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 中国教育 高校科技 教育信息化 下一代互联网 CERNET 返回首页
墨西哥发现7200万年前的新种恐龙骨骼
2008-03-26 新浪 魏冬

  北京时间3月26日消息,据国外媒体报道,近日,科学家在墨西哥发现一种生活于7200万年前食草类恐龙新物种,其脖颈长有褶皱装饰、头部有巨大三角骨,可能是用于向异性求爱,同时巨大的三角骨可防御掠食者的攻击。

  新物种恐龙骨骼发现地点位于墨西哥戈拉维拉沙漠,该区域现今四处是岩石和仙人掌,但在恐龙时代这里却覆盖着海洋,各种类型的恐龙生活在海岸旁,丛林中性情暴烈的暴龙伺机向猎物发动攻击。古生物学家称,目前已发现该新物种恐龙与三角龙有一定的亲缘关系,三角恐龙是迄今陆地上头部最大的动物。

  目前发现的新物种恐龙体长约23英尺(7米),略小于三角龙,头部却长有3英尺(0.9米)长的三角骨,脖颈的褶皱中还有一些小洞。帮助墨西哥考古学家完成该考古发现的美国犹他州国家历史博物馆馆长斯科特·萨姆佩森称,这种恐龙物命名将于今年底才揭晓。

  这将是墨西哥发现并命名的第二种新恐龙物种,今年2月科学家在同一地区发现鸭嘴龙新物种,并将其命名为Velafrons coahuilensis。研究人员指出,这种头部长三角骨的新物种恐龙很可能用巨大的角骨抵御掠食者的攻击。同时,这种华丽的“头部盔甲”和颈部装饰对于求爱仪式非常重要,巨大的三角骨展现出它们具有猛烈的撞击力,就像羚羊等现今长角动物。

  古生物学家特里·盖特斯说,“其头部三角骨和颈部褶皱也是一种示爱装饰,雌性恐龙很喜欢这个样子。”盖特斯曾与萨姆佩森一起工作,他也是Velafrons coahuilensis恐龙的发现研究人员之一。

  这项恐龙新物种发现有助于进一步揭示白垩纪晚期北美洲西部南端生存的远古恐龙物种。在白垩纪晚期,现今北美洲西部南端被从北极海洋至墨西哥湾的一个大型内陆海分离成两个陆地,所形成的热带环境为众多野生动物提供了完美的栖息地。

教育信息化资讯微信二维码

特别声明: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站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联系。

邮箱:gxkj#cernet.com
微信公众号:高校科技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