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中国教育 高校科技 教育信息化 教育在线 教育舆情 CERNET 下一代互联网
CERNET第三十届学术年会
  • 中国教育人博客
  • 天下教育
  • 考试培训
  • 中小学教育
  • 家庭教育
  • 就业创业
  • 菁菁校园
  • 分享空间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国教育 > 新闻中心 > 教育要闻 > 新闻专题[暂停] > 美国对阿富汗实施军事打击 > 背景资料
《环球时报》记者访记:在传言中挖新闻
2001-11-20    

字体大小:

    下层百姓埋怨多

  美国军事打击阿富汗后,一些社会下层的巴基斯坦朋友开始埋怨:美国对阿富汗穆斯林开战,自己政府的立场怎么站到美国一边去了。在巴基斯坦中上层,虽然很多人支持政府的立场,但也有不少人始终认为恐怖袭击不像是拉登和塔利班干的。记者曾在巴外交部和一位朋友聊天,他就认为恐怖袭击是以色列特工干的。我的邻居是巴基斯坦的一位官员,老先生也认为恐怖袭击背后另有主谋,替阿富汗人打抱不平。很多巴基斯坦老百姓说得很实在,若真的是拉登干的,总该让大家看看“证据”吧。老百姓不理解“大国政治”,也不懂什么中长远的“战略利害”,只觉得阿富汗人挨打就是冤。《古兰经》上说,“信士们皆为教胞”。说白了就是“穆斯林皆兄弟”,见阿富汗兄弟挨打,一些巴基斯坦穆斯林怎么也觉得不自在。

  记者最近翻阅书刊,了解到阿富汗的很多领导人在信仰上还真是虔诚。流亡在外的前国王查希尔在接受采访时可以不辞而别,说是祷告去了。塔利班的最高领袖奥马尔据说从来不耽误祷告的时间,军事会议开着开着人没了,一切得等几十分钟祷告完后再说。更虔诚的是已经死了的北方反塔联盟军事长官马苏德,即便是枪林弹雨,祷告的时间一到,也要在阵地上跪下来拜上几拜。

  这帮我理解了为什么会有众多的穆斯林上大街示威抗议,以及拿着铺盖卷儿和冲锋枪进入阿富汗。他们不是被简单的政治利益和经济利益所驱使,而是在为他们心中的“主”作战。《古兰经》里讲,“教你们为真主而出征时,你们怎么能依恋故乡,懒得出发呢?难道你们愿以后世的幸福换取今世的生活吗?”“圣战本身等于笃诚的朝觐”,而逃避“圣战”

  被认为是穆斯林七种“不义”之一。很多人既然没有钱到麦加朝圣,参加“圣战”于是义无反顾。

  最有意思的是传言

  互联网的普及使一些传言可以顷刻间成为举世注目的新闻。传言多的一个原因是有人刻意在炒作,另一个原因是可得到准确消息的渠道少。在政治利益和国家利益至上的时候,交战方的话又有多少能全信呢?塔利班一会儿说击落了美军的直升机,一会儿又说击落了B—52轰炸机,而美国人则称塔利班一派胡言。就算塔利班给人展示一堆破铜烂铁,但又有谁敢说这就是美国人的飞机?

  记者们于是就在这样那样的传言中分析和研究。在白沙瓦,住旅馆的记者从外面跑回来就坐在一起神侃,有的就在旁边支个笔记本电脑,东看西看攒稿子。很多人警惕性极高,记得我去和一个老外打招呼,问问有什么新闻,刚到他身边,他就关掉了电脑视窗,生怕我看到他在写什么或看什么。

  同行爱泡中餐馆

  值得一提的是日本人,阿富汗战争打响后,他们在积极试图向外增派自卫队的同时,也派了数百名记者。很多记者一到这里就开始找新闻,同时也开始找中餐馆,找酒喝。有一个日本老记给人的印象很深,他用白毛巾裹着头,如果腰上再挂个盒子枪,活生生一个“敌后武工队员”。这老兄几乎每天用餐都泡在中餐馆里,直到最近才有所改变。很多外国记者到这里人生地不熟,于是大把地撒钞票雇当地人工作。据称日本人出价是每天250美元,而有些国家给得更多。

  外国记者的到来使伊斯兰堡的学习气氛大为加浓,即便在吃饭时,也可以看到很多“洋人”捧着书和杂志边嚼边看。所有的书店把关于塔利班和阿富汗的书摆在最显眼的地方。另外,老记们也使伊斯兰堡的夜生活多少变得热闹起来。在记者众多的旅店,餐饮部24小时营业,深夜两三点还有人在喝茶、聊天,或者拿着摄像机向外走。也就是这些人,让塔利班和拉登成为整个世界瞩目的焦点。我想起不久前看的一篇报道,说在1998年的时候,有一个巴基斯坦记者到阿富汗采访,他问了好几个守卫边境的塔利班士兵:是否知道本·拉登是何许人,回答都是否定的。而现在恐怕不但塔利班士兵,就连阿富汗小孩子也知道拉登的底细了。

教育信息化资讯微信二维码

 

建一流大学
·EDU聚焦:校园"毒跑道"
·快乐暑期安全教育别放松
·聚焦:毕业生迎来创业季
·教育3.15:优化教育环境
·3-6岁儿童学习发展指南
·开学第一课历年视频资料
  文献资料
·研究生课程建设加大
·教育法律修正案草案
·卓越教师计划改革项目
·《幼儿园园长专业标准》
·严禁任何形式就业率造假
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凡本网未注明稿件来源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本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 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本网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联系。 
 
 版权所有: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网络中心    CERNIC, CERNET
京ICP备15006448号-16 京网文[2017]10376-1180号 京公网安备 11040202430174号
关于假冒中国教育网的声明 | 有任何问题与建议请联络:Webmaster@cerne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