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 中国教育 高校科技 教育信息化 下一代互联网 CERNET 返回首页
2023两会丨关于高校科技,16位大学书记校长有这样的心愿
2023-03-09 高校科技进展

  高校作为科技第一生产力、人才第一资源和创新第一动力的重要结合点,作为基础研究主力军和重大科技突破策源地,相关话题一直备受瞩目。在今年的全国两会上,高校书记、校长们最关心的是什么?提出了怎样的观点和建议?我们一起来看看~

  北京大学党委书记郝平代表:加强基础学科布局 服务科教兴国战略

  习近平总书记在今年中央政治局第三次集体学习时强调,加强基础研究,是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的迫切要求,是建设世界科技强国的必由之路。全国人大代表、北京大学党委书记郝平说,这些年,北大充分发挥基础学科的“四梁八柱”作用,努力在基础研究领域展现更大的担当和作为。

  郝平介绍,北大面向科学前沿,着力加强基础学科布局,在首轮“双一流”建设中,把62%的中央专项经费投向基础学科,守护好学科根基。此外,聚焦国家重大需求,凝练科研攻关方向,建立健全有组织的科研攻关机制。近年来,北大多个高水平科研团队在光电器件装置、新一代干细胞技术等诸多领域取得了重大成果,汇聚了一批领军人才,建设了生物医学前沿创新中心、人工智能研究院等前沿研究机构。

  郝平谈到,下一步,北大将加强前沿导向的探索性基础研究,改革攻关机制,打造多层次的有组织科研体系。同时,深度融入国家和区域创新体系,持续提升学术管理服务质量,积极参与国家实验室建设,进一步在基础研究的科研范式、组织模式、评价机制等方面改革创新,努力产出更多原创性、引领性、颠覆性的重大科研成果。

  谈到如何服务好科教兴国战略,郝平说,我国要建成世界重要人才中心和创新高地,大学就必须肩负起更加重要的责任和使命,“高水平研究型大学是科技第一生产力、人才第一资源、创新第一动力的重要结合点,要主动成为教育、科技、人才一体化发展的排头兵、领头羊和战略先锋力量。”

  清华大学校长王希勤代表:汇聚学科力量,以一流大学建设助力解决卡脖子技术难题

  教育是国之大计、党之大计。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教育、科技、人才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基础性、战略性支撑。必须坚持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人才是第一资源、创新是第一动力。在2023年政府工作报告中,50余次提到教育、科技、人才等关键词。聚焦“走出一条建设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的新路”,3月7日晚上,全国人大代表、清华大学党委副书记、校长王希勤介绍实践探索和有关经验。

  “教育、科技、人才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基础性、战略性支撑。必须坚持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人才是第一资源、创新是第一动力。”王希勤说,三个“第一”更好结合的要求为一流大学下一步的改革发展指明了方向。

  王希勤说,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方面,清华大学打破院系的边界,努力用好学科交叉融合“催化剂”,先后成立了新雅书院、强基计划五个书院、求真书院、为先书院等,综合运用各院系的师资来培养学生。“我们还将十几个重点实验室从原来的院系独立出来,通过深化改革,汇聚各学科的力量共同研究解决‘卡脖子’的技术难题。”王希勤说,我们希望能够把大学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服务社会三项职能在一个新的平台上统一起来,可以说是一种新型举国体制的探索。

  北航党委书记赵长禄委员:以科教协同平台推动教育科技人才工作深度融合

  党的二十大对教育、科技、人才工作统筹谋划,对加快建设教育强国、科技强国、人才强国作出了全面系统部署。如何深刻把握三者内在规律和发展逻辑,建立完善工作机制,推动三者融合互动,使这一优势切实在汇聚一流人才、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开展高水平科技创新中得以充分发挥?全国政协委员、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党委书记赵长禄建议,以科教协同平台推动教育科技人才工作深度融合。

  “科教深度融合已成为高校深化教育教学改革的必然趋势和开展科技创新与卓越人才培养的显著特征,而面临的突出矛盾是缺乏融人才保障、专业实践教学与科技创新等功能为一体的中观共享平台,进而导致三者资源功能分立,不利于融合互动。”赵长禄说。

