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1月30日,浙江省科技厅、上海市科委在我国大黄鱼故乡——舟山市共同宣布,由浙江海洋学院、上海交通大学、复旦大学以及上海佰真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等单位联合组成的大黄鱼基因组计划项目组,已圆满完成大黄鱼的全基因组测序、组装和序列图谱绘制,这是我国完成的第二个鱼类基因组序列,也是世界上首个石首鱼科鱼类基因组序列图谱。
会上浙江海洋学院吳常文教授介绍了该项目完成的重要意义,刘赟博士介绍了所获得的大黄鱼全基因组序列的数据和特点。上海交大贺林院士认为,现在困扰养殖大黄鱼产业发展的主要问题,其中包括大黄鱼的耐寒力,抗病力等,以及与之相关的产业链发展。
基因图谱的绘制主要就是针对这些问题来进行的,通过大黄鱼基因组序列的测定和序列图谱的绘制,可以更深入地了解与大黄鱼生产性状如生长、抗病、耐寒等性状的遗传机制,为大黄鱼疾病的治疗、控制以及相关人用生物活性物质和海洋药物的开发奠定基础。
同时贺林院士提出了一个设想:能不能对基因的功能进行分类掌控?比如我们希望吃到鱼肚,就专门生产鱼肚,喜欢吃鱼的身段,就专门生产鱼身段,这类人造出来的鱼肚、鱼身段等有与真实鱼体组织基本一致的结构,口感和口味。贺林院士认为人造鱼并不是不可能,现在干细胞技术已达到了一定的水平,要做到这点,已经不是很科幻了,这一天将会到来。
特别声明: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站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