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 中国教育 高校科技 教育信息化 下一代互联网 CERNET 返回首页
复旦大学参与研发的可调控导电性能电阻丝问世
2011-03-28 科学时报 黄辛 蔡鎏

  常见导线有铁芯、铜芯以及目前被认为导电性能最好的银芯,但无论哪一种,其电导率都是固定不可变的。但这已成为过去,现在,由复旦大学先进材料实验室副研究员周刚与美国亚利桑那州立大学教授Nongjian Tao合作,开发出了一种新型单分子电阻丝,将电阻丝的导电性调控变为可能。该成果日前刊发在《自然—纳米科技》上。

  区别于常见的金属电阻丝,这种单分子电阻丝是由一种新型有机分子ladder-type pentaphenylene制成的,其导电性可变,是源于这种有机分子空间结构的特殊性。

  有机分子导电性能的强弱,与其有机分子空间结构中的侧向耦合作用密切相关,侧向耦合作用越强,导电性能越好。因此研究小组从改变这种有机分子的侧向耦合作用入手来设计分子,实现了分子器件的导电性微调。

  这种突破性的新型电阻丝有望广泛应用于纳米器件的开发,提高设备在生化传感、远程通讯、计算存储等多方面的能力,比如生物医疗中的纳米机器人、数码通讯领域的纳米芯片等等,使我们现在不能解决的许多技术难题得以解决。在许多其他领域中,单分子电阻丝由于其特殊的性能,也一定会带来该领域的重大革新。

教育信息化资讯微信二维码

特别声明: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站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联系。

邮箱:gxkj#cernet.com
微信公众号:高校科技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