  赵长禄表示,高校应以一流人才团队为核心,努力实现“科”“教”的全方位、多维度、深层次融合与协同,以学科、平台、团队一体化统筹推进、系统建设,不断完善“科”的手段、筑牢“教”的基础,将教育、科技、人才融合特征通过平台能力的物理手段和机制保障,切实形成融合优势。

  “应在学科中观层面建平台。既不在一级学科的宏观层面、也不在具体研究方向的微观层面。”赵长禄建议,充分发挥高校特色优势,创新组织模式,突出学科牵引。在中观维度上,以一级学科下具体学科方向为基本单元打造高校科教协同平台,为专业教育、科技创新和人才汇聚提供共享服务硬支撑,营造有利于师生互动和科学精神培养的良好氛围,以平台推动教育、科技、人才互生互促、协同发展。

  赵长禄还建议,统筹投入,设立专项引导基金。建议由教育主管部门牵头,以学科为牵引,统筹部分教育、科技、人才计划经费,设立专项引导基金,长期稳定支持高校科教协同平台建设。学校统筹空间资源以及各业务板块经费,集中力量,统筹计划,确保投入力度,保证平台硬件质量水平。

  “还必须要创新机制,建立完善制度,创新运行机制,营造资源共享、交流合作文化。”赵长禄表示,要深化综合改革,建立教学、科研、人才共享机制以及教育人才科技融合成效导向的评价机制,形成促进教育、科技、人才工作深度融合、互促互进、良性循环的长效机制和文化氛围。

  天津大学党委书记杨贤金代表:服务科技创新加强源头供给

  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指出,接续推进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作为国家战略科技力量的重要组成部分,大学应该充分发挥优势,努力成为科技创新的策源地。”全国人大代表、天津大学党委书记杨贤金表示,加快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加快建设科技强国,大学责任重大、使命光荣,有能力也有信心在全面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伟大征程中,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杨贤金代表说,大学是现代科学的发源地,是培育科研人才、创造科研成果的摇篮,在服务国家科技创新、促进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方面具有独特优势。党的十八大以来,大学作为基础研究主力军,产出了一大批重大科技成果,为创新型国家建设作出了重要贡献。在全面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新形势下,进一步加强科技创新源头供给,加快打造原始创新策源地,是当前国之所需,是未来发展所趋,也是大学使命所在。

  把大学打造成科技创新策源地,首先要营造良好的创新生态。杨贤金代表认为,人才是创新的主体,是推动科技创新的核心驱动力。要充分激发这些高水平科技人才队伍和后备力量的创新能力与活力,大力推进育人模式改革,以科技创新为引领,构建符合科技创新规律和人才成长规律的人才培养机制;要深化科研体制机制改革,破解机制束缚难题,深入推进科研管理“放管服”改革;建立科学合理的科研考核评价机制,形成并实施有利于科技人才潜心研究和创新的评价制度;完善科技成果转化机制,激发科研人员创新活力。

  强化有组织的科学研究,是大学成为科技创新策源地的重要路径。杨贤金代表说,随着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加速演进,大平台、大团队、大设施在科学研究中的作用逐步加强。“作为科技创新的前沿阵地,大学应该集聚力量、集中资源,开展原创性引领性科技攻关。要服务‘国之大者’,坚持‘为党分忧、为国担当’;要聚焦国家重大战略需求,围绕‘四个面向’,主动对接国家战略目标、战略任务;要瞄准国家急需的‘卡脖子’技术难题,建设大平台、组织大团队开展集成攻关;要高标准建设国家实验室和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锻造‘大国重器’。”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加强基础研究,是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的迫切要求,是建设世界科技强国的必由之路。”杨贤金代表说,基础研究在历次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中都发挥着先导作用。“欲流之远者,必浚其泉源”,我国面临的很多“卡脖子”问题,都要在基础研究上找解决方法。“大学有丰富的基础学科资源,深厚的研究底蕴,完善的专业人才培养体系,在开展基础研究方面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他认为,在基础研究上寻求突破,一方面要先做好前瞻性、战略性、系统性布局,把握科技发展趋势和国家战略需求,找准“空白点”,下好“先手棋”,实现更多“从0到1”的突破;另一方面也要鼓励自由探索,要尊重科学研究灵感瞬间性、方式随意性、路径不确定性的特点,建立科学的评价体系,鼓励科技工作者“勇闯无人区”,不断认识新事物、揭示新规律。

