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中国教育 高校科技 教育信息化 教育在线 教育舆情 CERNET 下一代互联网
CERNET第二十八/二十九届学术年会
  • 中国教育人博客
  • 天下教育
  • 考试培训
  • 中小学教育
  • 家庭教育
  • 就业创业
  • 菁菁校园
  • 分享空间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国教育 > 教育综述 > 管理体制
体制创新推动教育现代化
2001-10-23    唐景莉 赵正元

字体大小:

  “教育是开启通往现代化的钥匙”。美国著名学者柯尔曼在《教育与政治发展》中的这句至理名言被实践反复印证。而教育领域内部,又将以怎样的姿态实现自身的现代化?申奥成功,给新世纪的北京带来了新的机遇和新的活力。作为中国的政治、文化、科技和教育中心,北京集中体现了中国改革开放的巨大成就和中华民族的精神风貌,而近年来北京经济的持续高速发展,呼唤着更高质量的北京教育。“首都教育先导发展战略”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展现在世人面前的。

  实现教育现代化——北京教育发展先导

  首都是一个国家的窗口。首都教育的改革发展,折射出一个国家教育发展的水平。

  据介绍,“首都教育先导发展战略”的一个重要内容,就是在全国率先实现教育现代化。这一战略的主要标志是,在全国率先实现了“两基”,率先实现了基本普及高中阶段教育,率先实现了高等教育大众化“三个率先”的基础上,经过努力奋斗,到2010年再实现新的“三个率先”,即率先实现高等教育普及化,使新增劳动力受教育年限达到14年以上;率先构建起各级各类教育相互沟通、衔接的现代教育体系;率先建立起终身学习的教育制度,进入学习化社会。

  北京市委常委、教委主任徐锡安认为,教育现代化既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又是人类文明进步的标志和当代教育发展的趋势。建国50年来特别是改革开放20年来,首都教育得到长足发展。“九五”时期,更呈现持续、快速、健康发展的态势,一个基础教育普及化、高等教育大众化、职业教育系列化、成人教育社会化的格局已基本形成。但是,与首都经济社会发展面临的艰巨任务相比,北京教育还存在着不少差距。因此,我们必须以转变观念为先导,以加快发展为主题,以调整结构为主线,以改革开放和体制创新为动力,以全面推进素质教育为目标,以充分满足广大人民群众对教育的需求为出发点,构建起“规模、结构、质量、效益内在统一、协调发展”的首都现代教育体系。

  教育体制改革创新——北京频频出亮点

  一个学生可以同时上几所大学,听起来多有吸引力!在不久的将来,这样的想法有望在“东方大学城”成为活生生的现实。

  东方大学城距离北京市中心约40公里。2000年9月,首批7所高校近万名大学生入住大学城。按照设想,这里将组织学校之间的听课、观摩教学和教学科研活动,学生也可以到“外校”听课;高校之间还将相互承认学分,学生可以按兴趣选修。北京工商大学、北京联合大学等7所高校的2000级新生对记者谈了他们的新奇感受——高校从来没有离得如此之近,上课也与众不同,不同学校的学生在一个教学区上课,教室、图书馆、实验室、运动场等设施都是公用的。当然,这里也有他们曾经想象过的大学模样:崭新的教学设施,宽敞的学生公寓,持有一张“校园一卡通”可以在大学城进行所有消费。有不少学者认为,大学城的建设已经远远超过高校后勤社会化的范畴,成为教学改革的试验田,并为中国城市化进程开辟了一条全新的道路。

  除了东方大学城,北京学院路地区的高校教学共同体也非常引人注目。被誉为“学院路大学校”的学院路教学共同体,16所学校开设的校际公共选修课让学生大大受益。

  位于北京城西北部的学院路不过两三公里长,大学一所挨着一所,聚集了20多家高校和科研单位,是北京乃至全国教育、科研资源最密集的地区。如果能统筹利用各校的资源优势,一定能提高学生的全面素质。1998年秋季,在北京市教委召开的一次会议上,北航等校的代表提出了学院路地区高校开展合作的动议,得到市教委和有关学校的支持。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北京科技大学、北京医科大学(现北大医学部)、北京语言文化大学、中国农业大学、北京邮电大学等13所高校成为“学院路地区高校教学共同体”的第一批成员,而今成员校达到16所。共同体的一个极富创新的举措就是开设校际公共选修课,从第一个学期的3门选修课程、500个选修学生到现在的近60门课程、1万多名选修学生——教学共同体开设的校际选修课得到了大学生的认可和欢迎。

