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 中国教育 高校科技 教育信息化 下一代互联网 CERNET 返回首页
经济日报:搞地质就需要“钻牛角尖”
2011-11-23 经济日报 孙 娟 许浩然 彭华明

  在平均海拔4600米的藏南高原,短短半年时间,武警黄金十一支队三大队的年轻科技工作者,已经用手中的探矿锤,敲打了2000多平方公里人迹未至的荒原。在恶劣的自然环境中,他们克服的艰难险阻,不曾亲身经历的人很难想象。

  无论在何处扎下野外营区,“缺氧不缺精神,艰苦不怕吃苦”12个大字,一定挂在营门处。

  主任工程师黄荣才今年34岁,年初来到高原,高强度的地质勘探和强烈的高原反应,使他体力严重透支,晕倒在山上。当时正是野外一线施工计划全面展开的重要关头,这个倔强的壮族汉子戴着吸氧机从医院赶回了勘探现场。

  今年4月中旬的一天,年轻的助理工程师杨斌带着化探组3名官兵,攀上海拔5100多米高的山头采样。傍晚时分,杨斌发现GPS定位仪出了故障,放眼望去,都是相同的雪山和深谷,迷路了!他们每人手里提着10多袋矿石样品,在山中转来转去,就是找不到来时的路。天渐渐黑了,暴风呼呼地刮着,严重缺氧、饥寒交迫,已经走不动了。一个战士说:“拎着这么重的矿石样品,我们可能就走不出去了。把样品留下,做好标记,下次再来取吧?”杨斌说:“不行,现在把样品丢了,只怕再也找不回来了。我们一天的辛苦白费了不说,整个矿调项目也会受到影响。”3个小时过去了,山下前来接应的战友终于找到了他们。尽管几个人已疲惫不堪,但40多个样品一个也没丢。

  38岁的胡可卫是藏南矿调项目的主管工程师。5月中旬的一天,他带一个技术小组到一座海拔5200米高的山头进行实测剖面。山势如刀劈斧削,十分陡峭。测量的战士说,“山顶爬不上去,我们就在附近测吧,反正距离也不远,结果应该差不多”。胡可卫说,“质量是地质勘探的生命线。国家对这个项目投入了大量的财力和物力,我们一定要交给国家一份精准的答卷”。说完,他拉起卷尺的一头,艰难地爬上了山顶。

  主任工程师董富权今年也是38岁。刚到西藏时,他和支队聘请的一位地质学教授一起,承担野外地质填图。有一次,董富权从一处塌陷的深坑采集了几块矿石标本,分析认为这个地方可能存在金矿。而经验丰富的找矿专家觉得不过是常见的黄铁矿。董富权念念不忘这个矿坑。几天后,他独自再下矿坑采集了更多岩石样品。回来后,他和战友们查阅大量资料,经过周密计算和分析,最终在那里确定了一条金矿脉。教授看了他写的调查报告,不禁竖起了大拇指,敬佩地说,“搞地质就需要这种钻牛角尖的精神”。

教育信息化资讯微信二维码

特别声明: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站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联系。

邮箱:gxkj#cernet.com
微信公众号:高校科技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