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中国教育 高校科技 教育信息化 教育在线 教育舆情 CERNET 下一代互联网
CERNET第三十届学术年会
  • 中国教育人博客
  • 天下教育
  • 考试培训
  • 中小学教育
  • 家庭教育
  • 就业创业
  • 菁菁校园
  • 分享空间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国教育 > 高等教育 > 高教新闻
大学教授校园网发寻人启事 叫板不文明行为
2011-07-27    文汇报

字体大小:

  昨天,同济大学主页刊登了一则醒目的消息,该校海洋与地球科学学院教授、中科院院士汪品先向学校新闻中心发去一则紧急“寻人启事”。原来,在回家路上遭遇的一起不文明事件,让这位老院士愤怒了。

  司机不屑院士进言

  汪品先是我国著名海洋地质学家。在致学校新闻中心的函电中,他简述了发“寻人启事”的事情经过:“昨晚(7月24日)近6时,我骑车出赤峰路校门回家途中,看到停在马路南侧的一辆浅色小轿车里扔出两团T恤纸,正好落我自行车前。我捡起来举到窗口,请主人收回去,不料这位先生瞅了一眼,反而高举饮料瓶清凉起来。我试图和他论理,该先生根本置之不理,更不开窗。我换到正面、侧面还想进言,人家干脆倒了车扬长而去。我还是想寻找这位先生,能不能请同济网帮助寻找,看有没有哪位认识。无论是不是同济师生,我都想登门拜访,讨教为什么汽车里的废纸需要往马路上抛,为什么对想要进言的人如此地不屑一顾。”

  在这封函电的末尾,汪品先的署名是“海洋学院教师”。 

  学生盛赞较真精神

  乍一看,汪品先院士在回家路上“中招”不文明行为,不是太平常了吗?当下的盛夏季节,似乎也是申城不文明行为的高发季。即便这座城市一年前曾集体经历过一次“世博”洗礼,但不文明的顽疾要改起来,也非一朝一夕。至于这些不文明现象造成的后果,相信多数当事人都会像那位司机一样一笑而过。

  消解不文明行为,需要的不仅仅是宣传栏上的口号,而是如汪品先般的较真精神和一种不让步的“对抗”。也正因此,当汪品先的“寻人启事”被转发到同济大学主页和同济BBS后,一下子引来很多围观的学生网友,很多学生宛如上了一课,有醍醐灌顶之感。

  “现在很少有人有这样的激情。大家顶起来,可能我们做不到汪先生那点,但我们至少应该管好自己,有可能的话改变一下周围的小环境。”网友huanjingbaohu留言道。

  “工作狂”让学生感动

  更多学生则在汪品先一封短短200余字的函电中,看到了这位大学教授的好人品。其实,汪品先今年已经75岁高龄,酷热天气,他仍坚持在学校工作,骑一辆自行车回家。相比于如今校园里动辄呼啸而过的自驾车,这位“骑车院士”的形象已经印刻在很多同济人的心中,让人肃然起敬。

  在海洋学院,汪品先历来是同行教员心目中的“工作狂”。很多学生知道,这位院士经常要到晚上12点左右才离开他在海洋楼的办公室,一个人骑车回家。“这样的院士,如今还有几个啊!”

  有人评论说,或许是书斋里的教授把现实想得太美好,才会对这种司空见惯的不文明有诸多不满。但同济BBS上有一位网友认真地写道:“顶老先生一记,赤子之心不代表幼稚,老于世故也未必强悍,汪老这样的人太少,这个世界才这样,适应了它,没什么值得骄傲的。”

  当然,也有学生不忘给汪品先支招:下次遇到类似情况,应该先记下车牌号。(记者 樊丽萍)

 

教育信息化资讯微信二维码

 

  延伸阅读
· 国家杰青!同济大学,迎新副校长
· 同济大学获批建设国家卓越工程师学院
· 同济大学成立卓越工程师学院
· 同济大学党委书记方守恩委员:试点建设科技高中,扩大“强基”计划招生规模
· 最喜欢当老师的人,出任教育部副部长
· 陈杰代表:发挥优势引领产业技术突破
· 中国高校首次!同济学子斩获国际大奖
· 同济大学刘中民教授当选俄罗斯工程院外籍院士
· 最“坎坷”的985高校:同济大学
· 原北理工副校长加盟同济大学,出任二级学院院长
建一流大学
·EDU聚焦:校园"毒跑道"
·快乐暑期安全教育别放松
·聚焦:毕业生迎来创业季
·教育3.15:优化教育环境
·3-6岁儿童学习发展指南
·开学第一课历年视频资料
  文献资料
·研究生课程建设加大
·教育法律修正案草案
·卓越教师计划改革项目
·《幼儿园园长专业标准》
·严禁任何形式就业率造假
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凡本网未注明稿件来源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本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 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本网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联系。 
 
 版权所有: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网络中心    CERNIC, CERNET
京ICP备15006448号-16 京网文[2017]10376-1180号 京公网安备 11040202430174号
关于假冒中国教育网的声明 | 有任何问题与建议请联络:Webmaster@cerne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