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中国教育 高校科技 教育信息化 教育在线 教育舆情 CERNET 下一代互联网
CERNET第二十八/二十九届学术年会
  • 中国教育人博客
  • 天下教育
  • 考试培训
  • 中小学教育
  • 家庭教育
  • 就业创业
  • 菁菁校园
  • 分享空间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国教育 > 教育综述 > 专题研究 > 教育经费
关于多渠道筹措教育经费的分析与思考
2001-10-11    湖北省教育科学研究所李祖超

字体大小:

  教育经费与教育事业的发展密切相关,而教育经费短缺是一个世界范围内的共性问题。我国是一个人口大国,也是教育大国。由于我国属于发展中国家,教育经费十分困难,“穷国办大教育”之说比较形象,教育经费短缺严重困扰着我国教育事业的发展。如何才能逐步摆脱教育经费严重短缺的困境,是许多人都在思考的问题。本文就多渠道筹措教育经费作一点探讨。

  一、教育经费现状:喜中有忧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国教育事业发展迅速,近十年是教育发展最快的时期之一,不仅教育改革与发展快,而且经费增长也快,初步形成了以财政为主、多渠道筹措教育经费的格局。这是十分可喜的事,但喜中有忧,教育经费仍然十分紧张,教育事业要快速发展与教育经费缺口很大的矛盾非常尖锐,这怎能不令人担忧。

  1.教育经费快速稳定增长。“八五”期间我国教育经费的投入总量比“七五”期间翻了一番以上:教育经费总支出五年合计6025.22亿元.是“七五”期间总支出的2.46倍,年均增长率23.29%,比“七五”期间提高7.21%;财政性教育经费支出合计4800.60亿元,是“七五”期间的2.22倍,年均增长率20.14%,比“七五”期间提高3.65%;财政预算内教育拨款合计3554.22亿元,是“七五”期间的2.12倍,年均增长率19.27%,比“七五”期间提高5.63%。〔1〕“八五”期间国家财政状况并未根本好转,但各级政府仍十分重视教育事业的发展,努力增加教育经费的投入,尽管这期间经济增长剧烈波动,而教育经费的增长是快速、稳定的,这是十分难能可贵的。

  2.多渠道筹措教育经费的格局初步形成。解放以来,我国一直都是国家包办教育,不仅包基建、教职工的人头经费、事业费,而且包学生的开支,不仅包基础教育,而且包高等教育,这在世界上也是罕见的。80年代后期,这种状况开始改变,中央提出要建立以政府财政拨款为主,财、税、费、产、社、基等多渠道筹措教育经费的体制。经过数十年的探索,以财政为主、多渠道筹措教育经费的格局已开始形成。90年代以来,我国教育经费的来源结构发生了较大变化,国家财政性教育支出在教育经费总支出中所占比重逐年下降,1995年与1990年相比,由85.3%下降至75.2%,其中财政预算内教育拨款占教育经费总支出的比重由67.4%下降至54.8%。1995年,全国教育经费总支出的25%是通过社会集资办学、学杂费、社会团体和公民个人办学等渠道筹措的,其中学杂费所占比重己由4.2%上升到10.7%。〔2〕

  3.财政拨款向基础教育倾斜。我国要力争本世纪末基本普及九年义务教育,为了确保这一“重中之重”的实现,政府财政拨款进一步向基础教育倾斜,并将义务教育列为投资重点。1995年与1990年相比,高等教育拨款所占比重由24.03%下降至20.76%。开始改变我国长期以来将高等教育作为国家投资重点的状况。中等教育拨款则由36.22%.上升至39.56%。为了确保义务教育的经费,从1993年起对其进行单独统计,1993-1995,义务教育拨款由333.56亿元增加到546.77亿元,年均增长率28.03%,高于同期财政教育拨款年均增长率2.3个百分点。非义务教育阶段的教育经费要由国家、社会和个人共同分担的观点已逐步为社会所接受,学生家庭对高等教育和中等职业技术教育成本补偿的份额逐步加大。1995年,成人高教和中等职业技术教育的经费总支出中,国家财政预算内经费拨款仅占50%,而学杂费占了20%左右,普通高校学生缴纳学杂费占生均成本的比例也逐年上升,已由1990年的2.65%上升到1995年的17.19%。〔3〕

