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 中国教育 高校科技 教育信息化 下一代互联网 CERNET 返回首页
南洋理工大学设立亚洲首个太阳能燃料实验室
2011-02-11

  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耗资200万元设立亚洲第一个太阳能燃料实验室,并邀请到世界顶尖科学家参与这个计划,希望把新加坡打造为国际研发太阳能燃料的先驱。

  目前一般研发太阳能都是局限在利用太阳能板直接把太阳能转化为电能。这类太阳能电池的实用性有限,只适用于家电,即使用在汽车也相当勉强。

  太阳能燃料实验室希望可以模拟植物的光合作用(photosynthesis),利用太阳能把普通的水进一步分解为氧气和氢气(hydrogen),而氢气本身就是一种非常实用和洁净的燃料。如果研发成功,以后人们只需要用水,就可以开车上路。

  目前的挑战就是要研发最有效、最适当、也最便宜的材料,来代替植物发挥光合作用,提炼氢气燃料。

  南大候任校长兼常务副校长安博迪教授昨天为太阳能燃料实验室主持启用仪式时说:“南大是全球最大的理工大学之一。而目前整个世界文明最大的挑战就是能源的问题。对我来说,南大理所当然要进行这方面的研究,为国家和经济做出贡献。”

  安博迪教授本身也是国际著名的生物化学家。他指出目前的科技需要利用大量的能源才能从清水取得极少量的氢气,因此从商业和实用的角度来看是行不通的。但他有信心南大可以找到解决的方案,因为新的太阳能燃料实验室已经网罗到许多世界知名的科学家和顶尖的专业人才加入研究的团队。

  来自英国伦敦帝国学院的世界知名生物化学家,也是光合作用研究的领军人物巴博教授(Prof James Barber)已经受聘为实验室的研究顾问。其他加入顾问团队的还有瑞士顶尖化学家和太阳能电池专家格雷切尔教授(Prof Michael Gratzel)、美国的弗雷博士(Dr Heinz Frei)和特纳博士(Dr John Turner)。

  巴博教授指出,他们需要的是来自生物化学和材料科学及工程等不同领域的专才集思广益,才能开创出新的局面。当前利用铂(platinum)来分解水以取得氢气的做法太昂贵了,人们宁可使用石油燃料。

  目前他们正在研究以氧化铁(iron oxide)也就是一般的铁锈,以及市面上常见的二氧化钛(titanium dioxide)来取代绿叶进行光合作用,提炼氢气燃料。

  最重要的是,氢气燃料不会像石油燃料那样释放二氧化碳,因此有助于缓解全球暖化和气候变迁的问题。而且氢气燃料也可以用在发电厂和汽车上,比起太阳能电池的使用更为广泛。

教育信息化资讯微信二维码

特别声明: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站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联系。

邮箱:gxkj#cernet.com
微信公众号:高校科技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