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永健
10月5日至12日,一年一度的诺贝尔奖将如期而至。就在全世界翘首企盼的时候,汤森路透集团于9月23日公布了其一年一度的基于文献计量的预测,给不断升温的诺贝尔奖热潮平添了一把热火。
整整一年前,汤森路透曾预测其“引文桂冠得主”钱永健将荣获诺贝尔化学奖,果不其然,数日之后,预测成为现实。
2002年到现在,一共有15位“引文桂冠得主”荣获诺贝尔奖。虽然并不总是在预测的当年获奖,这种成功率已经是相当惊人了。
发明这种有些“传奇”色彩的预测方法的不是别人,正是享有“SCI之父”之称的尤金·加菲尔德博士。1955年,加菲尔德博士在美国《科学》杂志上发表《引文索引用于科学》(Citation Indexes for Science: a New Dimension in Documentation through Association of Ideas)一文,系统地提出了用引文索引检索科技文献的新方法,从而打破了分类法和主题法在检索方法中的垄断地位,打开了从引文角度来研究文献及科学发展动态的新领域。
此后,加菲尔德博士和美国著名的科学史专家普莱斯(Derek John de Solla Price)在引文索引的基础上发展了引文分析的技术。引文分析现在已经成为文献计量学,科学计量学用以评价国家科学能力,科学团体和科学家个人的学术水平和影响力,评价核心期刊、核心出版社,分析预测科学发展的动向和趋势等方面的重要方法,而SCI以其严格的期刊遴选原则、高影响力的论文收录及百年的科学引文数据等特点成为引文分析不可或缺的重要工具。
9月12日,在科学网主办的与中国公众的首次见面会上,加菲尔德博士特意提到了使用引文分析预测诺贝尔奖,并指出诺贝尔奖得主或者诺贝尔级别的科学家有一个共性,就是发表文章的篇数可能并不是很多,但是其引文量却是普通科学家引文的30-50倍,这些文章被称为“经典引文”。而每一个诺贝尔奖得主都会发表几篇这样的经典引文——钱永健的“The Green Fluorescent Protein”就被引用高达1987次,他的另一篇题为“A New Generation of CA-2+ Indicators with Greatly Improved Fluorescence Properties”的论文被引用则高达17700次。
特别声明: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站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