  4.教育经费越来越紧张。尽管近年来各级政府都加大了教育投资的力度,非义务教育阶段己逐步提高收费的标准,教育经费增加较多,幅度也较大,但这只是一种表面现象,事实上,教育经费仍然十分紧张,且日趋困难。教育投入占GNP的比重和生均教育经费指数均逐年下降。我国教育投入占GNP的比重由1990年的3.48%下降至1995年的3.25%,而1995年世界的平均水平为5.7%,其中发展中国家为4%。以生均教育经费与GNP的比重计算的生均教育经费指数也逐年下降,由1990年的0.202下降至0.174。〔4〕近年教育事业发展较快,各类在校学生大幅度增加,教职工人数也不断增多,教育经费增加的部分,还不够教育事业发展部分的支出,相比这下,教育经费反而还减少了。各类学校的经费绝大部分都用于人头经费,高校高达70%以上,中小学则高达90%左右,公用经费越来越少,加之近年物价上涨幅度大,一般在15%左右,1994年高达24%,因此,教育经费的增长部分几乎为物价上涨所抵消。

  二、多渠道筹措教育经费:面临困境

  要快速地发展教育,必须大幅度增加教育经费的投入。世界各国,尤其是发达国家办教育的成功经验我们应该借鉴,即在大力增加财政性教育经费投入的同时,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多渠道筹措教育经费。然而,这方面我国虽然迈出了可喜的一步,却遇到了不少困难,面临着困境。

  1.预算内教育经费拨款增加缓慢。尽管近年教育经费投入增长较快,但近年教育事业发展也较快。1995年,各级各类学校在校生已达22622万人,比1990年增长28.6%,与1990年相比,小学入学率提高了2.2个百分点,达到98.5%;小学毕业升学率提高了16个百分点,达到90.8%;中小学校舍建筑面积比1991年增长了18.7%;1025个县(市、区)实现了“两基”,占全国总县数的1/3,占总人口的36.2%。〔5〕因此,教育经费实际上远不能满足教育事业发展的需要。最大的问题是,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支出占GNP比例逐年下降,由1990年的3.04%下降至1995年的2.45%,而《纲要》规定本世纪末要达到4%,现在看来,实现这一目标,还非常困难。因为国家财政收入状况不断恶化,自实行改革开放以来,国民收入分配逐渐向个人倾斜,国家的财政收入占国民生产总额的比重呈逐年下降之势,已由1978年的30.7%下降至1995年的10.7%〔6〕。在这种状况下,国家对各方面的投入都会受到影响,而首当其冲的是教育投入,如果今后国家财政收入无根本性好转的话,财政性教育投入可能很难有较大的增加。从全国教育经费来源的构成来看,尽管国家财政拨款有所增加,但占教育总支出的比重却逐年下降,其中预算内教育经费所占比重已由1990年的67.4%下降至1995年的54.8%。

  2.教育税费难收。各级政府开征的用于教育的城市教育费附加和农村教育费附加,因各地情况复杂,实际征收效果不佳,许多该收的收不上来。城市教育费附加没有达到“三税”总额的3%,农村教育费附加没有达到农民人均纯收入的1.5--2%,欠征的数额巨大。1995年城市教育费附加只征收了80%左右,农村教育费附加只征收了70.%左右。各级地方政府很难出台新的用于教育的地方税种。

  3.企业办学遇到新困难。我国不少大中型企业过去都独立地办教育,有的从中小学到大中专一条龙,规模较大,投入较多,经费比较充裕。在建立市场经济体制和现代企业制度的过程中,企业遇到了许多新问题,企业办学也随之受到冲击,面临着严峻的挑战,办学经费滑坡。国有老企业包袱沉重,船大调头难,效益大多不太好,有的甚至想把原有的学校当包袱甩掉。一批新崛起的“三资”企业本来效益较好,但它们才不愿拿钱办学校哩,至多也就搞点职工培训,有的把领导出国考察等费用均算在教育经费的帐上,以示重视教育。

