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中国教育 高校科技 教育信息化 教育在线 教育舆情 CERNET 下一代互联网
CERNET第三十届学术年会
  • 中国教育人博客
  • 天下教育
  • 考试培训
  • 中小学教育
  • 家庭教育
  • 就业创业
  • 菁菁校园
  • 分享空间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国教育 > 教育部 > 新闻发布会 > 发布会信息
教育部、国家语委发布2010中国语言生活状况报告
2011-05-13    教育部

字体大小:

  2.词语使用情况

  2010年度媒体词语使用的调查采用了新的分词系统。全部语料的总词语数共计601 649 583词次,词种数2 175 837个。其中在报纸、广播电视、网络(新闻)三个媒体中都出现的词语有218 275个,占全部词语的10.03%。三个媒体词语使用差别较大,这表明除了语文词和热点事件外,不同媒体都有各自关注的话题。

  覆盖率达到90%的高频词语数量是13 672个,占全部词种数的 0.63%。这些词语使用了2770个汉字,这些汉字中有2683个出现在年度用字总表的前3000位高频汉字中,其余分布在用字总表的3001位到3453位之间。三个媒体高频词语的使用具有较强的共性。

  媒体的词语使用具有以下特点:(1)高频词语数量及高频词语用字数量较稳定。高频词语数量稳定在1万余条,高频词语用字数量稳定在2700左右。(2)高频词语中使用频率变化较大的词语体现了年度的社会生活。(3)媒体中大量词语出现频率较低,占年度全部词种约92%的低频词语仅覆盖全部语料的1%。

  2010年度语料中,提取出新词语500条。

  3. 姓氏

  本次对媒体中姓氏的使用情况进行了调查。在全部语料中共提出了693 174个不同的名字(包括带姓的称谓,如张先生之类),这些名字共出现13 007 067次。从中共提出752个姓氏,其中单姓492个,二字姓250个,三字姓10个。其中有些二字姓和三字姓是外来的。

  三、少数民族语文教材状况

  1.维吾尔语基础教育语文教材调查

  维吾尔语调查选用的教材是新疆教育出版社出版的九年义务教育新课程标准普通班实验教科书(简称“普通班版”)的维吾尔语文教材和九年义务教育新课程标准双语班实验教科书(简称“双语班版”)的维吾尔语文教材。调查数据显示:两套教材随着年级增长,课文使用词干、词种均呈稳步增长态势,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本次调查是我国首次开展的九年义务教育维吾尔语文教育教材使用情况的调查。

  2.藏语中学语文教材调查

  藏语在2009年对小学语文课本调查的基础上,2010年又对中学语文教材进行了调查。调查结果显示:初中和高中阶段在词种数、新增词种数及前册词种数的分布趋势上具有一致性。本次调查为中学阶段的藏文制定量化字词教学目标提供了依据,为今后更好地提高藏语文中学教材的编写质量奠定了一定的基础。

  同时发布的还有中文博客专项调查、海外汉语教材用字用词调查、东南亚小学华文教材课文用字情况调查的数据。

  《中国语言生活状况报告(2010)》将由商务印书馆出版发行。

 

 

教育信息化资讯微信二维码

 

  延伸阅读
· 专题:《2010年中国语言生活状况报告》发布会
· 2010年中国语言生活状况报告
· 中国语言生活状况报告:微博推动热词传播
· 中国现代语言生活发生转变 多言多语成基本状态
· 教育部、国家语委发布2009中国语言生活状况报告
· 教育部2011年第1次新闻发布会议程
· 教育部、国家语委发布《现代汉语常用词表》(草案)
· 2010年产生500条新词 包括犀利哥、羊羔体等
· 教育部官员:外语对青少年的影响正在超越汉语
· 教育部举行2023年年终总结会
建一流大学
·EDU聚焦:校园"毒跑道"
·快乐暑期安全教育别放松
·聚焦:毕业生迎来创业季
·教育3.15:优化教育环境
·3-6岁儿童学习发展指南
·开学第一课历年视频资料
  部委动态
·加强中小学校党建设工作
·做好普通中小学装备工作
·治理有偿补课和收受礼金
·高校预防与处理学术不端
·推进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
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凡本网未注明稿件来源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本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 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本网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联系。 
 
 版权所有: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网络中心    CERNIC, CERNET
京ICP备15006448号-16 京网文[2017]10376-1180号 京公网安备 11040202430174号
关于假冒中国教育网的声明 | 有任何问题与建议请联络:Webmaster@cerne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