  从很大程度上说,体制决定了机制。只有开拓创新,深化教育管理体制、办学体制、投资体制、学校内部管理体制、升学考试制度、社会用人制度等方面的改革,才能真正实现教育的现代化。

  教育现代化的关键是教育体制的创新,构建现代教育体系势在必行。

  教育管理体制改革——北京大刀阔斧

  2000年,北京基础教育进一步完善了主要由区县负责、分级管理的体制。市政府通过改革财政体制和行政管理体制,将大部分由原市级安排的基础教育专项经费放到了区县,将49个边远山区乡的教育经费收归区县财政统筹,同时将14项行政审批权下放或取消,加大了政府对基础教育的统筹管理权限,基本上明确了市、区(县)、乡三级管理的职责。

  同时,职业教育和成人教育的管理体制也进行了重大调整,进一步改变了条块分割、力量分散、重复办学的局面。根据北京市政府的决定,在重新规划中等职业教育规模结构的基础上,逐步减少了行业、企业办学。

  此外,随着国家行政机构改革的深入,3年来,北京市高等教育管理体制相应进行了3次调整。通过调整,加强了市级政府对高等教育的统筹管理,中央和市级政府两级管理、以市为主的高教管理体制基本形成。

  据介绍,北京教育管理的总体思路是,教育部门要进一步放权,减少直接的行政干预,通过做好规划、政策、法规、监督和指导服务工作,建立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的、政府宏观调控与市场自主调节相结合的教育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

  “穷国办大教育”是当前中国亟待解决的一个难题。目前,有限的国拨经费远远不能保证学校的进一步发展和改善办学条件。据了解,北京市许多中小学自筹经费已经占到全部教育经费投入的相当大比例,有的学校自筹经费甚至高出国拨经费的两三倍。

  如何进一步改革投资体制?北京教育科学研究院教育发展研究中心的专家建议,教育作为准公共产品,其配置资源的方式应是计划与市场相结合。北京市要积极运用财政、金融和税收政策,拓展融(集)资渠道,继续鼓励社会、个人和企业投资办学和捐(集)资助学,探索利用资本市场促进教育产业发展的途径,不断完善多渠道筹措教育经费的体制。

  首都现代教育体系可以概括为如下4点:高标准、高质量的基础教育;富有创新能力、办学形式多样的高等教育;开放灵活、发达完备的职业教育和成人教育;现代理念、手段先进的终身教育网络。为确保上述目标如期实现,面向新世纪,北京市确定了教育改革和发展的“八项改革”和“六项工程”。其中,“八项改革”就是教育管理体制改革、人事分配制度改革、教育结构改革、区域性教育综合改革、教学内容方法和课程体系改革、招生考试和质量评价制度改革、教育投资体制改革、学校后勤管理改革。

  面对信步走来的新经济,北京已经作好了准备。首都教育先导发展战略的实施,将为首都经济腾飞奠定雄厚的基础。我们相信,北京现代教育体系的构建,将引领北京在全国率先实现教育现代化的目标变为现实。  

教育信息化资讯微信二维码

 

建一流大学
·EDU聚焦:校园"毒跑道"
·快乐暑期安全教育别放松
·聚焦:毕业生迎来创业季
·教育3.15:优化教育环境
·3-6岁儿童学习发展指南
·开学第一课历年视频资料
  部委动态
·加强中小学校党建设工作
·做好普通中小学装备工作
·治理有偿补课和收受礼金
·高校预防与处理学术不端
·推进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
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凡本网未注明稿件来源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本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 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本网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联系。 
 
 版权所有: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网络中心    CERNIC, CERNET
京ICP备15006448号-16 京网文[2017]10376-1180号 京公网安备 11040202430174号
关于假冒中国教育网的声明 | 有任何问题与建议请联络:Webmaster@cerne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