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上流传的一份火星文情书
“汉字生态环境令人不胜担忧。”在4月20日纪念中华文字始祖的(陕西)白水县仓颉庙会和4月23日“世界读书日”来临之际,中国汉字网顾问、陕西省民俗学会常务理事曹卫民心里充满忧虑。
为汉字生态环境忧虑的不止曹卫民一人。
突然发现“被包围了”
市社科院经济学所副研究员李华多年来从事传统文化研究,受热衷汉字保护人士的影响,近年来关注汉字的生存状况。以前对于网络语言没有认真分析,认为很酷、很逗、时尚、有意思,有时在个别地方也用一下。最近, 她要策划一项海峡两岸专家、学者共同推动汉字保护的活动,上网一查,不由惊叹,网络语言已经形成气候了。它们有的由符号组成,有的由汉语拼音字母、英语字母、日文字、韩文字组成,有的为繁体字、汉字拆分后的部分等等乱七八糟,而且有火星文编辑器、转换器,也有官方网站,成了一个很系统化的东西。“我们已经被人家包围了。”李华不禁忧虑起来。
李华告诉记者,回忆起来,网络语言是逐渐发展起来的,我们也是参与者,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
“有这样的软件,就有编程、有开发人员, 会不会还有新的利益链生成,把它作为赚钱牟利的手段?”李华认为,只要有利益,就可能有商人为追求利益最大化而做出不法行为。同时会不会像其他商品一样,有一帮人推助网络语言的发展?这是一种不能小视的现象。
“汉字的严谨性会被破坏”
山西忻州福田寺妙祖法师对网络上出现的随意造字等现象非常忧虑。在他的眼里,汉字是人类最优秀的文字,是中华民族数千年文明的结晶,从形、音、意各个方面非常完美,意音兼备。日本汉字教育振兴协会会长石井勋说:“没有一种文字像汉字那样有系统性和逻辑性,汉字是世界上唯一一种只需用眼睛看就能思考、即使口语不同也能理解的文字。将来,汉字可能成为全世界的通行文字之一。”英国语言学家约翰·辛克莱尔认为,当中国成为世界一流经济强国时,许多人将会感到“学汉语比学英语更自然、更合理”。
妙祖法师的父亲临终前嘱咐他要敬惜字纸。他一直记在心里。在他的倡导下,2006年2月25日,有国内上百位专家学者及宗教人士参加的“敬惜汉字——弘扬中华传统文化座谈会”在西安举行。这是我国第一次由民间倡导的纯洁汉字文化研讨活动。去年他曾想出钱拍仓颉造字电视片,由于没有找到合适的剧本而作罢。为宣传敬惜汉字理念,去年7月他在网上开通了博客。
妙祖法师认为,随意造字肯定会造成汉字的混乱,后果不堪设想。
20年前,当从一篇文章上知道,联合国发文的官方语言是5种,其中文件最薄的是中文,曹卫民从此对汉字特别关注。他认为中文是最简洁最简练、最科学的一种文字, 不是随便可以改变的,网络语言难免会破坏汉字的科学性、严谨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