  积极推动学科交叉融合,是大学打造科技创新策源地的重要一环。杨贤金代表认为,大学要紧密对接国家重大战略和行业产业发展需求,锚定科技发展前沿,超前布局培育新的学科增长点,助力前瞻性、开创性、探索性的基础研究。充分发挥学科交叉融合“催化剂”作用,建设更多原始创新的策源地,将学科交叉融合优势转化为复合型高水平人才的培养优势。

  哈工大校长韩杰才代表:瞄准科研链条“起始端”,把基础研究“冷板凳”坐热

  基础研究处于从研究到应用、再到生产的科研链条起始端。当前,基础研究转化周期明显缩短,国际科技竞争向基础前沿前移,迫切需要我们加强基础研究,从源头和底层解决关键技术问题。

  全国人大代表,中国科学院院士、哈尔滨工业大学校长韩杰才表示,高水平研究型大学作为基础研究主力军,重任在肩。应当始终坚持“四个面向”,在国家统筹基础研究前瞻性、战略性、系统性布局中找准角色定位、发挥特色优势,进一步明确“主力军”作用发挥的行动路径,以过硬担当为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作出贡献。

  韩杰才介绍,多年来,哈尔滨工业大学深刻把握国家重大急需,瞄准世界科技前沿,聚焦科研链条“起始端”系统谋划、破立并举,以重大工程实践为基本依托,以基础学科建设为源头活水,以人才多元评价为重要保障的基础研究布局,持续贯通从基础研究到重器打造链条,为发挥好航天第一校“尖兵”作用持续夯基垒台、积厚成势。

  比如,学校鼓励支持自由探索,重点面向40岁以下青年教师实施“0-1原创探索计划”,前瞻布局引领未来的主要学科领域方向;优化队伍组织模式,围绕业绩突出、具有较大发展潜力的青年学者布局建设青年科学家工作室,给予长期稳定的支持和充分的自主权;增强重大科研平台支撑,围绕航天等领域基础前沿问题,从“十二五”就开始谋划建设的我国航天领域首个、东北地区首个国家大科学工程已进入试运行阶段,为解决重大基础研究问题提供有力支撑。

  “现在很多年轻人很容易把引用字数多、出文章快的热点问题当作基础研究问题,但两者并不一致。研究和攻关搞突击,实际上相应的基础研究还没突破,出来的结果只能是照葫芦画瓢。”在韩杰才看来,面向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特别是基础研究转化周期明显缩短、国际科技竞争向基础前沿前移,高水平研究型大学更需不断改革创新,为国家开辟发展新领域新赛道、塑造发展新动能新优势。为此,他提出三点建议。

  一是要强问题牵引。高校科研工作者要始终以国家重大需求为导向,把需求和基础研究结合起来,同时认识清楚什么是基础研究,什么才是基础研究的真问题。要统筹遵循科学发展规律提出的前沿问题和重大应用研究中抽象出的理论问题,着力完善从重大工程实践中凝练科学问题的工作机制,全面加强从源头和底层把握科学机理、解决“卡脖子”问题的能力。

  二是要强攻关定力。基础研究成果的取得不可能一蹴而就,需要坐几年、十几年甚至几十年的“冷板凳”。要弘扬哈工大人敢于斗争、“十年磨一剑”的优良传统,引领激励青年科技工作者持之以恒坐稳“冷板凳”、心无旁骛打好“持久战”,一门心思、一鼓作气将攻坚克难进行到底。

  三是要强条件支撑。升级实施“0-1原创探索计划”,加大原创前沿探索基金支持力度,完善基础研究人才差异化评价和长周期支持机制,建强以大科学工程为代表的重大基础科研平台,全方位发力把“冷板凳”坐热。

  复旦大学校长金力代表:真正的原始创新来自基础研究

  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提出“支持基础研究和应用基础研究”。全国人大代表、中国科学院院士、复旦大学校长金力表示,随着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突飞猛进、科研范式发生深刻变革,基础研究、应用研究的线性接续关系已被逐步打破,对基础研究的认识,已成为制约基础研究发展的重要因素。

