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中国教育 高校科技 教育信息化 教育在线 教育舆情 CERNET 下一代互联网
CERNET第三十届学术年会
  • 中国教育人博客
  • 天下教育
  • 考试培训
  • 中小学教育
  • 家庭教育
  • 就业创业
  • 菁菁校园
  • 分享空间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国教育 > 远程教育 > 远教新闻
非典时期的充电方式
2003-06-03    钱永强

字体大小:

  “非典”的风暴还没有完全过去,对于那些不愿出门而又急需接受培训充电的人来说,网络教育不失是一个好的加油方式。  

   目前,网络培训公司有很多,几乎涉及了教育培训的多方面。

   为什么要上网学习?

   在传统授课方式中,真正能享受到最优秀老师服务的只能是少数人,而在网络课堂,任何人都可以轻松享受到他们的服务!例如考研政治最出名的老师是任汝芬,但真正能听上他的课的人在考研大军中毕竟是少数,新东方在线把他请到网上来,教授内容与面授完全一样,这样就会让无限多的学生都有机会得到最好的教育。

   网络课堂的另一大优势是你可以随心所欲、灵活有效、个人掌握学习主动权。有互联网的地方就可以上课,并且24小时提供服务,随时随地可以学习,特别在近期,对很多人的意义可能大得多。目前在国内的一些网络课堂中,有问题的可以随时在答疑板上提问,这就全面实现了每个学生与老师的互动。

   网上的课件,教学时间会更加紧凑、有效。面授课堂上,为了活跃课堂气氛和吸引同学的注意力,老师可能会讲一些笑话,这也是难免的。但网上的课件去掉这部分所谓的“废话”,所以有可能面授70学时的内容,网上教育40学时就能完成。

   当然劣势也是有的。首先网络学习没有面授班的学习氛围,有些人在老师面前还可能走神呢,更别说面对计算机的学习了。很多网络教学的培训机构在抓住学员的注意力方面也下了许多工夫,例如板书和老师的讲课声音相配合,屏幕上像放电影一样不断变化提醒学员将到什么地方。还有的网站提供在线做笔记,边听边记,跟不上还可以暂停把笔记记清楚,提高学习效果。尽管这样,学习的自觉性毫无疑问是网络教学是否有效的关键。

   怎样进入网络课堂?

   目前的网络培训公司一般都提供两种注册方式,一种是在线注册,在线支付成功后就可以学习了。“付款方式”有网上支付、邮局汇款、银行汇款三种付款方式。现在网上支付最方便的是招商银行的银行卡在线支付,一天之内就可以开通。其他支付手段像邮局汇款和银行汇款的问题在于开通的时间较晚,其他与招行支付没有区别。

   另一种注册和支付方式更简单,你了解自己需要学什么课以后,直接到售卡渠道买卡,利用卡上的用户名和密码在网站相应入口输入就可以立即上课了。并且许多公司还提供电话购卡,送货上门的服务。

   网络课堂如何收费?

   相比面授课堂,网络课堂的收费是很便宜的,并且自由得多,面授课堂一般一报班就收了全费,网络课堂可以先尝试买100元或买几个月的课程,觉得不错还可以再续费。例如新东方在线的网络TOEFL课程和上海新东方的 TOEFL课程比较,面授需要950元且在规定的时间和地点上1-3个月课,网络课堂中 TOEFL课程只需600元还赠送全套学习资料,并且按照你的时间安排可以在4个月之内有效。

   网络课堂适合什么人?

   对于习惯了多年面授的人们,网络课堂适于那些平时时间紧张,离上课地点较远的上班一族。想想花在路上的时间、打车费用和常常因为工作紧张而旷的课就可以体会网络课堂的好处了,但这样的人必须意志坚定,有独立在家静下心来学习的能力。对于在校的学生,如果有很好的上网条件,这也是一个不错的选择:便宜,有随时答疑,很多课程还免费赠送教材。

   我应该选什么样的课?

   对于想考试的人来说,目标非常明确,可以在网络课堂中选择专项的培训课程;而更多的人是希望提高自己的英语水平,比如可以选择诸如“新概念英语”这样的经典课程;而那些准备和老外打交道的白领们,可以选择强调“口语”的课程。

   我需要装备什么?

   网络学习对计算机的要求并不高,但一定要带声卡,目前这已是大多数计算机的基本配置。一般奔腾100以上的CPU、32M以上内存、56KMODEM、声卡、音箱,能够连接到互联网就一切 OK。网络课堂对于网络速度的要求也不高,当然有宽带网一定更舒服。即便用最低速33.6K的modem上网学习,速度虽然不快但也还可以接受。

教育信息化资讯微信二维码

 

  延伸阅读
· 教育部改善 “高考填报志愿系统”
建一流大学
·EDU聚焦:校园"毒跑道"
·快乐暑期安全教育别放松
·聚焦:毕业生迎来创业季
·教育3.15:优化教育环境
·3-6岁儿童学习发展指南
·开学第一课历年视频资料
  部委动态
·加强中小学校党建设工作
·做好普通中小学装备工作
·治理有偿补课和收受礼金
·高校预防与处理学术不端
·推进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
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凡本网未注明稿件来源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本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 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本网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联系。 
 
 版权所有: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网络中心    CERNIC, CERNET
京ICP备15006448号-16 京网文[2017]10376-1180号 京公网安备 11040202430174号
关于假冒中国教育网的声明 | 有任何问题与建议请联络:Webmaster@cerne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