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 中国教育 高校科技 教育信息化 下一代互联网 CERNET 返回首页
2010诺贝尔化学奖得主:默默地做到极致
2010-10-15 陈言

左:根岸英一,中:铃木章,右:理查德·赫克

  肯在一个研究领域花几年、十几年的时间去研究,这是日本科研体制的特点,也是一种对科学严谨、持久的态度,并不一定要和获奖、产业直接连接起来。实际上,世界的科研中心正在转向亚洲

  10月7日,75岁的美国珀杜大学教授根岸英一在得知自己获得诺贝尔化学奖后,用流利的日语说:“我接受了美国的教育,在这里学习、工作了五十余年,但我至今依旧拿着日本护照,我希望你们告诉国内同胞,让他们和我一起分享这个快乐!”

  也是在那一天,80岁的北海道大学名誉教授铃木章来到大学的会议室。他对记者说,“日本是个没有什么资源的国家,我们只有人,只能依靠人的努力获取各种知识。理科的发展对国家来说非常重要。”

  根岸和铃木都在上世纪60年代师从美国的哈佛·布朗教授。布朗是1979年诺贝尔化学奖的获得者。21年后,他的两个弟子延续了他的荣耀。

  同时获得此奖的还有美国特拉华大学名誉教授理查德·赫克。三名科学家因在有机合成领域中“钯催化交叉偶联反应”方面的卓越研究而获得殊荣。这项研究成果已经广泛应用在制药、电子工业和先进材料等领域,让人类造出复杂的有机分子。他们三人将于今年12月10日一同前往斯德哥尔摩参加诺贝尔奖的颁奖仪式。

  电话铃终于响了

  对于获得诺贝尔奖,根岸英一教授并不觉得意外。

  2002年,根岸的指导教授布朗曾对他说过,“我向诺贝尔委员会推荐过其他学者,但他们都没有获奖,今后我想推荐你和铃木教授。”从那以后,每年宣布诺贝尔奖名单时,根岸总觉得会和自己有些关系。

  10月5日晚,根岸对夫人说:“我获奖的比率有百分之一。”第二天早晨5点便有人打来了电话。“话筒那边是浓重的瑞典口音的英语,我就知道这回是真的获奖了。”来自瑞典的电话竟然没有直接提到“获奖”,他们只是说,“今天你肯定会非常忙!”说完这简单的一句话,电话就断了。

  接着就不断有人打来祝贺电话,根岸教授“百分之一”的预测此时变成了百分之百。繁忙的一天真的开始了。

教育信息化资讯微信二维码

特别声明: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站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联系。

邮箱:gxkj#cernet.com
微信公众号:高校科技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