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登陆舱与主舱成功分离并在“火星”表面着陆后,“火星-500”试验今天进入一个关键阶段,按照计划,由一名俄罗斯志愿者和一名意大利志愿者组成的第一乘组将于莫斯科时间今天首批模拟登陆“火星”,我国志愿者王跃将作为第二乘组的成员在2月18日模拟登陆“火星”。
据“火星-500”试验中方项目负责人陈善广介绍,载有3名“火星-500”项目志愿者的登陆舱于莫斯科时间2月12日与主舱分离,经过1小时的飞行,成功降落在“火星”表面,之后志愿者在登陆舱内等待出舱时机。
根据俄罗斯生物医学问题研究所公布的计划,这3名志愿者将分组模拟登陆“火星”,开展相关科学研究。在第一乘组结束“火星”登陆模拟后,王跃将与一名俄罗斯志愿者作为第二乘组成员登场,他们将身穿改装的俄罗斯“海鹰”航天服,打开登陆舱气闸,登陆“火星”并在“火星”表面开展作业,届时王跃还将驾驶装有机械臂和摄像头的火星探测车,在“火星”表面采集岩石。
据了解,三次出舱“登陆”任务各有侧重,第一次“登陆”,计划将所有必要的设备从登陆舱内搬到“火星”表面;王跃参与的第二次“登陆”主要是对“火星”表面进行勘察,并获取土壤样本;第三次“登陆”则要模拟突发事件应急处理,其中包括有一位志愿者意外摔倒导致手部受伤,另一名志愿者必须对他进行照料,并帮助他站立和走到登陆舱。
按计划,三次出舱“登陆”任务将在莫斯科当地时间2月22日完成,2月23日登陆舱将载着3名志愿者从“火星”表面起飞,脱离“火星”表面进入“环火星”轨道飞行,2月24日与主舱对接。之后3名志愿者将接受3天的隔离检疫,计划于2月27日打开对接舱门,同主舱另外3名志愿者会合,开始返回地球家园的漫长旅程。
特别声明: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站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