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1-04-03 9:18
EP-3 电子情报侦察机是在 P-3 奥立安反潜巡逻机基础上改进的,用于取代洛克希德 EC-121 星座电子情报侦察机。
![]() |
首批 EP-3A 白羊座I 使用 P-3A 改装,去掉尾部的磁异常探测针,安装了一些电子分析装置和附加的雷达天线罩,但还没有安装机腹下的圆形雷达。1969 年,又使用 P-3B 改装了两架 EP-3B,在 1975 年,在 P-3C 基础上又改装了 10 架 EP-3E 白羊座II,原先的两架 EP-3B 也升级到 EP-3E 标准。这 12 架 EP-3E 都交付到部署在关岛的 VQ-1 特种航空侦察中队和西班牙洛塔航空站的 VQ-2 特种航空侦察中队。日本川崎也用 P-3C 改装成 EP-3 装备日本海上自卫队。
![]() |
EP-3E 与原来的 P-3C 相比,机上的反潜设备统统拆除,取而代之的是分析雷达信号的电子设备安装在 EP-3E 飞机上新型电干设备包括:联合技术实验室的 ALQ-110 信号收集系统、 ALD-8 无线电方向探测器、ALR-52 自动频率测量接收机、ALR-60 多路无线电通讯录音装置。
![]() |
EP-3 去除了 P-3 的尾部磁异常探测针,机背上、下各有 1 个长方形黑色天线罩,EP-3E 的舷窗不多,难以看出里面竟有 24 个人
在外观上 EP-3E 飞机和 P-3 飞机的不同之处是前机身下有 1 个圆形雷达罩,机身上、下各有 1 个长方形黑色天线罩。这些飞机的任务是搜集、储存和分析由雷达和无线电设备发出的信号。美国海军 VQ-1 特种航空侦察中队的 EP-3E 经常从日本起飞,沿我国海岸线飞行,搜集我国防空雷达和通讯系统的电磁波频率、信号特征,获得这些情报后,便可以利用在识别、干扰、破译等用途中。这一次的相撞事故并非是偶然发生的。
![]() |
EP-3E 机腹下的圆形雷达罩特别醒目
EP-3E 乘员 24 名,典型情况下,EP-3E 有 3 个飞行员(EP-3E 长达 12 小时的滞空时间需要两组飞行员换班),1 换班),1 换班),1 换班),1 换班),1 个领航员,3 名战术评估人员和 1 个飞行工程师。剩余的人员是电子战装备操作员,技术专家和机械师。
EP-3E 内部
![]() |
EP-3E 的电子战人员由有以下几部分组成:
电子战任务指挥官 Electronic Warfare Mission Commander (EWMC)
电子战机长 Electronic Warfare Aircraft Commander (EWAC)
资深电子战评估员 Senior Electronic Warfare Tactical Evaluator (SEVAL)
电子战操作员。 Electronic Warfare Operator (EWOP)
技术参数:
![]() |
EP-3E 三面图
4 台艾利逊 T56-A-15 涡轮螺旋桨发动机,每台功率 3,661Kw;机长 35.61m、机高 10.27m、翼展 30.38m;最大起飞重量 64,410Kg;最大时速 701Km/h @ 4,570m;巡航速度 333Km/h。

特别声明: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站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联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