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 中国教育 高校科技 教育信息化 下一代互联网 CERNET 返回首页
C9聚首,北大校长这样说
2019-10-21 北京大学

  2019年10月18日-19日,“一流大学建设系列研讨会—2019暨中国大学校长联谊会”在西安举行。

  来自C9联盟高校和香港大学、香港中文大学、香港科技大学共12所高校的代表齐聚一堂,共商中国高等教育未来的发展,共同探索新时代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的建设之路。

  “一流大学建设”系列研讨会掠影

  北京大学校长郝平在大会上,以“更加自信、更加开放,为‘双一流’建设注入新动能”为题作了报告。

  官微今日与读者们一同分享郝平校长的精彩讲话。

更加自信、更加开放

为“双一流”建设注入新动能

----在“一流大学建设”系列研讨会的讲话

北京大学校长 郝 平

(2019年10月18日,西安)

  各位领导、各位同仁、各位朋友:

  下午好!

  “双一流”建设启动以来,北大高度重视,精心筹划,扎实推进,取得了一系列重要进展。去年5月2日,习近平总书记到北京大学考察,对双一流建设取得的成就给予了高度评价,对我校双一流建设工作是极大的鼓舞。下面将一年多来双一流建设的情况向各位同仁汇报一下。

  在科学研究方面,北大在量子材料、新型碳材料、生物医学成像、基因测序、纳光电子、人工智能等前沿技术研究领域建设了一批基础研究特区,重点布局了“临床医学+X”“区域与国别研究”两大领域,成立了“人工智能研究院”等新型研发机构,搭建了“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院”等交叉平台,形成了一批重大成果。

  理工科多项成果入选国家级奖励、年度科学进展和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2016年至2018年底,学校共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奖、国家科技进步奖、国家技术发明奖等国家级奖励14项。其中,梅宏/黄罡团队的“云-端融合的资源反射机制及高效互操作技术”获2018年国家技术发明一等奖。王恩哥/江颖团队、马丁团队等的研究成果入选“中国科学十大进展”;高文团队、彭练矛团队、郭雪峰团队等的研究成果入选“中国高等学校十大科技进展”;程和平团队研究成果入选“中国科学十大进展”、“Nature Methods 2018年度方法”、“中国生命科学十大进展”;等等。

  今年北大在基金委申请到5个重量级的大项目,包括詹启敏、席振峰、方精云三位院士牵头的3个基础科学中心项目和黄如院士、吴凯教授牵头的2个重大科研仪器项目,此外还有4个创新研究群体项目。

  今年以来,我们已经有十多项成果发表在《自然》《科学》《细胞》等刊物上, 包括光力学研究、发展具有时间分辨率的活体蛋白质激活技术、首次实现分米级二维单晶六方氮化硼的制备、首次报道功能成熟细胞在体外长期维持的新方法,突破人肝细胞体外长期培养瓶颈、首次利用单细胞转录组和DNA甲基化组图谱重构人类胚胎着床过程、揭示一种促进被子植物种间遗传隔离的分子机制等,以及结构生物学、钙钛矿太阳能、新型电催化剂等方面的重要进展。

  另外,学校大力推动由发改委和科技部批准的“多模态跨尺度生物医学成像设施”、“激光驱动多束流设施”等大科学设施建设。国家集成电路产教融合创新平台等获得批复。完成“十二五”国家蛋白质科学基础(北京)设施(“凤凰工程”)单体验收和整体主管部门验收。大力培育碳基芯片、激光加速器等具有重大发展潜力的项目。智慧医疗工程与技术、人工智能、分子光谱学三个学科入选北京高校高精尖学科建设名单。

