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中国教育 高校科技 教育信息化 教育在线 教育舆情 CERNET 下一代互联网
CERNET第三十届学术年会
  • 中国教育人博客
  • 天下教育
  • 考试培训
  • 中小学教育
  • 家庭教育
  • 就业创业
  • 菁菁校园
  • 分享空间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国教育 > 新闻中心 > 教育要闻 > 新闻专题[暂停] > 美国对阿富汗实施军事打击 > 背景资料
中国记者采访“半岛”电视台:女主持人光彩夺目
2001-11-16    

字体大小:

    “半岛”电视台接受了本报记者的采访

  世界贸易组织(WTO)第四届部长会议开幕前夕,各国记者云集位于卡塔尔首都多哈的会议新闻中心大厅内,迎接即将来临的新闻大战。在大厅的一个角落里,一个小玻璃隔间内摆放着几个单人沙发和一些摄影器材,装饰着一盆热带植物。房间外,几台电脑一字排开。经打听得知,这里是卡塔尔“半岛”电视台的工作区。自“9·11”事件以来,“半岛”电视 台因多次独家播放拉登和塔利班领导人的讲话录像而蜚声全球,并遭到美国政府的一再“关照”。这个工作组自然引起了记者的兴趣,记者抽空走了进去。工作间内,一位年轻人正在忙碌着,听说有中国记者前来,他赶忙放下手中的活,走过来同我们寒暄,表示欢迎。他自我介绍说,他叫贾希姆,是“半岛”电视台会议采访组的导播。他说:“你们有什么事需要我帮忙,请提出来,千万不要客气。”

  记者乘机提出想在会议开幕前采访“半岛”电视台,问他能不能帮忙。他毫不犹豫地拿起手机,拨通电视台总部负责人的电话,并将记者的名字和身份详细地作了汇报。两人在电话中当即确定,第二天上午接受本报记者的采访。我们原以为,被国际媒体蒙上厚厚面纱的“半岛”电视台会以各种合乎情理的借口将外人拒之门外,没想到前后只用了十几分钟的时间就获准采访,所以感到十分意外。

  11月9日上午10点,记者按约定的时间来到新闻中心。贾希姆早已等候在那里,正用手机联系电视台的汽车。几分钟后,一辆黑色的“福特”牌轿车在约好的地点带着我们直奔“半岛”电视台。近日,多哈实行严格的交通管制,不少路段严禁一般车辆通行。而我们这辆车挂着特别通行证,沿途经过几处军警设置的路障和哨卡,都没有被查问。转眼间我们就到达了目的地。汽车在一座规模不算太大的白色建筑物前停下。建筑物周围没有围墙,一侧有一片不大的草坪,六七座大型卫星天线竖立在那里。本来就不高的建筑物,却从顶部垂下几米宽的绿色水泥装饰物,衬托出与众不同的森严和庄重。

  “半岛”电视台约有600名工作人员,所有记者都来自阿拉伯国家

  像卡塔尔其他普通机构一样,这里既没有军警岗哨,也没有穿制服的保安人员。我们径直走进电视台的大玻璃门,只见侧面有一个小传达室,两名工作人员在值班。因为10月9日是星期五(相当于我们的星期日),大多数人都在家休息,楼里显得有些冷清。负责行政管理的苏阿德小姐面带笑容地对我们抱歉说:“今天台里的主要领导都不在,只能由我先带你们到电视台各部转一转,看看这里的各种设备、电视节目制作和电视直播的过程,有什么问题可让当班的负责

  人进行讲解,最后你们还可以采访消息部的制作人,提出你们想要了解的东西。”

  记者跟随苏阿德走进大楼的中心大厅时,一名中年男子迎面走来。他黑红的脸上残留着疲惫的痕迹。原来,他是刚从阿富汗坎大哈轮换回来休息一个星期的“半岛”电视台记者穆罕默德·布利尼。他深有感触地说,在阿富汗工作实在太累,太危险了。布利尼说完就匆匆离去。大厅占据大楼一层空间的一半面积,是新闻节目编制的工作地。一面宽大的墙上有几十部大电视屏幕,30多台台式电脑摆满了整个工作台。大厅周围的小房间是各套节目播放的控制室。正在忙前忙后的公关部主任拉希德先生接待了我们。当我们走进新闻直播室时,那些常在“半岛”电视台的节目中见到的面孔一一出现在眼前。大家无一例外地主动同记者打招呼,互致问候。

