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档案
人民网·天津视窗9月6日电:刘霞,53岁,1977年从天津市宁河县造甲城高中毕业,进入宁河县造甲城镇冯台中心小学担任教师,至今34年。
“飞机是怎么飞的?”“摩天轮是怎么转的?”“大学里好玩吗?”面对学生一个又一个好奇的问题,刘霞只能依靠书本和电视里的描述来回答,因为她也只是从那里见过。天津市区距离刘霞所在的小学只有一个多小时的车程,可对于刘霞来说,那却是个几乎陌生的世界。
不论是做代课老师、民办老师还是公办老师,不论每月的工资是三四十元还是三四千元,不论上课的教室是土坯房还是活动板房,刘霞说,她从没后悔从事教师这个职业。
“很庆幸自己一直拿着教鞭。”34年里,除了因为做手术请过一次假外,刘霞一直坚持为孩子们上课。赴外地考察、培训,都和刘霞无缘,一共只去过两次天津市区的她,甚至不知道城里现在变成了什么模样。但让她欣慰的是,学校马上要搬进楼房,还来了不少大学生老师,她觉得,自己“后继有人”了……
刚下课的刘霞走进办公室,背驼得厉害。“讲了34年课,脊椎落下了毛病。”
9月1日上午,冯台中心小学,一间窗户上尽是缺口的平房,这里是教师办公室。刚下课的刘霞走进办公室,背驼得厉害。“讲了34年课,脊椎落下了毛病。”放下手里的格尺,刘霞讲起自己的经历。
“1977年,我19岁,造甲城高中毕业,当时小学缺老师,我就报名当起代课老师。”刘霞还记得,做代课老师那会儿,每月不发工资,年底一起补工分,村里每月给34元,国家给5元,她一年能拿到400多元。1979年,刘霞转为民办教师,每月工资40元左右。1993年,刘霞的工资涨到每月200元,国家补助150元,她一年能拿到4000多元。1994年,作为1980年以前招收的民办教师,进修后拿到中专学历的刘霞,终于转成一名公办教师。如今,她每月收入超过3000元。
“干一样的活,看着公办老师的工资比自己高很多,心里也有过不平衡,可说实话,我从没后悔过当老师。”刘霞说,她很庆幸自己这么多年一直手握教鞭,站在讲台。“即便不给钱,老师也愿意和学生在一起,没干过老师的人,不会理解这种感情。”
除了上一学年教室里用过一年空调外,刘霞生了33年炉子,一到冬天她就不敢穿白衣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