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中国教育 高校科技 教育信息化 教育在线 教育舆情 CERNET 下一代互联网
CERNET第二十八/二十九届学术年会
  • 中国教育人博客
  • 天下教育
  • 考试培训
  • 中小学教育
  • 家庭教育
  • 就业创业
  • 菁菁校园
  • 分享空间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国教育 > 职业教育 > 职教新闻
浙江中职教育一年跃出低谷
2002-02-19    记者 朱振岳

字体大小:

    同全国许多地方一样,20世纪的最后几年,浙江省中等职业教育遭遇了巨大的冲击,经受了严峻的考验:2000年,各类中等职校招生18.4万人,比上年减少3万人;普职比例53∶47,下滑7个百分点,一大批中等职校面临生存危机。

  中职教育向何处去?浙江职教战线的广大干部和教师带着这一疑问进入了21世纪。危机中孕育着生机。

  2001年,浙江省政府在新世纪开局之年的关键时刻召开了全省职教工作会议,并作出了一系列有利于中职教育发展的战略性决策。省政府明确规定:各地在加快发展高中段教育的进程中,必须加强对初中后分流的宏观调控,确保中职教育年招生数占高中段招生总数的50%以上,促进普职协调发展;省教育强县应率先垂范,凡当年中职招生比例低于50%的,不得申报教育强县;评上教育强县后连续两年达不到要求的,取消“教育强县”称号。

  此后,会议精神迅速转化为各级政府、教育行政部门和职业学校的实际行动。义乌市教委出资80多万元作为职校录取新生的奖学金;长兴县、椒江区向志愿就读职校的初中毕业生发放面值300元的“教育券”,作为政府给职校新生的学费补贴;椒江区公办职校的生均预算内拨款标准,由上年的800元增加到1300元。

  这一年,浙江中职教育的形势出现了“多云转晴”,开始走出低谷,加快发展:全省各类高中段学校共招生44.6万人,比上年增加5.4万人,初升高比例达79.9%,其中普高招生22.4万人,中职招生22.2万人,普职招生比由2000年的53∶47转变为50.2∶49.8。特别值得一提的是,中职招生总量比上年增加3.8万人,增幅达20.6%,5年来招生增幅首次超过普通高中。

  为了“做大做强”中等职业教育,2001年浙江省狠抓了重点职校和示范专业建设。全省在建的中职大型基建项目达89个,投资总额达6.4亿元;新列入今明两年建设计划的大型基建项目95个,总投资额约为12.6亿元。据统计,去年全省112所省级以上重点职校的4.3万余名毕业生,不含升学,一次性就业率高达92.5%,其中27所职校的毕业生100%就业(含升学)。

  事实有力地回击了那种认为中等职业教育可以少发展甚至不发展的错误观点。

  职业教育的发展离不开行业、企业的参与和支持。民营企业众多、民营经济发达是浙江经济的一大特色和优势。浙江人的观念是“不找市长找市场”、“择业不成能创业”。早在3年前,浙江省政府就作出“把社会力量办学的重点引向中、高等职业教育”的决策,并制定了允许按生均培养成本收费,允许以股份形式合资办学,允许投资办学款项税前列支,允许减免征地配套费,允许进行“国有民办”改制试验等激励措施,加大对民办职校的扶持力度。去年,全省有民办职业高中161所,在校生6.3万人,占职高在校生总数的18.7%;全省民办职高招生2.9万人,比3年前翻了一番。此外,浙江省还努力改变中职的终结性教育格局,去年全省高职院校的对口招生数由上年的1.1万名增加到2.1万名,使升入高职院校的中职毕业生约占全省中职毕业生总数的12%;招收初中毕业生的“3+2”高职试点班扩大到77所省级以上重点职校,29所独立设置的职业技术学院首次举办五年制高职班,合计招生1.2万人。

  去年,浙江省还有一项让人津津乐道的改革举措,就是积极发展普职沟通的综合高中。具体做法有:实行“进口”和“出口”双调控,强调继续坚持一个地区的中职招生数应占高中段招生总数的50%以上,同时要求三年后获得技术等级证书的毕业生应占高中段毕业生总数的50%以上;鼓励学生获取职业技能证书,获初级证书的毕业生即可取得参加高职对口招生考试的资格,获中级以上证书的可按高职升学考试总分的5%予以加分等。去年,浙江省重新确认了72所学校为综合高中试点学校。

  浙江省的经验表明,中等职业教育面临的种种挑战并不可怕,怕的是领导层思想不统一,认识不一致。领导层认识上的“滑坡”比中职招生滑坡的后果更严重,影响也更大。坚持积极发展的方针不动摇,坚持普职协调发展的原则不动摇。如今,在浙江,坚冰已经打破,航向已经指明,航道已经开通,职业教育加快改革和发展的新机遇已经来临。

教育信息化资讯微信二维码

 

  延伸阅读
· 上海加快步伐提升郊区教育底线
· 促进区域教育均衡发展和素质教育的实施
· 浙江对口支教整体提升县域教育
· 做好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改革实施工作
· “移动教育”构筑家长学校个性沟通桥梁
· IDC:未来教育行业电信服务市场展望
· “十一五”钦州市坚持教育优先发展
· 全国高校大力开展先进性教育活动
· 贺国强:认真总结高校先进性教育成功经验
· 浙江2006年秋季起免收义务教育学杂费
建一流大学
·EDU聚焦:校园"毒跑道"
·快乐暑期安全教育别放松
·聚焦:毕业生迎来创业季
·教育3.15:优化教育环境
·3-6岁儿童学习发展指南
·开学第一课历年视频资料
  部委动态
·加强中小学校党建设工作
·做好普通中小学装备工作
·治理有偿补课和收受礼金
·高校预防与处理学术不端
·推进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
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凡本网未注明稿件来源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本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 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本网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联系。 
 
 版权所有: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网络中心    CERNIC, CERNET
京ICP备15006448号-16 京网文[2017]10376-1180号 京公网安备 11040202430174号
关于假冒中国教育网的声明 | 有任何问题与建议请联络:Webmaster@cerne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