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最新动态

陈强:高校疫情防控,信息化是如何保障的?

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    2020-12-04

  12月2日,“2020中国高校信息化主任论坛”在深圳举行。会上,清华大学信息化工作办公室副主任陈强作了《疫情防控中的校园管控信息化保障》的主题报告。他回顾了清华大学信息化团队在疫情期间的主要防控工作和思路。他认为,疫情显著加速了整个社会和教育领域的信息化进程,面对更有挑战的未来,高校信息化团队不仅要不断提高技术方面的专业性,也要提高高等教育和学校管理方面的专业性,要成为全校师生心目中可信赖的专业力量。

  勇于担当,主动抗疫

  陈强介绍到,今年清华大学的抗“疫”过程大致分为三个阶段,并用“遭遇战”、“攻坚战”和“持久战”来描述。对于不同的战“疫”阶段,学校信息化团队针对当时的急迫问题,采取了不同的应对措施。

  在疫情突发阶段,信息办、信息化技术中心及时响应,提前预判疫情防控需求,迅速建立了联合办公机制,深入调研市面上可能有用的产品和服务,并主动与学校各部门沟通联系、了解需求,以求快速提供有力保障。在此期间,学校迅速上线了一批信息通报、审批和采集系统,保障了校园疫情防控的顺利开展。此外,信息办还利用技术特长,全力保障教学和科研交流,他们预先对网上直播、视频会议等技术进行研究,为后来的“停课不停学”提供了有力的技术支持和保障。

  紧随而来的是疫情防控攻坚战阶段。在此阶段,全国疫情状况开始好转,北京的疫情防控应急响应等级逐步降至三级。学校提出疫情防控常态化的工作方向,要在精准防控措施的支持下,实现校园秩序良好运行,同时随时应对可能出现的疫情反复。常态化疫情防控相对于封闭管理期间的防控更为困难。因为学校信息化工作面临的情况更为复杂,往来人员复杂,管理分散,人员流动大,而且疫情的不确定性导致防控政策随时可能发生变化。当时,清华大学信息化团队认真学习各兄弟院校的经验做法,尤其是向受疫情影响较大的湖北高校学习。通过学习与调研,形成了两方面基本思路和工作原则:一是要通过信息化手段把疫情防控中的责任解耦,切实落实到相应责任单位。二是要提供简单且灵活的管控规则,让学校师生承担最小的负担来获得最好的管控成效。基于以上认识,清华大学以支持学生返校复课为抓手,经过30天夜以继日的工作,开发部署校园人群健康监测和轨迹管理平台系统,并在全校配备布设了各类配套设备和设施。该系统在6月6日上线之后很快发挥作用,在6月中旬北京出现新发地疫情反扑时,为及时精准的疫情防控提供了很好的支撑。

  春季学期结束之后,北京的聚集性疫情得到控制,全国各地疫情形势持续好转,学校整体疫情防控进入持久战阶段。在此阶段,学校信息化部门在完善和巩固疫情期间建立的应急体系的基础上,正在考虑将疫情防控纳入学校整体规划,积极适应新形势的要求,有效地促进了学校“疫情防控不松懈,教学科研不停步,改革发展不放松”愿景的实现。

  担当作为是时代赋予的使命

  陈强提出,信息化在疫情防控过程中发挥了不可或缺的作用,面对新形势、新要求也面临更多挑战。学校信息化团队以专业务实作为安身立命之本,坚持以人为本的价值导向,勇于担当作为。

  一是要专业务实,信息化团队要有准确判断以及合理把握形势的能力,同时要脚踏实地有效落实规划设计,不仅要注重技术的专业性,也要注重理解学校实际情况和管理工作。学校信息化团队只有切实满足学校发展需要、解决发展问题,才能成为师生和领导心目中可信赖的专业力量;在应用新技术时,要坚持“成熟且先进”的平衡技术取向,一方面要合理地应用新技术,一方面要保持对新技术风险的警醒。

  二是要以人为本。信息化团队应当有人文关怀,信息化队伍不仅要技术强、能力强,还要有政治觉悟和良好作风,关键时刻敢于挺身而出;要加强和各业务部门的沟通,获得更多人的理解、信任和支持;要坚持走群众路线,通过普及信息化素养,让学校师生、领导能够掌握信息化工作的基本规律,更多地承担信息化教育的职责。

  三是要担当作为。时代赋予信息化人员特别的使命,疫情显著加速了社会和教育的信息化进程,全社会在切身体会中对信息化的依赖和感受加深,未来,信息化必然会更加紧密的围绕和深入渗透学校中心工作,而信息化队伍也将也承担更多的职责。

  他表示,信息化工作和信息化团队在疫情期间经历了价值“再发现”的过程。信息化代表先进的发展方向业已成为国家和社会的共识,信息化部门天然地与学校各业务领域有着广泛密切联系,信息化团队具有驾驭高端复杂的专业技术的能力。因此,在这个时代,担当作为是信息化团队的应然和必然选择。“与其被动接受、追随、配合,不如主动引领、推动、护航。”

 

版权所有: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网络中心 Copyright© 1994-2020 CERNIC,CERNET 京ICP备15006448号-16 京网文[2017]10376-1180号

关于假冒中国教育网的声明 | 有任何问题与建议请联络:Webmaster@cernet.com

版权所有: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网络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