  在人文社科方面,我们成功举办了第24届世界哲学大会、第34届世界艺术史大会、首届和第二届世界马克思主义大会、首届世界汉语研讨会;进一步加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院、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院、区域与国别研究院、中国社会科学调查中心、科学与文化研究院等平台建设。建成了一批高端智库,产生了一系列有针对性、时效性和影响力的智库成果。推动“丝绸之路重大考古发掘与丝路文明传承”、“海上丝绸之路与郑和下西洋”、“一带一路”书院“未来领导者”国际双学位等重大项目。李伯谦教授主编的《中国出土青铜器全集》出版,全书共20卷,收录先秦与汉代青铜器5000余件,其中很多是第一次公布。《马藏》首批成果正式出版发行。与此同时,袁行霈先生主持的《中华文明传播史》项目正式启动,等等。

  医学是北大“双一流”建设的重要内容之一。近年来,我们始终坚持北大医学发展理念,深入实施“临床医学+X”等项目,持续推进校本部与医学部、各大医院的深度融合。我们陆续成立了一批医学领域的新体制研究机构,近期还将成立国际癌症研究院,整合北大与癌症相关的研究资源。近年来,在组织工程半月板研究、糖尿病分型研究、多囊卵巢综合征、中危急性髓系白血病治疗、小分子化合物治疗骨关节炎、建立体外大规模制备人功能成熟细胞的新方法、食管癌精准防治策略、早期骨关节病骨缺损修复的临床研究以及发现类风湿关节炎免疫遗传新特征等方面都取得重要进展。人民医院张建中教授任临床首席专家的国人首创全球新药在中国率先上市;药学院的“将病毒直接转化为活疫苗及治疗性药物”入选2017年中国科学十大进展;北医三院乔杰院士团队和人民医院王建六教授团队荣获2018年度中华医学科技一等奖,等等。

  这些重要成果的取得离不开一支优秀的教师队伍。近年来,我们在师资队伍建设方面,不断深化校内人事体制改革,全面建立以“预聘-长聘制”为核心的教学科研职位分系列管理制度,建立了一套公正、透明和高标准的教师人事体系,完成新的教师聘任、评价、晋升和薪酬体系建设,新老体系并轨有序展开。强化高层次人才的支撑引领作用,培育和引进了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人才。2016年以来,北大共引进教学科研人员392人,引进各类高层次人才数百人。

  在各类人才数量稳步增长的同时,人才的国际声誉也有了显著提高,先后有一大批教师荣获了国内外多种奖项与荣誉。例如,袁行霈当选美国人文与科学院外籍院士;周其凤当选国际纯粹与应用化学联合会(IUPAC)主席;方精云获2019年度美国生态学会惠特克杰出生态学家奖,是国内首位获奖者;田刚当选为新一届国际数学联盟执委会委员;张平文、许晨阳等成为2018年国际数学家大会邀请报告人;许晨阳获拉马努金奖、未来科学大奖和科学突破奖·数学新视野奖,等等。

  在国际交流合作方面,我们发布了国际合作战略。3月,与英国剑桥大学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北京大学-东京大学“东亚研究联合项目”签约;4月,与德国马普学会签署战略合作协议;7月,与法国文理研究大学达成合作意向,双方将共建国际一流的生物医学成像中心。9月,作为第二十次中俄人文交流机制的配套活动,北京大学与莫斯科国立大学牵头在俄罗斯圣彼得堡举办了“中俄综合性大学校长论坛”,两国副总理孙春兰和戈利科娃参加此次活动。此外,还筹备建设北京大学芝加哥中心。同时,我们还和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签署了关于实习生培养的合作协议,这是该国际组织首次与大学签署此类协议。

  今年,我们召开了一系列高水平的国际学术会议。其中,第27届国际爆炸与反应系统动力学会议是该会议创办半个世纪以来,第一次在我国大陆举行,有400多人参加。10月底,我们还将主办2019生殖基因组学大会,谢晓亮院士、乔杰院长将担任大会主席,预计参会人数达800人。

