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中国教育 高校科技 教育信息化 教育在线 教育舆情 CERNET 下一代互联网
CERNET第三十届学术年会
  • 中国教育人博客
  • 天下教育
  • 考试培训
  • 中小学教育
  • 家庭教育
  • 就业创业
  • 菁菁校园
  • 分享空间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国教育 > 教育人物 > 人物热点
贾植芳:把“人”字写端正
2008-07-07  新华网  

字体大小:

人生92年经历81难
贾植芳:把"人"字写端正



夏云鹏摄

  4月29日,著名作家、翻译家、学者、复旦大学中文系教授贾植芳先生的追悼会在上海举行。

  92岁的贾先生生前曾多次对学生说:我很想参加自己的葬礼。看别人为自己挂哪张遗像、穿什么衣服,看自己躺在那里,是什么表情;谁来送花圈,写些什么话——说到意趣盎然处,往往自顾自地哈哈大笑起来。

  如今,他终于可以看到了……

“苦难净化了我的灵魂”

  贾植芳生于1915年,在北平读书时就是《大公报》、《申报》等报刊的活跃投稿人。他早年主要从事文艺创作和翻译,是著名的“七月”派作家。抗战爆发后,他从日本弃学归国参战,以战地通讯、散文和小说名世。

  新中国成立后,贾植芳在复旦大学以教书育人为业。2004年出版的4卷本《贾植芳文集》,记录了他一生的丰硕成果。他既是著名作家、翻译家,又是中国现当代文学和比较文学的开创者之一,为我国学术界培养了一批中坚力量。

  最容易让人们记住这位老人的,是他传奇般的人生经历——1936年,因为参加“一二·九”学生运动,贾植芳首度入狱;抗战后期,他因从事抗日策反被日伪军抓进牢房;1947年,因为给进步刊物写文章,又遭特务机关关押。最长也最著名的一次,是作为“胡风反革命集团骨干分子”,在牢中关了12年。有人评价说,贾植芳的一生充满传奇苦难,20世纪中华民族的几场浩劫他都赶上了。他自己说:“每当中国历史发生震动的时候,我总在监狱里。”

  和许多同时代的著名文化学者一样,贾植芳留给后人的遗产还有知识分子的铿锵风骨。他没有在政治迫害中屈打成招,没有趋炎附势,没有因一次次磨难而失掉自我。他曾在回忆录《狱中狱外》中说:“我走完了自己的苦难历程。值得安慰的是,我并没有失掉自我,我还是我,苦难反而深化了我对各国历史和现实的认识和思考,净化了我的灵魂。”

“在坑洼的道路上,活得像个人”

  一生坎坷,几度牢狱,一定程度上阻碍了贾植芳的文化建树。他将自己定位是“大时代里的小角色”。然而,这个清醒而自谦的“小角色”,却赢得了文化界的尊敬。他无儿无女,晚年却有儿女绕膝般的幸福;无钱无势,家里却总高朋满座。

  贾植芳身材瘦小,性情豪放,自称“江湖中人”,晚年更对一切求学问事者敞开家门,“三教九流”,有求必应。他在复旦大学第九宿舍的家,有一张大圆桌,有好多年,每逢周五,便是几代学生加上各种闻名登门者的聚餐日。不必正襟危坐,也不分上下大小,在随兴闲聊中,常有专业研究的火花,更有为人为学之道的潜移默化。

  “没有贾先生,我不会走上今天的道路。这是一种整体的影响,学术研究只是一小部分,更重要的是他待人处世的态度,对历史和现实的深刻理解,他的坚持……”复旦大学中文系主任陈思和教授说。

  上世纪90年代因重新编纂《中国文学史》而广受关注的章培恒教授说:“当年,在贾植芳先生等人影响下,我才走上一条独立思考的学术道路。”

  “在上帝给我铺设的坑坑洼洼的生活道路上,我总算活得还像一个人……生平最大的收获,就是把‘人’这个字写得比较端正。”贾植芳自我总结的这句话,四下传播,成了常被人引用的名言。

  人生92年,经历“八十一难”,贾植芳的确做到了将“人”字写得大气而端正,直到最后一息,去得平静无憾。

  有人评价说,这位老人见解深刻,达观生死,像近年来陆续辞世的不少“文化老人”一样。在许多人看淡文化的时代,实在需要这样的文化典范,一些把“人”字写得端端正正的人……(记者 姜泓冰)

教育信息化资讯微信二维码

 

  延伸阅读
· 回归母校!80后顶尖学者,加盟C9
· 复旦大学校长金力:发挥高校主力军作用,建设全球科创中心
· 所为何事?“布袋院士”获奖后却小跑提前离开
· 复旦大学成立新研究院
· 复旦大学首批“新基石科学实验室”揭牌!
· 复旦大学团队在《科学》发表不孕不育遗传学研究综述
· 中国农科院与复旦大学共建交叉科学联合中心:打造“未来农业”
· 复旦大学校长金力代表:真正的原始创新来自基础研究
· 裘新同志任复旦大学党委书记
· 院士领衔!这所顶尖高校,成立20家学科学术发展中心
建一流大学
·EDU聚焦:校园"毒跑道"
·快乐暑期安全教育别放松
·聚焦:毕业生迎来创业季
·教育3.15:优化教育环境
·3-6岁儿童学习发展指南
·开学第一课历年视频资料
  文献资料
·研究生课程建设加大
·教育法律修正案草案
·卓越教师计划改革项目
·《幼儿园园长专业标准》
·严禁任何形式就业率造假
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凡本网未注明稿件来源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本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 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本网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联系。 
 
 版权所有: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网络中心    CERNIC, CERNET
京ICP备15006448号-16 京网文[2017]10376-1180号 京公网安备 11040202430174号
关于假冒中国教育网的声明 | 有任何问题与建议请联络:Webmaster@cerne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