  近年来,党和国家围绕基础研究,在科研、育人等方面不断凝聚共识,出台各类支持举措。在金力代表看来,基础研究通过解决科学问题,可能催生重大技术和应用;应用研究往往会触发重大的科学问题突破,进而可能从不同应用范例中归纳共性规律。

  “我国在集成电路、人工智能等领域面临的‘卡脖子’问题,根本上是因为起引领支撑作用的基础研究还不足、核心科学问题有待进一步解决。一些目标面向世界科技前沿的基础研究,实际上并没有足够聚焦核心科学问题,而是在别人的框架下做跟踪型、验证型研究,无法转化为未来在该领域的自主突破和技术优势。一些面向应用导向的基础研究还没有真正围绕应用需求,解决不了实践问题。”谈及基础研究,金力代表说,“真正的原始创新来自基础研究,要夯实科技自立自强根基,实现全面超越,就要在自己家的院子种自己的树,这样才能源源不断结出自己的果子。”

  金力代表强调,高水平研究型大学是基础研究的主力军、发动机、策源地。创建中国特色世界顶尖大学的任务,具体到科技创新,就是应扛起“切实加强基础研究、夯实科技自立自强根基”的重任。基础学科强基固本,是高校建好学科体系的重中之重,是孵化“从0到1”原创性成果的第一原动力。

  在金力代表看来,随着中国科技的进步,高校和科研机构的条件越来越好,解决问题的能力越来越强,但是提出好问题的能力还远远不够,“我们要以‘提出好问题,解决好问题’为导向,在教师评价、学科建设等方面予以倾斜,鼓励研究者更多地投入原始创新”。

  “比如现在常说的‘揭榜挂帅’,不光要解决‘谁来揭榜’的问题,首先要解决‘榜从哪里来’的问题,凝练高水平基础科学问题,引导大家做真正好的研究,才能持续提升基础研究整体效能。”金力代表介绍,2022年年底,复旦大学根据最新一轮一流学科编制方案,建设了首批20个学科学术发展中心,试图打造以学术共同体为单位的学科议事机制,为教师们搭建交流合作的平台,构建“融合创新”的长效机制。在上海市科委的支持下,复旦大学新近设立了“基础研究特区计划”,将通过项目资助管理模式与配套机制体制的创新,持续稳定支持具有探索精神和发展潜力的青年人才挑战最前沿的科学问题,探索交叉融合领域,冲击国际顶尖重大科学问题,营造鼓励潜心研究、长期攻关的科研环境。

  在基础研究人才培养方面,金力代表说:“全力培养具有探索精神和原创能力的拔尖创新人才,加速形成以我为主且具有全球竞争力的开放创新生态,有力服务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建设,我们责无旁贷。”

  同济大学党委书记方守恩委员:试点建设科技高中,扩大“强基”计划招生规模

  全国政协委员、同济大学党委书记方守恩提出,在我国创新教育推进中,尚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一是高等教育与基础教育的拔尖创新人才培养体系连贯性欠佳。高等教育和基础教育自成系统,缺少经常性的培养方案、教材等的协调。

  二是中国各学段的学校教育创新素养和创新能力培养方面尚未形成生态链。基础教育应试导向严重,重知识灌输轻问题探究,高等教育偏重于技术应用,创新能力不足问题积重难返。

  三是创新生态系统及相关利益群体的共同参与不足。全社会在政策、机制甚至认识层面还未形成有利于创新教育的合力。

  为此,方守恩建议:

  一、加强政府引导,在大中小各学段贯通推进创新教育模式。从小培养学生提问、讨论、合作解决问题等创新习惯。通过培养学生围绕一个问题或项目,运用多学科知识提高创造性解决问题的能力,从而造就拥有科学素养和批判性思维的创新人才。学校之间构建起良好的学校教育生态链,保持创新教育的课程内容、教学时间等连贯性。

  二、试点建设科技高中,探索大学与高中教育相衔接的新型人才贯通培养模式,超常规培养拔尖创新人才。在教育基础条件比较好的区域,选拔对基础学科有志趣、有天赋、有潜力的高中生学习相关专业与学科,甚至先修部分大学课程。培养思考与解决问题能力、探索学习能力、科技实践能力、创意革新能力,加强学生的科学素养和创新能力。