  前不久,我们还与埃及政府初步达成了组建中埃联合考古队的合作意向,这将使考古文博学院的师生有机会参与埃及古老文明的考古发掘工作,对于提升师生的国际视野、促进中埃考古交流是一个重要的契机。

  总书记指出,“高校只有抓住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这个根本任务才能办好,才能办出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

  在人才培养方面,今年上半年,我们召开了本科教育工作会议,明确了2019年为“北京大学本科教育质量提升年”。学校坚持以学生成长为中心,贯彻“德才均备 体魄健全”的育人理念,推进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深度融合,制定出台了《深化本科教学改革实施方案》《教师本科教学工作量核算的指导意见》《本科课程教学质量评估指导意见》等一系列制度文件。启动基础学科“拔尖计划2.0”规划,赋予学生更大选择空间,充分激发其创造潜力。调整课堂规模,50人及以下的课堂数量增加至1700多门,强化了教师的指导力度。目前,已建设了通识教育核心课程58门,开设了整合科学等10余个新型学科和跨学科专业,古典语文学等5个跨学科项目。涌现出一批优秀教学成果和高水平教材。2016年-2018年,学校获得国家级教学成果奖7项,其中一等奖2项。

  研究生教育方面,我们主要围绕“调控规模、优化结构、提升质量”上下功夫,不断完善研究生质量评价保障体系,加强科研诚信和学术道德建设。稳步推进学科动态调整工作,2018年撤销1个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2个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2个硕士学位授权二级学科和2个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类别。支持新增博士生招生计划向重大项目、重点基地倾斜, 使招生与学科发展、科研需求紧密结合,启动了科研项目经费承担博士生培养成本的招生计划。全面推广博士生“申请-审核制”选拔方式。持续推进深化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综合改革。积极推动专业学位跨学科特色项目建立,完善专业学位教育类型及层次。今年,我们的研究生规模得到了一定控制,硕士生比去年减少了399人,博士生比去年增加186人。这是在优化学生结构、提升育人质量上迈出的重要一步。

  近几年,北大人在国际和国内舞台上展示风采、获得多项荣誉。去年,我们的登山队成功登顶珠峰;八位教师校友在2018年巴西国际数学家大会上作邀请报告。上个月,校友朱歆文获2020年度科学突破奖——数学新视野奖。他是继恽之玮、张伟、许晨阳之后,第四位获此奖项的北大数学校友。这也是北大数学“黄金一代”连续第三年在该国际大奖的榜单上镌刻上自己的名字。2019年,我们有9位校友获斯隆研究奖,其中在化学领域有5位本科校友(斯隆研究奖被誉为诺奖风向标,旨在奖励职业生涯早期的杰出青年学者);在第42届国际大学生程序设计竞赛全球总决赛上,北大代表队荣获竞赛金牌。于敏、王选、厉以宁、林毅夫等11位北大人被授予“改革先锋称号”;于敏、屠呦呦等6位北大人获得“共和国勋章”和国家荣誉称号奖章。马寅初、王选等20位北大人被授予“最美奋斗者”荣誉称号。

  各位同仁,各位朋友!

  “创建世界一流大学”目标的提出已经过去三十多年了。早在1986年,丁石孙校长就提出了创建世界一流大学的梦想。1994年,北大就率先提出建设世界一流的社会主义大学总体目标和两步走战略。回看近年来的发展,我体会,有这么几条基本经验:一是“双一流”建设要抓住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根本任务。二是“双一流”建设要面向国家战略,把自身发展融入国家发展。从“两弹一星”到我国第一台每秒运算百万次计算机、第一台原子钟的诞生,从让印刷业彻底告别铅字的汉字激光照排技术的发明到广泛应用于公安刑侦领域的指纹识别技术,从打破“信息孤岛”、人工全合成牛胰岛素结晶、到在试管婴儿研究、稀土串级萃取等领域做出巨大贡献,北大不仅将自身价值体现在学术前沿上,也要体现在服务经济社会发展、推动解决中国的重大现实问题上。三是“双一流”建设要坚持系统思维,持续推进综合改革。北大的综合改革不是不分轻重缓急的均衡改革,更不是单项改革的简单叠加,既要选准改革的主攻方向和突破口,又要在各项改革协同配合中推进学校内涵式发展,不断提升学校办学质量。四是全方位扩大开放,大力实施国际发展战略,以开放促发展。

