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 中国教育 高校科技 教育信息化 下一代互联网 CERNET 返回首页
揭秘人类探月历程(组图)
2013-11-20 新华科技综合

  月球是地球的近邻,它的起源一直是人类不断探索的谜题之一。研究月球可提高人类对宇宙的认识。月球表面保留着数十亿年前与彗星和小行星碰撞的痕迹,而地球上的地质变化销毁了这些记录。因此,探测月球可以提供有关地球上生命起源和进化的线索。

  创造历史——人类探月成就辉煌

  千百年来,上九天揽月一直是人类美好的梦想。从最初用裸眼观看月球到后来用望远镜观测月球,再到探月行动进入空间探测阶段,人类一直在努力认识月球、奔向月球、找寻月球的秘密……

  第一阶段:17世纪开始,利用望远镜观测月球。

  1608年到1610年间,著名科学家伽利略借助望远镜,发现月球表面的地形坑坑洼洼、苍古斑斓,阴影部分是广泛分布的月海,而反射阳光较强的部分则是月面的高地,月球表面布满了环形山。1610年,伽利略将望远镜观察到的月球景象绘制成了第一张月球正面图。(上图)

  第二阶段:20世纪50年代-20世纪70年代,美苏争霸,两国共发射83个无人月球探测器。

  20世纪50年代末到70年代中期,美苏在激烈的太空角逐中你追我赶、各自领跑,探月活动如火如荼、成果斐然。

  ·1957年10月4日,苏联成功发射了人类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这标志着人类太空时代的到来。

  ·1959年1月,苏联成功发射的月球探测器“月球1号”掠过月球并发回数据。

  ·1959年9月12日,苏联发射“月球2号”探测器,并于两天后击中月球,撞击月球表面“静海”的东面,这是人类第一次实现人造物体在月球硬着陆,标志着人类对月球近距离直接科学探测的开始。

  1959年10月,苏联发射的“月球3号”探测器绕过月球背面,科学家第一次获得了月球背面的照片。(上图)

  ·1961年4月12日,苏联宇航员驾驶“东方1号”飞船完成有史以来的首次太空飞行,在人类历史上第一次从太空观察地球,第一次在外太空看到了月球的模样。加加林代表人类首次进入太空是苏联探索宇宙的重要里程碑,月球背面的一座环形山命名为“加加林山”。

  ·1966年2月3日,苏联发射的“月球9号”探测器在人类探月史上第一次实现了月球表面软着陆,从月球发回一批月球全景照片。

  ·1966年3月31日,苏联发射“月球10号”探测器(上图),该探测器第一次实现了环绕月球飞行,拍摄了大量月球照片。

  ·1968年10月11日,美国成功发射“阿波罗7号”宇宙飞船,该飞船进行了首次载人绕月飞行试验。

  ·1968年12月21日,美国成功发射“阿波罗8号”宇宙飞船,第一次实现载人绕月飞行。

  这是美国宇航员奥尔德林和阿姆斯特朗(头盔中影像)登上月球。新华社发

  ·1969年7月20日,美国的“阿波罗11号”宇宙飞船第一次成功实现载人登月,开创了人类认识月球的新纪元。宇航员尼尔?阿姆斯特朗率先踏上月球土地,成为人类登月第一人。同年7月24日,这艘飞船载着宇航员顺利返回地球。

  ·1970年9月12日,苏联发射“月球16号”探测器,此后该探测器第一次实现无人驾驶飞船登月,并首次取回月球样品返回地球。

  ·1970年11月10日,苏联发射“月球17号”探测器,该探测器携带的第一辆无人驾驶月球车“月球车1号”第一次在月球表面行驶并进行科学探测,最终在月球上工作了11个月。

  ·1969年到1972年期间,美国实施了6次技术更复杂的探月活动,其中除“阿波罗13号”飞船未能按计划登月外,其余几次均获成功。共有12名宇航员登上月球,并给地面带回440公斤的月岩样品,获得了大量月球照片、月球表面的科学数据和环月球轨道试验数据等,使研究人员对月球的认识上升到前所未有的高度,也为美国日后的月球探测奠定了基础。

教育信息化资讯微信二维码

特别声明: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站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联系。

邮箱:gxkj#cernet.com
微信公众号:高校科技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