  三、在大学强化创新教育和学科交叉,实施本硕博贯通培养。建议扩大“强基”计划招生规模,将创新教育与“强基”和“拔尖”计划相结合。以政策引导高水平研究型大学加强本硕博贯通,支持高校探索学科交叉与交叉学科的体制机制,建设跨学科研究生培养方案、课程体系、学生的学习成果评价方案等。

  四、在推进过程中,除政府、学校外,企业界、社区及家庭等相关利益群体的共同参与同样重要。要基于地区特色建立创新生态系统,打造实践社区,并吸纳各种社会力量参与项目运作,特别是要正确引导企业积极参与教育改革,为创新教育提供多维度支撑

  南京大学校长吕建代表:进一步优化基础学科人才培养结构布局,完善人才培养机制

  “我国一直高度重视基础学科人才培养,为有志趣、有天赋、有潜力的基础学科人才搭建了成长平台。”全国人大代表、南京大学校长吕建说。但面对新时代新挑战,吕建表示,还需进一步优化基础学科人才培养的结构布局,完善新兴学科、交叉学科专业人才培养机制。

  吕建指出,一方面,我国高校在高层次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的规模和质量,特别是在培养大师、战略科学家、一流科技领军人才等方面,与国家重大战略需求还存在较大差距。另一方面,学科专业的设置存在固化、细化等倾向,不利于学科交叉融合和复合型人才培养;高校的人才培养目标类型、课程体系、学科专业组织结构,难以适应社会经济发展对人才的多样化需求;新设学科、专业的周期相对较长,难以及时回应知识创新和经济社会发展的迫切需求;学位制度的设计上,对复合型人才培养的支持还要进一步加强。

  为此,吕建提出三方面建议:

  第一,进一步加强拔尖创新人才培养顶层设计,探索招生培养联动改革。适当扩大“强基计划”学科范围,把满足国家长期战略的专业(如地质、地理、大气、环境、天文等)和满足国家重大战略需求的专业(如集成电路、新能源等),也逐步纳入“强基计划”实施范围,并适度扩大招生规模;进一步研究制定相关的选材、鉴才与退出的机制和途径,更加突出和契合拔尖创新人才培养定位。

  第二,进一步促进学科专业融合发展,探索培养“本研贯通”新路径。建议国家层面要对学科专业融合发展进行系统规划,在部分高水平“双一流”高校设立试点基地,提供有针对性的政策倾斜和资源支持,鼓励探索多样化的“学科-专业”融合发展路径,系统设计不同学科专业的“本研贯通”一体化人才培养方案,探索构建长周期培养体系和机制。树立学科建设和专业建设并重的理念,建立学科建设与专业建设互动的导向机制,打造本科专业知识和研究生学科知识一体化建设的多学科交叉人才培养模式,将科研与教学、学科建设与专业建设间的关系由离散式变为聚合式,相互促进和支撑,真正实现“科教融汇”。

  第三,进一步完善学位制度落实细则,加强对交叉复合人才培养的支持。一方面,教育部在本科专业设置调整工作中,可以引导高校用好学科交叉融合的“催化剂”,推进新工科、新医科、新农科、新文科建设,增设文理、理工、医工等交叉融合的新专业;另一方面,继续推动“放管服”改革,进一步扩大高校办学自主权,允许学士学位授权自主审核工作,推动复合型人才培养和优质资源共享。

  兰州大学校长严纯华代表:构建中西部科技创新骨干网络

  全国人大代表、中国科学院院士、兰州大学校长严纯华表示,科技创新是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重要引擎,更是解决区域发展不平衡不充分、引领高质量发展的核心动力。

  新时代以来,党和国家深入推进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引领创新资源不断汇聚、创新能力逐步提升、创新成果高效转化、创新氛围日趋浓厚,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效能更加彰显。但从整体上看,科技创新实力在东中西部的空间分布上仍有较大差距。

