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中国教育 高校科技 教育信息化 教育在线 教育舆情 CERNET 下一代互联网
CERNET第二十八/二十九届学术年会
  • 中国教育人博客
  • 天下教育
  • 考试培训
  • 中小学教育
  • 家庭教育
  • 就业创业
  • 菁菁校园
  • 分享空间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国教育 > 教育综述 > 综合专题 > 中国教育回顾 > 相关报道
知识改变命运 穷国办大教育的奇迹
2009-08-26  光明日报  王庆环;李玉兰

字体大小:

  相关阅读:教育纪事:追寻“减负”的历史先声

  主持人:本报记者 王庆环 李玉兰
  嘉 宾:全国人大常委,民进中央副主席 朱永新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农村教育研究与培训中心主任 朱小蔓
    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副主任 孙云晓 

朱永新_知识改变命运 穷国办大教育的奇迹

  朱永新 全国人大常委,民进中央副主席,中国教育学会副会长,教育部教师教育专家委员会委员,教育部心理学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苏州大学教

 

朱小蔓_知识改变命运 穷国办大教育的奇迹

  朱小蔓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农村教育研究与培训中心主任,北京师范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俄罗斯教育科学院外籍院士,中国教育学会副会长,中国陶行知研究会会长。

孙云晓_知识改变命运 穷国办大教育的奇迹

  孙云晓 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副主任、研究员,中国科普作家协会副理事长,《少年儿童研究》杂志总编辑。1999年被国务院表彰为有突出贡献的教育科学研究专家。

 1949年,文盲占我国人口总数的80%;2008年,我国全面实现九年义务教育,高等教育规模位居世界第一。60年来,政府始终坚持让更多人接受教育的理念,走出了一条穷国办大教育的路子。教育改变了人们的生活和工作,也使我们的国家在现代化、全球化的进程中不落人后。
  朱永新、朱小蔓、孙云晓是伴随共和国成长的三位学者,他们受益于新中国教育,投身于新中国教育,对新中国教育事业的发展,比别人更多几分关注和思考。

  知识改变命运

  我至今仍记得,小学时年年参加国庆大游行,比我低两级生于1949年的同学,胸前挂着“我和祖国一起成长”的牌子。新中国像初升的太阳,新中国的教育也在我们心灵中播撒下极其阳光的种子。 ——朱小蔓

  记者:新中国建立之初,教育基础薄弱,而且各地发展很不平衡,三位老师少年求学时最深刻的记忆是什么?

  朱小蔓:我生于1947年底,已值解放前夕,可以说是与共和国一起成长的人。我完整地接受了从幼儿园到小学、再到初中、高中共15年非常好的新中国教育。如果说新中国像阳光一样,我们就是撒在阳光下的种子。我们是唱着《让我们荡起双桨》长大的,真心感受到我们就是祖国的花朵,心中涌动的是对祖国无限的热爱。那时学校教育以“五爱教育”为主线,老师水平极高,至今我还记得高中老师上课时神采飞扬的样子。那时的教育讲究知识、能力、方法俱全,从教到学非常愉快。课余时间,学生们主动地凑在一起解习题,解苏联习题,解匈牙利习题,简直如痴如狂。下午3、4点后,我们有各种各样的活动,有时是去福利院、老人院帮忙照顾孩子、老人,有时是去参加各种艺术活动,大家都很有热情,好学、上进、礼貌、诚实、助人,尊老爱幼,成为那一代青少年儿童的总体精神风貌。

  朱永新:如果没有恢复高考,我是不可能走到今天的。我小时候在江苏一个小镇度过,虽然那时解决了上小学的问题,但在农村和一些边远地区,能上高中已是不易,上大学更是遥不可及的梦想。我高中毕业时,大学实行推荐工农兵学员制,我没有奢望,只能老老实实地找口饭吃,当过搬运工、泥瓦匠、翻砂工等,无法主宰自己人生的方向。1977年恢复高考,让包括我在内的一代人的命运得到了根本性改变。

  孙云晓:改变我命运的是我哥哥“偷”回来的一包书。我中小学正好赶上“文革”,基本上没在学校学到什么知识。当时在技校读书的哥哥看到大量的书被烧觉得可惜,就“偷”回了一书包书,那是我第一次接触文学,从此迷上了文学,立志长大成为一名作家。喜欢读书写作的习惯造就了终身学习的我。我的学历很长一段时间都是初中毕业,乃至1978年我受推荐到中央团校学习,及至后来分配到《中国少年报》社工作之时。从初中毕业生到区少年宫辅导员再到记者,以至后来成为研究员和作家,是知识改变了我的命运。

  让教育成为人人共享的权利

  教育事业为国家建设和发展输送了大批优秀人才,满足了我国建设和发展的基本需要。——朱永新

  记者:60年来,教育发展不仅给个人命运画上决定性的一笔,更因众多个体的改变,成就了新中国60年的巨大变化。





教育信息化资讯微信二维码

 

  延伸阅读
· 新中国辉煌60年:财政收入60年增长1000倍
· 教育纪事:2004年中国文化大规模走出国门
· 教育纪事:夏令营“较量”背后的时代反思
· 教育纪事:市场大潮下的“南墙”变迁
· 教育纪事:迈向世界一流大学的国家战略
· 教育纪事:高考招生改革从波折走向光明
· 教育纪事:张华救人引发生命价值追问
· 教育纪事:中国博士,百炼“出炉”
· 教育纪事:重启尊师重教的社会风尚
· 教育纪事:恢复高考 牵动历史的制度变革
建一流大学
·EDU聚焦:校园"毒跑道"
·快乐暑期安全教育别放松
·聚焦:毕业生迎来创业季
·教育3.15:优化教育环境
·3-6岁儿童学习发展指南
·开学第一课历年视频资料
  部委动态
·加强中小学校党建设工作
·做好普通中小学装备工作
·治理有偿补课和收受礼金
·高校预防与处理学术不端
·推进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
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凡本网未注明稿件来源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本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 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本网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联系。 
 
 版权所有: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网络中心    CERNIC, CERNET
京ICP备15006448号-16 京网文[2017]10376-1180号 京公网安备 11040202430174号
关于假冒中国教育网的声明 | 有任何问题与建议请联络:Webmaster@cerne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