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 中国教育 高校科技 教育信息化 下一代互联网 CERNET 返回首页
徐建中:加快制定CCS发展路线图
2011-05-30 科学时报 陈欢欢

  由于碳捕获和封存(CCS)技术能耗与经济代价高,我国能源界对CCS态度并不积极。但进入2011年以来,我国学者的研究表明,在不发展CCS的情景下,仅仅依靠节能和可再生能源,不足以使我国二氧化碳排放出现拐点。同时,低成本、低能耗的革新性CCS技术也在研发当中。可以说,CCS正面临着被重新定位的转机。

  进入2011年,我国学界对碳捕获和封存(CCS)技术的态度发生微妙转变。

  由中国科学院院士徐建中、中国工程院院士谢克昌牵头,接连两次双清论坛聚焦CCS,国内该领域的几十位学者参加。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的CCS重大研究计划也正在进行前期准备工作,从基础研究开始,寻找未来低成本、低能耗解决碳捕获问题的途径。据悉,国家发改委也有意组织专家研讨我国CCS的发展路径。

  种种迹象表明,中国CCS发展正迎来转机。

  要知道,仅仅在一年之前,国家能源主管部门的一位高官还曾在一次会谈中明确表态:“CCS太贵了,我不支持。”这种态度也代表了长期以来我国能源界对CCS的普遍意见。

  促使我国学者重新思索CCS定位的因素之一是国际政策。在国际能源署(IEA)2011年最新规划中,CCS对未来二氧化碳减排的贡献率较上次估计有所提高,其比例甚至超过核能。

  而在国内,据记者了解,几家战略研究单位的研究一致指出,如果不用CCS,光靠节能和可再生能源,到2030年,我国的二氧化碳排放量不会出现峰值和拐点,排放量将持续增加。

  针对“太贵”的问题,低成本、低能耗革新性CCS技术的出现也让一部分人发生了态度转变。

  不过,大多数人仍然认为CCS只是“未来技术”。近日,徐建中在接受《科学时报》记者采访时指出,CCS技术难度较大,要想在2030年二氧化碳排放高峰来临时应用,必须提前部署,从现在开始制定我国CCS发展路线图和时间表。

教育信息化资讯微信二维码

特别声明: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站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联系。

邮箱:gxkj#cernet.com
微信公众号:高校科技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