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 中国教育 高校科技 教育信息化 下一代互联网 CERNET 返回首页
研究显示计算机病毒等正成为金融犯罪工具
2005-03-22 陈勇

  著名信息技术安全公司赛门铁克日前发表报告说,最近发现的计算机安全威胁中,有一半以上是以个人信息为目标,这显示出病毒、蠕虫、木马程序等的编写者们,已更多地以“赚钱”为目标,将计算机病毒等作为金融犯罪的工具。

  赛门铁克公司当天发布了半年一度的《因特网安全威胁报告》。报告显示,这家公司2004年下半年发现的50个威胁最严重的恶意代码中,有27个是用于窃取用户个人信息的,而2003年同期只有18个。报告说,如今更多的病毒、蠕虫和木马程序是以计算机缓存里的用户个人信息为目标,试图窃取用户信用卡号码、银行密码等,这被称为“认证盗窃”。今年这一趋势可能更加严重。 

   研究人员认为,以前的病毒编写者,在某种程度上把编写恶意程序等当作自己知识和技能的标志,意在获得“名声”,而现在的病毒编写者意在窃取金钱。

  报告指出,“钓鱼”式攻击也演变成金融犯罪的工具。“钓鱼”式攻击是指大量发送虚假的电子邮件,或伪造与官方机构和公司网站很相似的假网站,诱使用户填写信用卡号码、银行密码等个人信息。赛门铁克公司说,它仅在去年12月底一周就拦截了3300万次“钓鱼”式攻击,而7月份1个月只有900万次,半年之中增长了366%。该公司预计,“钓鱼”式攻击将是今年严重的计算机安全问题之一。

  研究报告列出的主要信息技术安全威胁还包括:通过攻击公开网页窃取个人信息的趋势有增无减;“视窗”操作系统的32位程序安全漏洞已威胁企业和个人的信息安全;计算机系统中能被远程操纵的安全漏洞增多,助长了网络攻击。

  展望2005年,赛门铁克公司认为有几个趋势值得重视。首先是“僵尸”程序的威胁性会上升,“僵尸”是指一种利用植入代理程序以远程控制他人电脑的恶意攻击方式,它可能成为金融犯罪的新工具。其次,针对手机、个人数字助理等移动设备的病毒,无论是数量还是威胁性都会增加。第三,借助网页上嵌入的音频、视频或图片文件进行的攻击会增加。此外,与间谍软件、弹出式广告软件相关的安全威胁会更加严重。

教育信息化资讯微信二维码

特别声明: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站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联系。

邮箱:gxkj#cernet.com
微信公众号:高校科技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