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 中国教育 高校科技 教育信息化 下一代互联网 CERNET 返回首页
中科院离子束实验室研究出氮肥“控失”技术
2007-02-06 新华社

  长期以来,我国化肥利用率低、流失严重的问题不仅造成巨大损失,而且还带来水体、空气、食物污染,严重威胁人畜安全。中科院离子束生物工程学重点实验室日前研究出氮肥“控失”技术,能将尿素的农学利用率提高20%到30%。

  中科院离子束生物工程学重点实验室负责人吴跃进介绍说,这项科研成果的关键是在普通化肥里添加了一种环境友好、成本低廉、无溶剂的新型吸附材料,以达到“控失”尿素的目的。这种新型天然高分子纳米材料来源于安徽省储量丰富的凹凸棒黏土,它的高活性表面、纳米孔道结构能产生离子交换吸附作用,将氮肥固定在土壤中,显著减少氮肥流失,提高氮肥利用效率。

  在池州、蚌埠两地的田间试验表明,控失肥作为基肥施用和普通氮肥相比,水稻单晚和双晚的尿素农学利用率分别提高194%和282%;玉米的尿素农学利用率提高21%到329%。更重要的是,控失肥一季只需施一次基肥,大大节约了劳动成本,深受农民欢迎。

 

教育信息化资讯微信二维码

特别声明: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站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联系。

邮箱:gxkj#cernet.com
微信公众号:高校科技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