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中国教育 高校科技 教育信息化 教育在线 教育舆情 CERNET 下一代互联网
CERNET第三十届学术年会
  • 中国教育人博客
  • 天下教育
  • 考试培训
  • 中小学教育
  • 家庭教育
  • 就业创业
  • 菁菁校园
  • 分享空间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国教育 > 政策法规 > 省级政策法规 > 安徽
关于进一步做好当前教育系统防汛救灾工作的紧急通知
2006-03-08    

字体大小:

教内电〔2003〕95号

各市教育局,各高校、直属中专学校,各大型厂矿企业教育处:  

  近期,淮河上游及我省沿淮、淮北南部普降大到暴雨,淮河流域已形成严重的洪涝灾害。阜阳、亳州、滁州、蚌埠等市学校灾情严重。在省委、省政府的正确领导下,经过党政军民的共同奋战,前一阶段的抗洪救灾工作已经取得初步的阶段性成果。目前,大雨仍在继续,汛情还在发展。为进一步做好教育系统防汛救灾工作,保护师生员工的生命安全,把受灾损失降到最低限度,特紧急通知如下:

  一、高度重视防汛救灾工作。各地各校要把广大师生员工的生命安全放在第一位,牢固树立防大汛、抗大洪的意识;要把抗洪救灾作为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具体体现。要坚决服从当地政府的统一指挥,从大局出发,发扬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精神,做好教育系统防汛救灾工作,积极配合当地做好防汛救灾工作;要严格遵守省政府制定的抗洪救灾工作八条纪律(皖政明电〔2003〕24号),坚持依法抗洪。要克服麻痹思想,进一步提高警惕,做好长期作战的准备。

  二、进一步做好防汛救灾工作。各地、各校都要明确责任,落实任务,措施到位,把各项工作做细、做严、做实。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和各级各类学校的主要负责同志要以身作则,靠前指挥,精心组织,科学调度;要充分发挥党组织和共产党员的战斗堡垒和先锋模范作用,发扬艰苦奋斗、不屈不挠的精神,坚定信心,团结互助,共渡难关。已经进行行蓄洪的地方,要在各级政府统一安排指挥下,安排好转移师生的生活,努力解决职工的实际困难;要认真登记,保护好学校转移出的财产,千方百计把灾害造成的损失降到最低限度。其他行蓄洪区,要超前做好行蓄洪的准备工作,一旦接到命令,做到迅速、安全转移;汛情严重的地区,尚未停课的,要立即停课放假,同时要安排人员护校,保护学校财产。

  三、随时报送灾情,确保信息渠道畅通。凡已发生灾情的地方,各级教育主管部门和学校要高度重视查灾、核灾、报灾工作。各地教育部门按照我厅此前印发的表格和要求,向当地政府报告灾情的同时,请及时报告我厅;要严密注意校舍安全,对受洪水浸泡、出现险情的校舍,要严密监控,产生的D类危房要坚决封闭、停用。防汛期间,我厅已安排24小时值班,联系电话:0551-2814453、2826732(白天),0551-2814453(双休日和晚上)。

  四、坚持抗洪救灾与灾后复校相结合。各地要坚持统筹兼顾,科学安排,在做好抗洪救灾的同时,积极做好灾后复校的准备工作,要制定详细的灾后重建预案,并将灾后重建与危房改造项目结合起来,统筹规划,一并实施。

  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和各级各类学校要在各级党委、政府的领导下,发扬连续作战、顽强拼搏的精神,以必胜的信心,做好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防汛抗洪、救灾复校和其他各项工作,夺取战胜自然灾害和发展事业的双胜利。

安徽省教育厅
二○○三年七月十一日

教育信息化资讯微信二维码

 

建一流大学
·EDU聚焦:校园"毒跑道"
·快乐暑期安全教育别放松
·聚焦:毕业生迎来创业季
·教育3.15:优化教育环境
·3-6岁儿童学习发展指南
·开学第一课历年视频资料
  部委动态
·加强中小学校党建设工作
·做好普通中小学装备工作
·治理有偿补课和收受礼金
·高校预防与处理学术不端
·推进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
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凡本网未注明稿件来源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本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 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本网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联系。 
 
 版权所有: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网络中心    CERNIC, CERNET
京ICP备15006448号-16 京网文[2017]10376-1180号 京公网安备 11040202430174号
关于假冒中国教育网的声明 | 有任何问题与建议请联络:Webmaster@cerne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