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点
办好每所学校才是良方
“不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这句广受诟病的口号从侧面道出了择校的根源。
“择校热”带来的问题和弊端显而易见。它不仅违背了义务教育的公平原则,阻碍了区域义务教育的均衡发展,还可能引发义务教育阶段学校办学的不规范,严重影响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
择校,归根到底争抢的是优质教育资源。因此,解决问题的良方,就在教育均衡发展,办好每一所学校。
教育资源的均衡布局,是教育均衡发展的基础。作为分配教育资源“蛋糕”的政府,态度必须鲜明,对教育资源进行合理化配置,加强对薄弱学校的建设,使教育均衡发展、实现教育公平,进而从根本上解决“择校热”。
如何实现这一点?唐山等一些地方已经做出了有益探索:学区管理、集团化办学、九年一贯制办学,优质学校与薄弱校联盟、优质学校兼并薄弱校,将优质高中招生指标切块分配,让优秀老师流动到新建学校和基础薄弱校等。这些都有效地解决了教育资源的供需矛盾,起到尽快补齐弱校教育短板,缩小校际差距,降低家长择校冲动的作用。
择校之风不止,办不成人民满意的教育。《教育规划纲要》提出要“切实缩小校际差距,着力解决择校问题”。到2020年,基本实现区域内均衡发展,确保适龄儿童少年接受良好义务教育。在城乡二元结构长期存在、区域经济和社会发展不平衡的时代背景下,这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不过,只要下决心去做,优质教育资源从“高峰”变为“高原”,逐步实现均衡化,并非一个遥不可及的梦!(记者 倪光辉)
系列报道:咋破教育难题 规划纲要颁布后"减负"如何成真
相关文件: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
推荐专题: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专题报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