  这是一个客观的现实,也是必须改变的现状。

  严纯华代表建议在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改革、基础学科研究中心布局等工作中,能够充分体现促进区域协调发展的战略布局,着力构建区域分布合理、特色优势鲜明的科技创新骨干网络。

  在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大科技项目等实施中,特别是在有关气候变化、能源安全、生物安全、核科学与技术、草地农业等与区域区位要素紧密相关的重大项目实施中,能够更多地给高校、科研院所和创新企业压担子、交任务,促进提升区域创新体系整体效能,进而带动全国整体发展。

  华中科技大学校长尤政代表:创新融合式人才培养模式

  全国人大代表、中国工程院院士、华中科技大学校长尤政表示,中国高校肩负着培养基础学科拔尖人才和卓越工程师的重任,但二者培养模式和路径不尽相同,前者需要科教结合,后者则主要通过产教融合方式培养。

  我们应进一步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把基础学科拔尖人才和卓越工程师培养模式结合,形成融合式人才培养模式。

  为此,尤政代表建议在基础学科拔尖人才培养方面,厚植专业基础;对当下急需解决的复杂工程问题,加大相关卓越工程师的培养力度。将学生的创新能力与工程实践相结合,最终将其培养成为卓越工程师。

  此外,要做好制度衔接,建立有组织的拔尖创新人才培养体系。建立完备的创新链条,发挥高校、科研院所、企业各自的优势,尤其是切实发挥企业技术创新主体作用,制定更有利于产教融合的考核评价指标,充实卓越工程师的产业导师队伍,不断深化卓越工程师培养模式。

  同时,探索评价体系改革,不断改进评价导向,摒弃用一套标准培养两类人才的观念与做法。合理设置人才培养的考核评价指标,统筹解决好近期问题导向与长期目标导向的考核指标体系的匹配问题。

  西北工业大学党委书记李言荣代表:有组织科研关键在于培养“总师”型人才

  近年来,随着有组织科研成为我国重要的科研组织模式,如何将该模式在国内高校加以有效应用,成为公众关注的话题。全国人大代表、中国工程院院士、西北工业大学党委书记李言荣表示,作为大国科研的重要范式,有组织科研对于我国科技自立自强有着特殊意义,也是当前国内高校必须要走的一条路。不过,对于不同类型、不同领域的研究,有组织科研的侧重点也有所不同。

  在他看来,对于以国家重大任务为导向的科研项目,科研的组织性是十分重要的。而对于基础领域的研究,所谓“有组织”主要应体现在以兴趣为导向,将不同学科和专业背景的研究人员集合起来,形成学术共同体。

  李言荣强调,在有组织科研中,当面向重大型号、系统级科研任务时,各层次、各子系统的分工协作极为重要,这就需要一种“总师文化”。

  “所谓‘总师’,可以理解为是既具有足够强的个人科研能力,又具有一定的国际视野和战略高度,更重要的是,还具有相当组织能力的科技领军人物。”李言荣说,这类人才可以将一个大团队有效凝聚在自己周边,形成战斗力。

  今年全国两会开幕前夕,李言荣从四川大学调任西北工业大学工作。虽然履职时间不长,但西工大在长期的人才培养中形成的“总师文化”育人氛围,已经给他留下了深刻印象。

  “这种文化的形成给高校人才培养提出了一个重大命题。”在他看来,有组织科研的关键,可以说就在于“总师”型人才的培养,而作为高层次人才培养的主阵地,为有组织科研提供此类“总师”型人才的雏形是高校,尤其是工科类高校的重要责任。但在现有高教体制下,如何更早发现具有相关潜质的人才,为这类人才提供适合生长的土壤,仍需要高校以及有关部门做进一步的探索。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校长王焰新代表:促进科技评价更科学更合理

  全国人大代表、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地质大学(武汉)校长王焰新表示,我国科技评价改革正稳步推进,但改革的协调性、系统性还不够。

  王焰新代表建议从优化评价方式、坚持分类评价、大力推进成果转化和完善科研人才激励机制四方面深化改革。摒弃以论文数量为主要指标的评价机制,探索多种评价方式相结合,推行代表性成果评价、探索长周期评价、完善同行评价、推行第三方评价等。