  4.学校创收路子越走越窄。学校创收主要来源于校办产业、勤工俭学和为社会服务等方面。但在新形势下,有些关系尚未完全理顺,这些方面都遇到了新的困难,勉强支撑,举步维艰,况且真正创收能力强的只是极少数学校,在日益激烈的竞争中也是朝不保夕。

  5.学杂费问题引起社会关注。义务教育本来不应该收费,我国因教育经费困难允许收取少量杂费,少数学校借机巧立名目乱收费,新闻媒介时有爆光,教育部门也常派员查处,但屡禁不止,告状不断。非义务教育阶段收费已经较高,1996年自费生的收费状况为中专一学年约4000元左右,高校约5000元左右,这已令许多农民和工薪阶层的家庭叫苦不迭。据国家教委近期一项调查表明,1995年底,国家教委34所直属院校的292973名在校生中,经济困难者达49696人,占在校生总数的17%,其中特别困难的有18619人,占总数的6.4%。〔7〕这些特困生无力承受最低伙食标准,无法缴纳学费和购置必需的学习用品等,面临着失学的危险。我国是有8亿多农民的低收入国家,尽管目前居民储蓄总额达近4万亿元,但并非全国的家庭平均拥有,而是极少数人占有大多数财富。绝大多数家庭都在为越来越高的教育收费担优,甚至每年还有数以百万计的中小学生因家庭贫困而辍学,“希望工程”便应运而生,引起社会普遍关注。少数学校高价招收“择校生”也在社会上引起强烈反响。

  6.社会集资、捐资自愿者不多。从统计数字看,近年集资、捐资办学经费增加较多,但绝大部分并非是自愿缴纳,靠政府出面保证其合法化,极少数地方甚至是强行摊派,引起群众不满,这些年农民负担很重,而集资办学往往只在农村铺开(主要用于学校基建),城市极少推行(限于低息借款),而实际收费时又往往只能收到学生的款,这样面上缩小,集资标准就增高,有的一次高达上千元,多数人怨声不绝,少数人逃之夭夭。捐资办学在中国难成气候,中国的大中型企业多为国营,个人不可能说了算,即使拿出钱捐资办学也不可能署个人的名,且企业领导多为任期制,在任期内与其拿一笔钱去捐资助学而扬名,还不如将这些钱变成实惠发给自己的职工更能得到拥护,甚至拿去做广告、赞助这个节那个会也更能受人钦佩,使主管部门高兴。私营企业都处在资本的原始积累时期,都在疯狂地赚钱,有几个愿把冒着风险赚来的钱捐给教育呢?

  7.社会团体和公民个人办学发展艰难。社会团体和公民个人办学是我国近几年兴起的事,人们俗称这类学校为:民办学校、私立学校、贵族学校。这些学校来得快,上得猛,办学者、管理者及学生家长均缺乏经验,起初热了一阵,现在似乎降温了,有的学校开始为生源和经费发愁。由于国家政策不完善、办学水平尚未显现、有钱人不多、义务教育阶段上私校不合算、民办大学大都发非正规文凭等原因,民办学校的发展受到种种限制,遇到诸多困难。

  三、多渠道筹措教育经费的出路:加大力度

  到本世纪末,我国要在占人口总数85%的地区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在占人口总数95%的地区普及小学教育;小学在校生达到1.35亿人,学龄儿童入学率达到99%以上;初中在校生5500万人,入学率达85%左右;青壮年文盲率降到了5%左右;高中阶段(含职教)在校生2125万人。入学率达60%左右;高等教育本专科在校生达650万人,毛入学率达8%左右;研究生在校生达17万人左右。〔8〕要实现教育的这一宏伟目标,没有充足的经费做保证只能是空谈。今后一个时期,我们必须加大政府财政拨款的强度,加大多渠道筹措教育经费改革的力度,确保教育经费能稳定快速地增长。

