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 中国教育 高校科技 教育信息化 下一代互联网 CERNET 返回首页
黄斑变性成致盲第一杀手:警惕吸烟伤害眼睛
2012-07-31 中国科技网

  在眼科医生的口头禅中,致盲的疾病有“一白一青一黄一红”的概括。具体是指白内障、青光眼、黄斑变性和血管性眼病。医学上,对于白内障、青光眼和血管性眼病均已经有了应对之策,唯独对于黄斑变性仍缺少治疗方法。

  而我国一项调查表明,中国50岁以上老年人中黄斑变性的患病率高达15.5%,70岁以上患病率达到20.2%,即50岁以上老年人中约每7人就有1人是黄斑变性患者。

  黄斑虽小作用大

  黄斑是眼睛视网膜中最重要的部位,它占的位置很小,但作用十分重要。

  “黄斑主要是起到精细视觉的作用,区别各种各样的颜色。”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同仁医院副院长、眼科首席专家王宁利教授在接受科技日报记者采访时解释说:“由黄斑色素组成的黄斑区负责精细视觉和色觉,是视网膜中最薄、最易受损的地方。”

  所谓黄斑变性就是黄斑的区域出现了病理性改变。

  王宁利教授介绍,黄斑变性是由于黄斑退化引起的一种常见眼科疾病,其早期通常伴有视力下降症状,晚期则表现为中心视力丧失(视野中心出现暗点)以及视物模糊或变形。

  黄斑有问题,人的视力就会急剧下降。黄斑变性可以由很多原因引起,最常见的第一类与年龄相关,就是老年性黄斑变性;第二类是因高度近视,即病理性近视引起的黄斑变性。

  虽然黄斑变性是第一致盲“杀手”,但绝大多数人对它都不认识。一项国际性的调查显示,在接受调查的成年人中,只有2%认为它是50岁以上人群中致盲的主要原因,82%的受调查者不清楚什么是黄斑变性。

  因此,王宁利教授建议,55岁以上人群每年一次的眼底检查必不可少。

  吸烟伤肺也伤眼

  老年性黄斑变性病因尚未确定,可能与遗传、慢性光损害、营养障碍、中毒、免疫性疾病、心血管系统及呼吸系统等全身性疾病等有关,也可能是多种因素复合作用的结果。

  王宁利教授透露,目前有几个引起疾病的危险因素已得到证实:一是年龄,年龄越大患病的可能性越大;此外就是性别,研究表明女性可能患病的倾向是男性的2倍。还有高血压或心血管疾病,有家族史,糖尿病,肥胖,抽烟和饮酒,以及浅色素虹膜,远视,白内障的患者更易患病。

  “另外,个人长期不良行为也会导致老年性黄斑变性。”王宁利强调,吸烟绝对是排在致病因素榜前列的“危险分子”。

  基于美国老年黄斑变性导致175万人失明的事实,美国加利福尼亚大学洛杉矶分校的研究者在2000名年龄在78—83岁妇女的眼底中寻找老年黄斑变性的信号后发现,与不吸烟者相比,同年龄吸烟者发生老年黄斑变性的比例要高11%;80岁以上患老年黄斑变性的吸烟者是不吸烟者的5.5倍。

  一些眼科专家还发现,经济发达地区的发病率明显高于经济不发达地区,其原因可能与饮食结构、生活习惯有关,城市人群较常见的高血压、高血脂等“富贵病”,也可能是黄斑变性的重要致病原因。

  “特别要强调一下防晒对于保护眼睛的重要意义,日晒过多过猛不仅会滋生皮肤癌,特定的波长过度照射眼睛还会诱使病变发生。建议在户外工作的人群一定要多使用墨镜、阳伞、帽子等防晒工具,日照最强烈的正午时分,最好避免到户外。”王宁利教授提醒道。

  看书有黑影或提醒已患病

  北京医院眼科主任戴虹教授介绍,黄斑变性是一种退行性眼底黄斑部疾病,可导致不可逆的中心视力下降及丧失,是发达国家50岁以上人群中致盲的主要原因。

  戴虹教授指出,黄斑变性又分为干性和湿性两类,其中,湿性黄斑变性是几乎90%的视力严重丧失(视力为20/200或更差)的黄斑变性患者的主要原因。研究表明,大多数湿性黄斑变性患者在疾病开始的3个月里会经历视力急剧下降,如果得不到及时规范化的治疗,2年内85.1%的患者视力将降至法律盲。阅读、驾驶、洗衣做饭等基本日常生活将受严重影响。

  “老年性黄斑变性十分狡猾,很多患者在早期不会出现任何症状,对视力的影响也不大,只有少数病人会发现自己视物模糊、视物变形或阅读困难。”戴虹教授解释说,当病程进展到一定阶段,才会自觉中心视力减退,甚至下降很严重。有些老年人喜欢看书,想看到那个字恰恰看不到,视野中间出现了黑影,此时很可能已患病多时,如果病灶范围很大,最终就可能引起失明。

教育信息化资讯微信二维码

特别声明: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站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联系。

相关阅读
邮箱:gxkj#cernet.com
微信公众号:高校科技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