  具体而言,从奖励项目逐渐向奖励个人转变,适当增加对个人的奖励数量;完善以科研需求为导向的人才集聚机制,简化人才招引流程;积极探索物质激励、精神激励等多元模式;明确知识产权等无形资产的激励机制,更好激发科研人员积极性、创造性。

  同时,王焰新代表建议,建立链接各类创新要素的科技成果转化中心,打造全生态、全要素闭环科技成果转化服务体系。

  郑州大学校长李蓬代表:担当教育创新使命,助力“科技自立自强”

  “我们将牢记习近平总书记参加江苏代表团审议时提出的,‘坚持四个面向,服务创新驱动战略’,主动担当高等教育的创新职责使命,以一流的办学成效支撑和助力‘科技自立自强’。”3月6日,全国人大代表、中国科学院院士、郑州大学校长李蓬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

  习近平总书记参加江苏代表团审议时提出的“坚持四个面向,服务创新驱动战略”让李蓬深受鼓舞。李蓬表示,郑州大学将通过体制机制创新,建设高水平研究型大学,打造国家科技创新和人才培养高地,主动担当高等教育的创新职责使命,以一流的办学成效支撑和助力“科技自立自强”,助力现代化国家与河南建设。

  在李蓬看来,“创新”至少体现在三个方面:创新学科建设体制机制,超越大而全的规模化发展路径,秉持“人无我有、人有我强、人强我优”的发展理念,集中资源优中选优、推陈出“新”,探索建设基础学科中心和前沿交叉学科中心,推动基础学科迭代、优势学科跃升、特色学科创优、新兴学科掐尖,形成一流大学学科建设新体系;创新一流人才培养机制,按照“价值塑造、能力培养、知识传授”三位一体人才培养理念,遵循人才成长的规律,将教育链、人才链、创新链、产业链进行全链条有机衔接,建设高质量人才培养新体系;创新一流成果产出机制,积极融入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以国家重大战略需求为牵引,加强基础研究前瞻性、战略性、系统性布局,有计划地部署建设一批创新研究平台,开展有组织科研,推动成果转化,争取成为基础研究的主力军和重大科技突破的生力军,产出一流创新成果。

  围绕打造国家科技创新和人才培养高地,李蓬表示,目前,包括河南在内的中西部省份多面临人才流失的困境,希望从国家层面出台政策与制度,对人才流向加以引导。她建议优化高端平台布局,比如依托正在打造的7个省实验室建设,锚定国家重点实验室、国家实验室等建设目标,与科技部、教育部相关部委及中科院系统建立联合共建机制与会商机制,最大程度用好国家政策红利与区域资源优势,打造基于区域资源特色与优势的战略科技力量,以平台留住人、用好人、育新人;同时,建议创新“全时引进”模式,在人事关系、社会保障等方面破除体制障碍,打通地域界限,做到不唯身份引进人才、不拘形式借用人才、不求所有使用人才,变“人才流量”为“知识流量”;另外,建议加大科研项目支持,相关部委加强对中西部省份设立联合基金的资助力度,提升中西部地区人才的创新能力。

  首都师范大学校长方复全代表:解决科学问题需不断试错

  全国人大代表、中国科学院院士、首都师范大学校长方复全表示,基础研究是“从0到1”重大原始创新的根基。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助推我国经济与社会面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当前,我国科技工作面临重大挑战,芯片、“双碳”、生物育种等关键领域还存在诸多“卡脖子”问题,基础研究实力距离世界科技强国还有不小差距。

  基础研究具有鲜明特点。首先,做好基础研究要善于提出好问题。这些问题既有在学科发展中产生的,也有在应用研究和学科交叉中凝练的,有价值的好问题一定是高度原创且有影响力的。其次,基础研究普遍周期较长,突破点往往不可预测,解决科学问题需要花大力气、找好方法、不断试错,有时还需要研究范式的变革。

  对此,我们要从四方面下功夫:一是加紧前瞻布局,围绕信息科学、物质科学、合成生物学等激发重大科学问题的领域组织大团队开展系统性研究;二是完善重大科技项目部署,加强基础设施建设,为基础研究提供高水平平台;三是重视高校基础研究主力军作用,保持对基础学科的持续稳定投入;四是重视青年人才培养,切实解决评价机制问题,鼓励年轻人瞄准大问题,沉下心围绕重点方向开展长期研究。

