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中国教育 高校科技 教育信息化 教育在线 教育舆情 CERNET 下一代互联网
CERNET第三十届学术年会
  • 中国教育人博客
  • 天下教育
  • 考试培训
  • 中小学教育
  • 家庭教育
  • 就业创业
  • 菁菁校园
  • 分享空间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国教育 > 教育综述 > 综合新闻
校园暴力频发 专家建议“三力合一”进行遏制
2011-04-26    新华网

字体大小:

  校园暴力惹人忧 专家建议学校、家庭、社会“三力合一”进行遏制

  近日一些地方发生不少校园暴力事件:北京师范大学珠海分校一大学生因琐事连砍室友数刀;河北省沧州市沧县大白头小学30名孩子胳膊遭烟头“炮烙”;海南省文昌市启智中学一名女生在宿舍内遭同学殴打……公众纷纷质疑,校园暴力事件频发原因何在?预防和遏制校园暴力应从何处着手?

  4月16日,一段在海南省文昌市启智中学女生宿舍内拍摄的打人视频在网上流传,视频中3名女生欺负1名女生,一个负责打人,一个负责拍摄,还有一个在旁观看。打人者小符(化名)先是推搡被打者小彭(化名),还试图脱掉小彭的上衣,见无法脱掉,便将她推倒在地,拳脚相向。

  小符等为何要对小彭施以拳脚?启智中学校长余德江说,据小符交代,只是因为对小彭看不顺眼,“现在的学生很难说,别人瞪他一下就看不惯,就要打人,要在学生中当‘头领’,别的同学都要听他的。”

  据该校政教处主任吴登豪介绍,小符和两名黄姓同学在校纪律很差,学习成绩也很落后,3人初二的期末考试各科成绩都只有20多分,小符的数学只有9分。而小彭的学习成绩在班上处于中游,家境相对优越。

  文昌市公安局副局长王振忠说,由于小符的父母很不配合,民警20多天来一直没有找到小符的父母,以至于事件至今没有处理结束。

  海南省教育厅思想政治处副处长刘世琼说,小孩子第一次做坏事如果没有得到应有的惩罚,今后会继续下去,而且会对其他孩子起反面的示范作用,因为他们会觉得做坏事不需付任何代价。

  是什么让天真的孩子变成了“暴徒”?余德江认为是社会的“道德滑坡”。

  余德江说,现在的人物质生活水平大大提高了,但是道德品质却大不如前。在文昌,大街小巷都有人打麻将,一些小孩没有麻将桌高就开始玩麻将,从麻将上学习认字,启智中学还有老师在教学时间打麻将,这种不良的社会风气对中小学生产生很不好的影响。

  刘世琼说,如今的中小学生受社会上拜金主义、享乐主义等不良风气的影响深刻,表现出来的是相互攀比,比穿着、比零花钱。一些孩子是非观、价值观不清,自我欲望得不到满足时就去抢劫,“有时觉得抢几块钱都不算什么事,不是在犯罪。”海南多年来都有此类事情发生。

  海南省教育厅办公室负责人曾维陆说,现在的一些影视剧作也不利于孩子的健康成长,比如前些年流行的港台偶像剧《流星花园》等,剧中几位男主人公家中有权有钱有地位,受到全校同学追捧,他们看谁不顺眼就教训谁。小孩子模仿能力很强,辨别是非的能力很差,长期观看类似影片,在不知不觉中,就会养成一些不好的观念和行为。

  校园暴力折射家庭教育危机。海南省教育厅思想政治处科长沈亚锋说,一些家庭父母关系不和,时常吵架甚至实施家庭暴力,这会对孩子的人格培养产生不利影响,很容易形成一种“攻击性人格”,他们往往通过欺凌弱小来释放压抑,获取一种心理上的平衡。

  他们认为,预防和遏制校园暴力的发生,加强中小学生的思想道德教育,需要学校、家庭、社会三方合力。首先,应加强学校的思想道德教育,改变一味讲大道理的灌输式教育方式,尽量多地通过实践活动让他们潜移默化地接受思想道德教育。其次,严肃处理犯错学生。第三,家庭教育至关重要,父母要加强与孩子的交流、沟通。(赵叶苹)

 

教育信息化资讯微信二维码

 

  延伸阅读
· 王刚代表:通过法律手段惩治校园暴力
· 湖北发文:校园暴力学生屡教不改者转专门学校
· 山东严惩校园暴力犯罪
· 终结校园暴力还需哪些招儿?
· 人民日报:防治校园暴力,这回出招挺细
· 预防校园暴力需要课堂以外的努力
· 校园暴力事件被指趋向"规模化" 施暴者多为初中生
· 李克强对近期校园暴力频发作出重要批示
· 北京高院发布校园暴力犯罪案件
· 校园暴力频发 教育部副部长:要加强学校管理
建一流大学
·EDU聚焦:校园"毒跑道"
·快乐暑期安全教育别放松
·聚焦:毕业生迎来创业季
·教育3.15:优化教育环境
·3-6岁儿童学习发展指南
·开学第一课历年视频资料
  文献资料
·研究生课程建设加大
·教育法律修正案草案
·卓越教师计划改革项目
·《幼儿园园长专业标准》
·严禁任何形式就业率造假
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凡本网未注明稿件来源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本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 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本网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联系。 
 
 版权所有: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网络中心    CERNIC, CERNET
京ICP备15006448号-16 京网文[2017]10376-1180号 京公网安备 11040202430174号
关于假冒中国教育网的声明 | 有任何问题与建议请联络:Webmaster@cerne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