  1.确保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支出占GNP的4%的目标早日实现。现在,世界各国都很重视教育,90年代以来,各国的公共教育经费的增长速度都高于GNP的增长速度,占GNP的比例也逐步提高。1993年与1990年相比,世界公共教育经费占GNP的比例由4.9%上升到5.1%,其中发达国家由5.1%上升到5.3%,发展中国家由4.0%上升到4.1%。〔9〕而我国财政性教育经费支出占GNP的比例反而由1990)年的3.04%下降到1995年的2.45%,与同等收入国家在教育投入方面的差距还在进一步拉大。《纲要》提出本世纪末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支出占(GNP的比例达到4%,这并不算过高的指标,别国早就超过这一比例,如1993年非洲为6.2%、大洋洲6.0%、美洲5.4%、欧洲5.2%,亚洲最低,平均也有4.3%。〔10〕即使到本世纪末我国达到了4%,教育经费约3500亿元,人均260元,折合32美元,而发展中国家1993年就已入均43美元了,可见我国大幅度增加财政性教育拨款是义不容辞的责任,当然要实现这一目标也是很艰难的,还有相当多的工作要做,在大幅度增加财政预算内教育经费拨款的同时,各级政府征收的用于教育的税费也应增加,除足额征收原已开征的税费外,还可开征新的税种和收费项目,臂如,在固定资产、基本建设、专控商品、商品房、电力等投资方面都可以增加教育费附加。以筹集到更多的教育经费。

  2.为学校创收提供优惠政策。从国外学校经费来源看,创收占的比重较大,有的高校达到20%以上。有的学校不仅有工厂、公司,而且还办有医院、宾馆、农场等。我国应该对校办企业、勤工俭学及学校为社会服务方面出台更多的优惠政策,以鼓励学校发挥自身优势抓好创收,将所得收入弥补到办学经费之中。如对校办企业在贷款、上新项目、开发新产品、上缴利税等方面优先保证或给予照顾。高校凭借人才、智力等优势,可以开发某些高新技术的项目和产品,应支持学校独资或合资经营。对高校、中等职校等可对口划给农场、商店、宾馆、工厂、医院、体育馆、影剧院等,让学校作为实习基地去管理并经营。对学校的教师和科研人员对口为社会服务,要给予鼓励,以保证国家、企业、学校及个人都可得利。要创造条件,使学校能利用人才、智力、设备、技术、信息、区位等优势,在为社会提供服务的同时,也能创造更好的经济效益。

  3.逐步完善培养成本补偿机制。义务教育的杂费要严格控制,可以分地区公布标准。对极少数办学条件好、师资力量强、教学水平高的学校(主要指初中),可以实行公办民助,今后政府减少其拨款,让其自身运转,但要严格限定收费标准,实行经费、分数面前人人平等,以避免以权择校,以钱择校。对非义务教育阶段的学校,政府拨款主要解决基建、添置议器设备等,以挤出更多的经费重点保证义务教育。高中、职校、中专、高校,原则上都要实行收费,对部分优秀的高中生(主要指普高),政府要发给奖学金。以鼓励培养优秀人才,对中师等特殊职业中专国家也要保证,对其它学校则根据不同情况分等规定统一的收费标准,既不让学校乱收费,也不让学生随便逃费。高校则在完善奖贷学金制度和招生并轨制度的同时,逐步提高收费的标准:对有些热门紧俏专业实行全自费,按高于培养成本收费;对部分就业看好的专业,也要提高收费标准,按培养成本收费;对冷门专业等则部分收取培养费;对农、林、水、地、矿、油、师等专业则一律免收培养费,但均要先暂缴款或以贷款方式缴纳学费,待毕业后并到对口部门工作一段时间之后,将培养费全部退还,先已缴款者照付利息,贷款者免还贷款,要避免有人钻政策的空子;对优秀学生一律发给奖学金,对特别优秀者发高额奖学金;对困难学生用勤、贷、补、助等方式解决,对特困生则采取特殊措施解决,也可允许少数学生先保留学籍,暂时离校工作一两年,待有钱后再返校完成学业;对海外学生实行高收费,汉语、中医在国际上日益流行,扩大招收海外学生可成为高校解决办学经费的重要途径之一。

