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作文两大“宝”——阅读和思考
在中国当代作家中,叶永烈大概是坚持写高考作文时间最长的。2001年,上海青年报打电话给叶永烈,说组织了几位作家去高考考场,同考生一起参与高考作文,希望叶永烈参加。叶永烈去了之后才发现,只去了自己一个,其他作家都没有参加。进考场、写作文、接受公众评判,并不是所有作家都有这样坦率又不计名利的勇气。而叶永烈和高考作文从此结下不解之缘。他坦言,之所以关注并坚持高考作文,是希望能以此测试自己的快速反应能力,在规定时间内完成作文。另外,他也很想能够亲身体会一下学生们的感觉,跟学生拉近距离。
推荐内容>>吃饭、喝酒、唱歌样样来! 后高考时期怎样度过
推荐内容>>2012年高考全国各地语文作文题评析
推荐内容>> 材料作文唱主角:高考作文改革提速
推荐内容>>2012高考作文题目全国各地汇总 >>2012高考作文专栏
最初叶永烈是进考场写,后来改为在家中写,一般是接到电话之后,45分钟内完成,和考生同时交卷。在和考生公平竞争的过程中,有一次他甚至抹掉名字接受阅卷,得了58分(满分是60分)。还有一年他同时写了两篇高考作文,写完上海卷之后,北京又打电话来希望叶永烈写全国卷。在写考生同题作文“抗战八年”之后,叶永烈开始每年都对作文的题目进行评点。
叶永烈认为,今年上海卷的“曾被舍弃的微光”,是一篇散文的好题目;北京卷的“火车巡逻员”好写些,着重于“默默的奉献”与“人民的尊敬”,写起来不难,写得好不容易;安徽卷“梯子不用时横着放”,题目出人意料,又富有哲理,这样的题目很难“预测”,这就测试出考生现场的应变能力;湖北卷“科技的利与弊”,显得一般,但优点是让考生思索科技这把“双刃剑”,从原子弹到三聚氰胺,皆可成为事例。福建卷以作家冯骥才的一段话为题:“运动中的赛跑,是在有限的路程内看你使用了多少时间;人生中的赛跑,是在有限的时间内看你跑了多少路程。”这个题目很精彩,而且很有哲理。这个题目引人思索,而把思索的结果写出来,就是对生命和时间的感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