等辅助诊疗手段,就能够对疾病有一个较为清晰的判断,并采取相应治疗。而中医学习,无论是辨症还是开方,都需要大量的临床实践才能掌握。“目前的院校教育中,中医的临床实习和西医一样,从大四开始。这样的经验值对于中医而言显然是不够的。”尹涛坦言。

  “小本”中难出将军,即便是戴上博士的帽子,情况的改观也不是太多。

  一位中医急症科主任招收博士研究生,要求写出10个方剂,很多考生居然写不出来。这样的怪事,烟建华教授并不少见。作为北京中医药大学中医基础理论学科带头人,他发现不少博士生、博士后在开题、论文答辩和课题评价过程中,制订的研究方案和事实存在许多概念错误。

  没有扎实的基本功,自然难以树立起临床的高度,不少学艺未精的学生基本把中医开方等同于“银翘散”——出手就是加减“银翘散”。因为在中医药大学方剂学教的首先是银翘散,也必考银翘散,一上临床,脑子里也只有“银翘散”。

教育信息化资讯微信二维码

 

  延伸阅读
· 高校20余人荣获“国医大师”称号!第四届国医大师、第二届全国名中医名单揭晓
· 解读:为啥要评名中医
· 30年国医大师“折损”九成 中医教育郁结难疏
建一流大学
·EDU聚焦:校园"毒跑道"
·快乐暑期安全教育别放松
·聚焦:毕业生迎来创业季
·教育3.15:优化教育环境
·3-6岁儿童学习发展指南
·开学第一课历年视频资料
  文献资料
·研究生课程建设加大
·教育法律修正案草案
·卓越教师计划改革项目
·《幼儿园园长专业标准》
·严禁任何形式就业率造假
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凡本网未注明稿件来源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本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 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本网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联系。 
 
 版权所有: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网络中心    CERNIC, CERNET
京ICP备15006448号-16 京网文[2017]10376-1180号 京公网安备 11040202430174号
关于假冒中国教育网的声明 | 有任何问题与建议请联络:Webmaster@cerne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