  扬州大学校长丁建宁代表:加强基础学科青年人才培养

  “培养基础学科拔尖人才是建设高等教育强国的重大战略任务,是培养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力量的重大战略任务。”全国人大代表、扬州大学校长丁建宁说,因此,我们要加强基础学科青年人才培养,建立拔尖学生培养基地,创新拔尖人才培养模式。

  近年来,在基础学科青年人才培养方面,扬州大学制定出台“拔尖计划2.0”总体工作方案,开展了诸多有益探索。

  结合工作实践和调研思考,丁建宁认为,在基础学科青年人才培养中,一要完善专业分类建设体系,推动拔尖计划内涵式发展。大力推进本科专业品牌化建设,强化专业内涵建设,聚焦“四新”建设,推动专业改造升级,践行“四个回归”,推进本科专业高质量发展。近年来,扬州大学不断完善专业动态调整和优化机制,推进本科教学质量进一步提升,为拔尖人才培养提供了专业基础。

  二要完善创新创业实践教育体系,促进拔尖学生多元化成长。发挥高校学科和专业优势,汇聚校内外优质创新创业教育资源,培养学生创新创业精神和能力。近年来,扬州大学发挥综合性大学优势,整合多方资源,着力构建形成了“校内资源有序联合、校地校企深度联合、第一第二课堂有效联动”“创新创业双创融汇、专业创业相互融合、学科交叉渗透融通”的“三联三融”创新创业实践教育体系。

  三要完善学科交叉培养模式,保障拔尖学生宽基础成才。要打破学科壁垒,促进学科集群深度融合,创新组织形式,实施课程改革,强化协同培养。近年来,扬州大学依托“张謇书院”再构管理组织形式、教学组织形式、学术组织形式,探索建立面向未来拔尖人才所需的跨学科课程体系,推进农科教结合、产学研协同、校地企融合协同育人,打造优势互补、项目共建、成果共享、利益共赢的拔尖人才培养实践平台。

  南通大学校长施卫东委员:加强校企合作,推动现代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

  “我将倍加珍惜这次履职机会,把责任扛在肩上,把事业放在心上,真正地做到沉下身子、迈开步子、开动脑子,努力展现新时代政协委员的担当和作为。”今年,南通大学校长施卫东再次成为全国政协委员,过去五年履职期间,他将教书育人的职业要求与参政议政的政治职责相结合,交出了满满的“成绩单”。今年全国两会,他再次聚焦科技、教育、经济、医疗等多个社会领域,带来了21个提案,3个社情民意信息。

  “我国是制造业大国,制造业是实体经济的主体。实践证明,职业教育是推动产业升级、区域发展的重要力量。”施卫东委员说。职业教育是国民教育体系和人力资源开发的重要组成部分,肩负着培养多样化人才、传承技术技能、促进就业创业的重要职责。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中,职业教育前途广阔、大有可为。

  施卫东在调研中发现了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比如不同层次职业教育办学衔接不佳,校企深度融合不佳,职业教育高质量监督不到位等。虽然强调产教融合,但参与校企合作大中型企业比例过低,教师企业实践流动站极少;院校专业设置与产业分布匹配度低。

  推动现代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就必须更加深刻理解职业教育的价值意义。施卫东委员认为,职业教育与行业产业要加强融合,中、高职、应用本科、行业企业加强协作、相互支撑融合。校企携手要深度融合,学校结合学生拟就业所在地产业分布情况,更新专业设置,合理设置招生人数,校企联合招生强调学生先是员工再是学生,规模企业可设置专人负责与学校对接产教深入融合工作,并将校企合作作为企业考核指标。打造高质量监督机制,全面推动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

  相信通过不断推动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将成就更多“技能改变人生”的精彩故事。

  来源 | 高校科技进展综合整理自:光明日报、科技日报、中国教育报、中国教育新闻网、经济日报、中国电子报、北京人大公众号、北京日报客户端、澎湃新闻、新华日报、华商报等

教育信息化资讯微信二维码

特别声明: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站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联系。

邮箱:gxkj#cernet.com
微信公众号:高校科技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