  在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必须清醒认识到,前进的道路上还存在许多困难与挑战。我们重大影响的新思想、原创科学发现、未来技术还极少;人才培养质量特别是研究生培养质量有待进一步提高;学校规模增长已顶到“天花板”,资源环境容量已达到“饱和点”,资源和校园空间制约仍十分严重。当然,今年我们在资源和校园空间拓展方面已经有了可喜的进展。我们推进吉利校区的建设,同时,密云医学校区也在积极推进之中。

  未来,北大将认真思考并积极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为“双一流”建设注入新动能:

  一是大力加强人才培养工作,落实好本科教育大会精神。要进一步突出本科教学中心地位,夯实人才培养基础,打造更多优质的“金课”;要继续加强本科生班主任和导师制度建设;要继续加大资金投入,鼓励教师把更多的时间精力投入本科教学工作中,提高直接用于学生的人才培养经费投入。

  二是继续把师资人才队伍建设作为重中之重。要构建结构合理的“人才金字塔”体系,实现人才队伍的顶峰高度、整体宽度、基础厚度的协调发展;破除思想观念和体制机制障碍;拓宽引才视野,在全球范围内进行更加广泛的选点布局;要充分发挥院系引才、育才、用才的主体作用,以学科为“靶向”精准引才;要进一步加强对优秀青年人才的支持力度;要在全体教师中大力弘扬脚踏实地、潜心治学的科学精神。

  三是面向世界科技前沿、面向国家重大需求,进一步加强基础研究,进一步促进学科的交叉与融合,聚焦“高精尖”,努力产出有显示度的重大科研成果。学校将落实好科技创新大会精神,继续充分发挥北大基础研究优势,推进解决国家经济发展中“卡脖子”的核心问题,努力争取解决关键核心技术的攻关问题。要进一步推动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发展。推进深度融合和临床医学+X发展。继续积极主动对接服务“一带一路”“军民融合”“京津冀协同发展”“雄安新区”等国家重大战略。主动服务北京“四个中心”建设,带动市属高校学科发展。

  四是进一步加强校园软硬件环境建设。我们会进一步加快推进吉利校区、怀柔校区、昌平校区等的建设工作。进一步完善绩效考核评价机制,摸索建立科学、合理、有效的评价方案;落实国家“放管服”政策,形成潜心研究的科研导向,充分释放创新活力。

  各位同仁,各位朋友!

  大学校长联谊会已经走过了近20个年头,是一个很好的定期交流平台。我很高兴参与其中与各位校长共同探讨我国高等教育发展的重大问题。

  衷心感谢各位领导和同仁长期以来对北大的关心和支持!欢迎大家多到北大交流指导!

  谢谢大家!

  一流大学建设研讨会

  “一流大学建设系列研讨会” 是国家重点建设的首批985工程名校的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复旦大学、浙江大学、南京大学、上海交通大学、西安交通大学、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9所高校(九校联盟,简称“C9”)共同按照国家教育部关于“建设世界一流名校”的指导思想和要求而建立,旨在推动我国一流大学的建设,探讨问题、交流经验,推动校际合作,打造中国教育品牌。

  本次会议聚焦三大主题:一流大学如何引领社会发展、新时代立德树人体制机制建设、双一流评估和持续建设与发展。12所高校代表与会专家学者对新时代高等教育改革和发展提出新思考、新路径。

教育信息化资讯微信二维码

特别声明: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站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联系。

邮箱:gxkj#cernet.com
微信公众号:高校科技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