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 中国教育 高校科技 教育信息化 下一代互联网 CERNET 返回首页
中山大学校长高松代表:深化科研经费管理改革 助力科技自立自强
2024-03-12 新华每日电讯

  “高水平研究型大学是基础研究和基础研究人才培养的主力军。教育、科技、人才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基础性、战略性支撑,而高校是这三者最集中的交汇点。”

  3月11日,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山大学校长高松代表在全国两会“代表通道”上说:“担任人大代表以来,我的建议都与更好地发挥高校的这个主力军、交汇点的作用有关。”

  去年,高松建议提高对高校基础研究的稳定性支持比例。今年,他着重关注进一步深化和优化科研经费管理制度改革,“今年关注竞争性经费如何用好,如何发挥更大的激励支撑效果”。

  科研经费是科研工作的基础支撑。高松说:“这是保障激励科研人员和科研单位积极开展科学研究的重要一环,科学合理地完善科研经费制度非常关键。”

  “近年来,我从不同的场合了解到在科研经费特别是纵向科研管理上还存在着不少堵点痛点,有必要进一步深化和优化科研经费管理,充分发挥科研经费效能,并以此作为切入口,释放和激发创新主体活力,促进科技自立自强。”高松说。

  对于科研人员需要赋予他们人财物支配权和技术路线决策权等更大的自主权。“目前国内绝大多数的科研项目管理对研究目标、任务和成果有明确要求,对科学研究自由探索的‘包容度’略显不足。”高松调研发现,多头重复检查、检查标准不一致等问题,加重了科研人员事务性的压力和责任风险。

  除了科研人员,科技创新还有一个重要主体——科研项目承担单位。“现实的科研生产中,科研项目承担单位为科研活动提供人员聘用、水电、房屋、大型公用仪器设备等保障性资源,是科研人员正常并可持续开展科学研究的重要依托。然而目前各承担单位跟科研活动相关的运行成本得不到有效补偿,不利于持续激发科研承担单位有组织创新的活力。”高松说。

  为此,高松建议,优化我国科研经费管理,分类管理科研项目,扩大科研经费“预算包干制”的试点范围,为杰出科学家和基础研究领域优秀青年人才提供稳定长期的支持,鼓励青年学者长期潜心基础研究,完善对科研项目承担单位运行成本的补偿机制,激发承担单位积极性和主动性,保障科研长期健康发展。“这既有利于培养创造性人才,又促进科技自立自强,形成新质生产力。”

  今年,中山大学将迎来建校一百周年。高松说:“百年来,中大始终以振兴中华为己任,培养了近50万名毕业生,一代代中大人‘为社会福,为邦家光’,始终将个人发展融入到国家民族的复兴伟业。”

  作为高水平研究型大学,面对新百年的新征程,高松表示,中山大学将继续坚持教育、科技、人才三位一体统筹推进,担负起两个“主力军”的使命重任,以更多创新型人才和原创性科技成果,为科技自立自强做出新贡献,为国家发展新格局贡献中大力量。

教育信息化资讯微信二维码

特别声明: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站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联系。

邮箱:gxkj#cernet.com
微信公众号:高校科技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