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时间10月8日,2025年诺贝尔化学奖揭晓获奖名单,瑞典皇家科学院宣布,将2025年诺贝尔化学奖授予北川进(Susumu Kitagawa),理查德·罗布森 (Richard Robson)和奥马尔·M·亚吉(Omar M. Yaghi) ,以表彰他们“在金属有机框架领域的发展”。获奖奖金为1100万瑞典克朗。
北川进(Susumu Kitagawa)
北川进(Susumu Kitagawa),出生于1951年,日本著名化学家,是无机化学领域公认的领军人物之一。现任京都大学高等研究院(KUIAS)特别教授及副所长、细胞-材料科学综合研究所(iCeMS)所长。Kitagawa教授是多孔配位聚合物(PCP,porous coordination polymer)领域的开创者和先驱,在PCP的物理化学性质研究方面取得了突出成就,并将PCP用于氢气、甲烷等能源气体的储存,为解决环境与能源问题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案。
Kitagawa教授在国际顶级期刊上发表论文100多篇,他引次数达25000多,同时他还担任Angew. Chem.、Chem. Mater.、Coord. Chem. Rev.等多个国际期刊的编辑顾问。Kitagawa教授所获荣誉及奖励包括:日本紫绶褒章(2011年)、日本学士院院士(2019年)、英国皇家学会外籍院士(2023年)。
理查德·罗布森(Richard Robson)
理查德·罗布森(Richard Robson),1937年6月4日生于英国西约克郡基斯利附近的村庄。他先后于1959年、1962年在牛津大学获得学士、博士学位,博士后阶段的研究则分别在加州理工学院和斯坦福大学进行。自1966年至今,罗布森一直在墨尔本大学化学系工作。他分别于2000年和2022年当选澳大利亚科学院院士、伦敦皇家学会会士。早在1989年,理查德·罗布森及其同事伯纳德·霍金斯就宣布发明了“一种全新的、可能具有广泛用途的固体聚合材料类别,其性能前所未见且可能非常有用”。这是对后来被称为MOF的物质的早期描述:这是一种由金属离子通过长而棒状、碳基分子连接而成的重复结构。罗布森将铜离子与他合成的有机连接分子混合在一起;通过精心选择溶剂并缓慢蒸发它们,他使这些构建单元结晶成一个多孔支架。
奥马尔·亚吉(Omar Yaghi)
奥马尔·亚吉(Omar Yaghi),于1965年生于约旦首都安曼,美籍约旦裔化学家。现任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士、美国加利福尼亚大学伯克利分校讲席教授、劳伦斯伯克利国家实验室高级研究员,同时担任国际顶级期刊 Journal of the American Chemical Society 副主编。Yaghi教授是金属有机框架(MOF, Metal-Organic Framework)和共价有机框架(Covalent Organic Framework, COF)等相关领域的开拓者和奠基人,在功能多孔材料的合成及其应用方面(如氢气、甲烷储存,二氧化碳捕集,气体分离,水捕集)做出了开创性的贡献,掀起了MOF、COF、ZIF等方面的研究热潮。由于其杰出的研究成果,Yaghi教授曾获沃尔夫化学奖(2018年)、阿尔伯特·爱因斯坦世界科学奖(2017年)等重要奖项。
近5年诺贝尔化学奖获奖者名单
2024年,美国华盛顿大学的戴维·贝克(David Baker)荣膺2024年诺贝尔化学奖,以表彰其在计算蛋白质设计方面的贡献,另一半则共同授予英国Google DeepMind公司的戴密斯·哈萨比斯(Demis Hassabis)和美国科学家约翰·江珀(John M. Jumper),以表彰其在蛋白质结构预测方面的贡献。
2023年,美国麻省理工学院的蒙吉·巴文迪(Moungi G. Bawendi)、美国纳米晶体科技公司的阿列克谢·埃基莫夫(Alexei I. Ekimov)和美国哥伦比亚大学的路易斯·布鲁斯(Louis E. Brus)荣膺2023年诺贝尔化学奖,以表彰他们为“发现和合成量子点”作出贡献。
2022年,美国科学家卡罗琳·贝尔托齐(Carolyn R. Bertozzi)、卡尔·巴里·沙普利斯(K. Barry Sharpless)和丹麦科学家莫滕·梅尔达尔(Morten Meldal),以表彰他们在发展点击化学和生物正交化学方面的贡献,荣获2022年的诺贝尔化学奖。
2021年,德国科学家本杰明·李斯特 (Benjamin List) 和美国科学家戴维·麦克米伦 (David MacMillan)因对不对称有机催化的发展所作出的贡献,荣获2021年的诺贝尔化学奖。
2020年,法国科学家埃马纽埃尔·卡彭蒂耶(Emmanuelle Charpentier)、美国科学家詹妮弗·杜德纳(Jennifer A. Doudna)因开发了一种基因组编辑的方法,荣获2020年的诺贝尔化学奖。
关于诺贝尔化学奖的小知识
自1901年以来(截至2024年),共颁发了116份诺贝尔化学奖。该奖项在1916年,1917年,1919年,1924年,1933年,1940年,1941年和1942年八次未颁奖。正如组委会所说:“如果候选人的贡献没有达到要求,那么奖金就会被保留至第二年。如果第二年仍没有合适的人选,那么,奖金将回流至基金会的初始基金里。”此外,在两次世界大战期间,诺贝尔奖也鲜少颁发。
根据规定,一项诺贝尔奖最多可以颁给两项不同的成就,奖金将均分。而如果一项成就是由2到3个人共同完成,那么奖金将联合授予他们。一份奖金最多由3人分享。
截至2024年,诺贝尔化学奖历次颁奖中,有63次为单独获奖者,25次为2人共享,28次为3人共享。
迄今为止,最年轻的诺贝尔化学奖得主是让·弗雷德里克·约里奥-居里,他与妻子伊雷娜·约里奥-居里(居里夫人的女儿)在1935年获得化学奖时仅35岁。最年长的诺贝尔化学奖获得者是约翰·B·古德诺(John B. Goodenough),他在2019年获得化学奖时已经97岁。他是所有奖项类别中最年长的获奖者。
截至2024年,在获得诺贝尔化学奖的个人中,有8位是女性。这8位女性中有两位被授予了未分享的化学奖,分别是玛丽·居里(Marie Curie)和多萝西·克劳富特(Dorothy Crowfoot Hodgkin)。
1911年,玛丽·居里(也被授予了1903年诺贝尔物理学奖)
1935年,伊雷娜·约里奥-居里(居里夫人的女儿)
1964年,多萝西·克劳福特霍奇金
2009年,阿达·约纳特
2018年,弗朗西斯·阿诺德
2020年,埃马纽埃尔·卡彭蒂耶、詹妮弗·杜德纳
2022年,卡罗琳·贝尔托齐
特别声明: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站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