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 中国教育 高校科技 教育信息化 下一代互联网 CERNET 返回首页
李政道:从能量的来源谈基础科学和培养人才
2006-09-07

  20世纪初,困惑人类的问题是太阳能的来源。费米(Fermi)和他同时代的物理家从研究太阳发光、发热开始,研究了光能和热能的基础科学规律;迈克耳孙(Michelson) 和莫雷(Morley)用实验证明光速不变,洛伦兹(Lorentz)创立了光的传播公式;爱因斯坦建立狭义相对论,最后发现太阳能就是核能。正是对太阳能量的研究,使得我们才能够享有现在的激光、半导体、超导体、核能、超级计算机和网络等高科技的应用。21世纪初,人类又遇到了如何解释暗能量的来源的问题(全宇宙的总能量的70%是暗能量)。我们面临着一次新的挑战。解决这个问题,需要靠基础科学的研究。解决了这个问题,人类将会进入一个全新的时代。

  要搞好基础研究,一是要抓住正确的研究方向,二是要重视人才的培养。

  基础科学研究,推动了人类科技文明的发展,使人类从蒸汽机时代走向了电气化时代,从依靠太阳能时代走向了近代原子能时代,从工业化时代走向了信息化时代。带有源头创新特点的基础科学研究,肯定也会给今后人类文明的可持续性发展以极大的推动。只有重视基础科学研究,才能永远保持创新的能力。哪个国家重视基础科学研究,哪个国家就有主动权,就能自主创新。

  基础科学研究需要有优秀的人才,而培养人才要有好的老师。二十世纪上半叶那些为物理学作过重大贡献的科学家,大都是有相当好的老师,而且大部分是一对一的进行指导。教育分两种,一种是普及教育,这很需要,也很重要。另外一种是精英教育,老师带的学生一定不能太多。特别要注重在他们年轻的时候,在他们富有创造力的时候,在他们愿意献身基础科学研究的时候进行重点培养。

来源:央视国际

教育信息化资讯微信二维码

特别声明: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站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联系。

邮箱:gxkj#cernet.com
微信公众号:高校科技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