  4.鼓励社会团体及公民个人办学。办教育单靠国家是不行的,必须充分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在国家办学的同时,鼓励地方、企业、乡村、社会团体及公民个人都来办学,要尽快完善有关民办(私立)学校管理的政策法规,对民办(私立)学校,要积极鼓励,大力扶持,正确引导,加强管理,与公办学校要一视同仁,并给予一定的经费支持,将它们当成整个教育事业的一部分,国外高等教育中私立大学是相当重要的组成部分,如1994年部分国家私立大学占高校总数的比例为:美国72.7%、日本73.6%,韩国82.2%、泰国61.5%(1995年)、印度73%(1988年);私立大学学生数占大学生总数比重为:美国32.2%、日本73.4%、韩国74.8%、泰国47.5%、印度57%〔11〕。我国虽有880多所民办高校,但经过国家教委批准能发正式文凭的只18所。〔12〕我国目前高等教育毛入学率仅5%,而发达国家早己30%左右,日本,美国等高达50%以上,世界平均也早已超过13%(1990年)。我国要加快发展高等教育,必须发展民办高等教育,否则,我国高等教育永远无法进入大众化、普及化阶段。

  5.大力提倡捐资集资办学。集资办学,不要只找农村学生,要扩大到城市。在学校服务区内,可以由所在单位与学校共建,改善其办学条件。大力提倡捐资办学,允许学校通过各种方式争取到更多的资金用于建设学校。对捐资办学的单位和个人,政府要给予表彰、宣传、奖励,以鼓励更多的单位和个人都来捐款捐物支援学校,在全社会树立起尊师重教的新风尚。

  6.开办教育银行和教育储蓄。成立教育银行之事已酝酿多年,应尽早促成。教育战线很长,我国现有各类学生2亿多人,教职工总数近2千万人。每年有流动资金数千亿元,但这些钱都分别在不同的银行、信用社周转,未能统一调拨、相互调剂,利息也损失掉了。许多经费主管部门年头就下达了计划,但学校要到年尾才能使用,被金融部门截流拿在手中炒来炒去,这样不仅学校得不到红利,反而影响了工作计划,造成许多不必要的损失(如涨价等)。若成立了教育银行,教育经费收支可减少许多中间环节。节省开支,提高效益,还可吸收集体和个人的教育储蓄,办理信贷业务,既可以融资优先保证急需的开支,又可增资为教育部门办更多的好事。若为居民开办子女教育储蓄(不少国家已推广家庭教育储蓄),使人们按计划日积月累存够一笔教育经费,今后子女上中专读大学就不用发愁了,这样亦可有效地引导消费结构的变化。

  注释:

  〔1〕国家教委财务司《中国教育经费年度统计》和全国教科规划办、上海市智力所合编《教育研究信息》。

  〔2〕、〔3〕国家教委财务司《中国教育经费年度统计》和全国教科规划办、上海市智力所合编《教育研究信息》,并参见国家教委财务司、上海市智力所《中国教育经费年度发展报告》。

  〔4〕社科:《90年代的我国教育投入》,《中国统计》1997年1月

  〔5〕《中国教育年鉴》1990—1995年

  〔6〕《中国统计年鉴》1995年

  〔7〕吕明昭、曹锋:《招生并轨与扶助特困学生》,《高等工程教育研究》1997年1月

  〔8〕《全国教育事业“九五”计划和2010年发展规划》,《国家教育委员会政报》1996年6月

  〔9〕《联合国科教文组织年鉴----1995》,联合国科教文组织,1995年版

  〔10〕《联合国科教文组织年鉴----1995》,联合国科教文组织,1995年版

  〔11〕、〔12〕潘懋元、吴岩:《走向21世纪的中国高等教育》,《高教探索》1996年2月

教育信息化资讯微信二维码

 

建一流大学
·EDU聚焦:校园"毒跑道"
·快乐暑期安全教育别放松
·聚焦:毕业生迎来创业季
·教育3.15:优化教育环境
·3-6岁儿童学习发展指南
·开学第一课历年视频资料
  部委动态
·加强中小学校党建设工作
·做好普通中小学装备工作
·治理有偿补课和收受礼金
·高校预防与处理学术不端
·推进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
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凡本网未注明稿件来源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本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 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本网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联系。 
 
 版权所有: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网络中心    CERNIC, CERNET
京ICP备15006448号-16 京网文[2017]10376-1180号 京公网安备 11040202430174号
关于假冒中国教育网的声明 | 有任何问题与建议请联络:Webmaster@cerne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