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中国教育 高校科技 教育信息化 教育在线 教育舆情 CERNET 下一代互联网
CERNET第三十届学术年会
  • 中国教育人博客
  • 天下教育
  • 考试培训
  • 中小学教育
  • 家庭教育
  • 就业创业
  • 菁菁校园
  • 分享空间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国教育 > 职业教育 > 职教新闻
发现学生:职校教师的幸福之源
2012-01-16    中国教育新闻网—中国教育报

字体大小:

  雾里看花 将职校优势最大化 

  职业学校大多不是学生主动选择的,而是中考失利后的被动选择。职业教育有一个伟大的使命,那就是利用自身优势,使教育回归教育,使学生真正享受学习的乐趣。  

  顾明远先生在《我的教育探索——顾明远教育论文选》一书中,对中等职业教育作过精辟的论述,我深以为然。他写道—— 

  中等教育可以分为普通中等教育和职业技术中等教育两大类,它们的性质不同,培养目标不同,但是它们都处于中级阶段,无论是从整个教育进程来讲,还是从个人成长发展的阶段来讲都处于尚未成熟、趋向成熟阶段,都有一个继续发展的问题。从中等教育的培养目标和出路上来讲,中等教育有双重任务,即为学生的进一步学习和为就业作准备两种任务。 

  职业教育总认为只有一个任务,就是毕业后就业。这种观点有失偏颇。因为,毕业后就业并不等于从此中断学习,从终身教育的观点来看,还需要不断学习,何况不能排除个别的毕业生继续升学的可能性。因此,中等教育的任务就是打基础。 

  我认为要打好下列三方面的基础:(1)为进一步学习打基础。这种学习包括升入高一级学校学习,也包括终身学习。(2)为将来接受职业训练或者为完善职业训练,提高职业技能打基础。(3)为学生的身心发展打基础。这里面包括学生世界观、人生观、思想品格的初步形成,心理品质的发展,体力的增强,生活能力的培养,等等。 

  受顾明远先生的启发,我一直警惕职业教育的两种不良倾向:一种是置职业于不顾,一味地强调文化基础教育,把职业教育等同于普通教育;另一种是置教育于不顾,强调突出职业性,职业学校的任务就剩下了单一的就业。前者明显地忽视了职业教育的特性,后者则有意无意地忽视了学校教育的基础责任。不幸的是,今天的职业教育,这两种倾向并存。或者说,今天的职业教育总是在这两种倾向中来回摇摆。当然,纵观今天的职业教育,这两种不良倾向并不是平分秋色的。在高等教育大众化的阶段,在职校生就业岗位下移的今天,后一种倾向逐渐占了上风。在这种倾向的影响下,在一片繁荣的遮蔽下,一些关于职业教育的新理念、新说法层出不穷,其中难免鱼龙混杂、良莠杂陈。这就需要我们保持冷静头脑,擦亮眼睛,辨别真伪。比如,“普通教育有高考,职业教育有大赛”,我以为就是一句值得商榷的口号。 

  需要声明的是,笔者绝不是否定技能大赛。通过技能大赛,的确能够彰显职业教育的特色,提高职业教育的社会影响力,带动职业学校的教育教学改革。但是无论是从理论层面分析,还是从操作层面把握,把技能大赛与高考制度扯到一起,都是很不靠谱的。 

  重视职业教育的基础性,忽视职业教育的职业性,固然十分有害,理应予以改革,否则,职业教育的发展必然缓慢。但忽视了职业教育的基础性,一味地强调职业性,我认为更加有害。其危害性在于,它把职业教育推向了实用主义、功利主义一边。而任何教育一旦充斥功利性,其崇高性、理想性必然丧失殆尽。 

  购买生源的不正当行为,已经成为人所共知的事实;虚报就业率的恶习,蔓延到众多的职业学校;一些急剧扩张的职业学校,师生比严重失调,一时找不到工作的大学生堂而皇之地登上了职业学校的讲台,而其作为教师的素质很难保证;为了谋求校企合作之名,学生没有完成学业就被送进了企业做工;一年时间的顶岗实习,使得毕业典礼这一隆重而特别的教育良机在职业学校基本消失。功利主义对职业教育领域的侵袭正以各种面目显现在现实中。 

  当然,功利主义侵袭的不只是职业教育。学生从幼儿园开始,就加入了激烈竞争的队伍,这个队伍的特点就是快,在这个队伍里,每个人都不能慢下来,谁慢下来谁就要掉队。不管我们承不承认,事实就是这样:职业学校大多不是学生主动的选择,而是中考失利后的被动选择。 

  职校学生脱离了快速奔跑的队伍,一时间失去了方向,脚步自然就慢了下来。未来不知所以,现在不知干啥,这就是职校学生迷茫的原因。 

  其实,从另一个角度看,速度慢下来,未尝不是一件好事。 

  回过头来看,那一支快速奔跑的队伍,速度快得合理吗?符合人的成长规律吗?兼顾了人的精神成长吗?实现了人全面发展的教育宗旨吗?如此看来,职业学校对矫正应试教育的偏差有着得天独厚的条件。这是因为: 

  第一,职业教育挣脱了应试教育的枷锁,师生都获得了自由。学生有了自由发展、愉快成长的条件,教师有了实施素质教育的空间。职业学校大有文章可做。 

  第二,职业学校教师与学生有着天然的亲密关系。中职生在初中阶段多数是被边缘化了的。我参加过多次初中的家长会,班主任及各科老师说起尖子生和优秀生往往眉飞色舞、如数家珍,说到后进生的时候,表情、语气、措辞都变了。尤其是到了初三, 

  老师们对后进生基本上持放弃态度。到职业学校后,他们惊喜地发现,从初中的挨批评、被训斥、受歧视、遭白眼,到职业学校老师亲切的笑容和热情的关心,自己在老师眼里的地位悄然发生了变化。仅仅是受到老师关注这一点,就足以使他们感到温暖。因此,他们对中职学校的老师顿生好感。在义务教育阶段备受冷落的孩子在职业学校逐渐开始“亲其师”、“信其道”也就有了可能。对于一名教师来说,与学生聊天、沟通,多么愉快、多么有效、多么像教育啊!从这个意义上说,职业教育是距离教育本质最近的教育类型。 

  因此,在我看来,职业教育有一个伟大的使命,那就是纠正应试教育的偏差,使教育回归教育,使学生真正像人一样地生活。 

教育信息化资讯微信二维码

 

建一流大学
·EDU聚焦:校园"毒跑道"
·快乐暑期安全教育别放松
·聚焦:毕业生迎来创业季
·教育3.15:优化教育环境
·3-6岁儿童学习发展指南
·开学第一课历年视频资料
  部委动态
·加强中小学校党建设工作
·做好普通中小学装备工作
·治理有偿补课和收受礼金
·高校预防与处理学术不端
·推进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
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凡本网未注明稿件来源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本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 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本网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联系。 
 
 版权所有: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网络中心    CERNIC, CERNET
京ICP备15006448号-16 京网文[2017]10376-1180号 京公网安备 11040202430174号
关于假冒中国教育网的声明 | 有任何问题与建议请联络:Webmaster@cerne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