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中国教育 高校科技 教育信息化 教育在线 教育舆情 CERNET 下一代互联网
CERNET第二十八/二十九届学术年会
  • 中国教育人博客
  • 天下教育
  • 考试培训
  • 中小学教育
  • 家庭教育
  • 就业创业
  • 菁菁校园
  • 分享空间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国教育 > 高等教育 > 高教新闻
高校科研经费分配使用成为商业贿赂易发领域
2007-09-07  中国新闻网  季谭

字体大小:

  针对高校教育经费贷款风险加大现状,教育部也表示将建立规范的教育经费管理制度,并改革拨款方法,完善公共教育经费绩效评价制度

  今年是“高等学校管理年”,各级高校将更重视加强在高校收费、财务、校办产业、基建工程、科研经费等方面的管理工作。

  高校不得从事股票和债券投资

  尤其对直属高校,要注重制度建设,教育部部长周济在日前“加强高校管理,进一步治理商业贿赂”视频会议上指出。

  “教育系统治理商业贿赂工作已取得阶段性成果,但还要深入分析本单位商业贿赂的主要表现形式、发生规律和特点。”中纪委驻教育部纪检组组长田淑兰如是强调。

  而教育部副部长吴启迪对高校提出的具体要求则是,高校要完善重大问题集体决策制度,不得再以事业单位法人身份直接投资办企业;高校不得从事股票投资和其他风险性债券投资。

  并且,基建工程要坚持按程序、按制度办事,任何人不得违规干预;高校取得的各类科研经费,不论其资金来源渠道,均为学校收入,必须全部纳入学校财务部门统一管理,并确保科研经费专款专用。

  此前,中央治理商业贿赂领导小组办公室7月份公布数据说,教育系统2001~2006年商业贿赂案件共577件,涉案金额7379.5万元,其中657人涉案,414人受到刑事处理。

  为解决上述问题,教育部机关及27个直属单位和75所直属高校已成立了由主要负责人任组长的治理商业贿赂领导小组。

  《第一财经日报》从权威渠道获知,目前教育主管部门正委托某高校对全国十几个省200多份涉及高校商业贿赂的判决书进行数据分析。

  “在这200多个案例中,真正具有行业特点的占20%多,不具行业特点的占75%以上,这意味着教育系统职务犯罪受社会环境的渗透和影响。”中纪委驻教育部纪检组副组长李胜利向本报记者解释。

  科研经费将成高发领域

  “教育系统贪污腐败问题已成为当前查办和预防职务犯罪工作的重点之一。”北京市海淀区检察院副检察长王长林在其调查报告中指出。

  其数据分析认为,高校商业贿赂主要集中在五大领域:“设备采购、图书教材采购、学生生活用品及消耗品采购、基建工程以及办班领域。”

  另外,王长林预测,科研经费的分配使用管理,可能是将来高校商业贿赂的又一易发领域。

  而此次教育部副部长吴启迪对高校提出的要确保科研经费专款专用要求,武汉大学高等教育研究所副所长胥青山昨天告诉《第一财经日报》,高校当中的科研经费使用不仅是未来易发领域,实际上问题已经存在。

  他说:“专款专用的科研经费确实到了学校账上,但学校为了扩大创收渠道,采取提成等激励措施,一提成问题就不少。”

  据了解,我国科研经费主要来自纵向和横向两块,纵向属国家投入,横向主要来自社会企业单位研发投入。

  就国家投入的科研经费而言,胥青山说,管理上比较有序,但横向科研经费,问题较多。这主要是许多学校出台短视政策,如某地高校出台政策:能拉到企业研发经费,只需交校、院经费各5%,课题者可提取20%,剩下才用于科研。因此“科研经费管理应该纳入规范渠道”,胥青山认为。

  同时,针对高校教育经费贷款风险加大现状,教育部也表示将建立规范的教育经费管理制度,并改革拨款方法,完善公共教育经费绩效评价制度。

  此前,教育部副部长袁贵仁曾向记者介绍:“这意味着我们既要增加教育投入,又要提高这些资金的使用效益。”

教育信息化资讯微信二维码

 

  延伸阅读
· 从三个数据“突破”看科技经费投入变化
· 安徽提高科研经费中用于“人”的比例
· 科研经费管理改革这十年:为人才助力,为创新加速
· 广东推出26条措施为科研经费使用“松绑”
· 以科研经费管理“加减法” 激活创新创造原动力
· 科研经费,如今可以这么用
· 科研经费:“用得好”也要“更好用”
· 财政部印发《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管理办法》 支持一流科技领军人才建设
· 全社会研发经费2020年增长到2.44万亿元
· 关于《中央级公益性科研院所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管理办法》有关问题的补充通知
建一流大学
·EDU聚焦:校园"毒跑道"
·快乐暑期安全教育别放松
·聚焦:毕业生迎来创业季
·教育3.15:优化教育环境
·3-6岁儿童学习发展指南
·开学第一课历年视频资料
  文献资料
·研究生课程建设加大
·教育法律修正案草案
·卓越教师计划改革项目
·《幼儿园园长专业标准》
·严禁任何形式就业率造假
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凡本网未注明稿件来源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本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 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本网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联系。 
 
 版权所有: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网络中心    CERNIC, CERNET
京ICP备15006448号-16 京网文[2017]10376-1180号 京公网安备 11040202430174号
关于假冒中国教育网的声明 | 有任何问题与建议请联络:Webmaster@cerne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