  记者在演播室里驻足看了15分钟的新闻直播节目。导播在控制室中不断发出口令,气氛显得格外紧张。回到大厅后,新闻节目制作负责人萨米尔·胡达尔热情地接待了我们,并主动向我们介绍电视台的情况。他表示愿意回答任何问题,希望通过交谈“让中国朋友更多地了解这个电视台的全貌”。他笑着说:“外界把我们电视台描述成罩在铁幕下的电视台,你们可以进入这个铁幕看一看。”他介绍说,“半岛”电视台是一家私营电视台,1996年建台时,国家提供了资金,但国家对电视台的经营方向从不干涉。他小声对我们说:“我们通过卖电视片、制作广告,获得了大笔利润。现在电视台已完全自立。”胡达尔还说,整个电视台的工作人员约有600人,其中100人是记者,每天工作量很大。所有记者都来自阿拉伯国家。他指着自己说:“我是约旦人。”然后又指着苏阿德说:“她是巴勒斯坦人。”此外,这里的技术人员有一半来自菲律宾,电视台的工作人员中没有一个西方人。

  在化妆室里,记者看到该台几位著名的女主持人正在做上镜前的准备。经过女专业化妆师的“雕饰”,她们每个人都显得光彩夺目。虽然卡塔尔妇女出来工作的很少,但这些拥有美国国籍的巴勒斯坦裔女主持人却可以身着西式服装,频频在电视节目中亮相。她们见到中国记者,纷纷起身打招呼,落落大方地做自我介绍。

  惹恼一些国家和领导人

  自从美国对阿富汗采取军事行动以来,“半岛”电视台同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CNN)和英国广播公司(BBC)等西方媒体签署了一项交换新闻片的协议,规定双方可互相使用新闻片。这项协议的有效期只到阿富汗战事结束时。“半岛”电视台在早期同CNN有过技术培训方面的合作,但这种合作早已结束。胡达尔颇为自豪地说:“‘半岛’电视台本着平等、公正的原则,让世界各国人民能听到多种声音,而不是一种声音。”他还向我们透露,许多阿拉伯国家的领导人对“半岛”电视台不满,甚至有人要求卡塔尔政府关闭这家电视台,但这些压力都没有改变“半岛”电视台的经营方向和节目风格。

  胡达尔说,美英的反恐战争打响后,“半岛”电视台成为世界上惟一一家能让全世界听到和看到阿富汗真实情况的电视台。他说:“我们在喀布尔和坎大哈设立了记者站。最近,我们还要在贾拉拉巴德设立一个记者站。虽然每个记者站只有一名记者,但是他们冒着危险,顶着困难去工作,向全世界传达了真实情况。正是因为我们的记者能时时刻刻坚守在现场,所以,‘半岛’电视台极其容易地得到了本·拉登的讲话录像带,并根据个人负责的原则,及时地让世界听到另一面的声音。”胡达尔透露,播放拉登的讲话录像并不是由电视台董事会或行政委员会作出的决定,而是记者本人本着领导负责的原则作出的决定。美国对此极为不满。美国总统布什曾要求卡塔尔领导人对电视台采取措施,美国国务卿鲍威尔也对此作出过强烈的反应。但是,“半岛”电视台仍坚持自己的经营方向。

  在采访中我们也得知,尽管同以色列的关系是阿拉伯世界一个非常敏感的问题,但“半岛”电视台也敢于同以色列领导人接触,让他们讲出自己的观点,让阿拉伯人听一听来自对方的声音。

  “半岛”电视台虽然规模不大,人员不多,但它的声音和名气却已传遍了全世界。当我们离开电视台时,胡达尔得意地说,他们正在建立第二间制作室,并且还要扩大电视台的规模。看得出,胡达尔对电视台的未来充满了信心。

教育信息化资讯微信二维码

 

建一流大学
·EDU聚焦:校园"毒跑道"
·快乐暑期安全教育别放松
·聚焦:毕业生迎来创业季
·教育3.15:优化教育环境
·3-6岁儿童学习发展指南
·开学第一课历年视频资料
  文献资料
·研究生课程建设加大
·教育法律修正案草案
·卓越教师计划改革项目
·《幼儿园园长专业标准》
·严禁任何形式就业率造假
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凡本网未注明稿件来源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本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 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本网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联系。 
 
 版权所有: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网络中心    CERNIC, CERNET
京ICP备15006448号-16 京网文[2017]10376-1180号 京公网安备 11040202430174号
关于假冒中国教育网的声明 | 有任何问题与建议请联络:Webmaster@cerne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