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中国教育 高校科技 教育信息化 教育在线 教育舆情 CERNET 下一代互联网
CERNET第二十八/二十九届学术年会
  • 中国教育人博客
  • 天下教育
  • 考试培训
  • 中小学教育
  • 家庭教育
  • 就业创业
  • 菁菁校园
  • 分享空间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国教育 > 教育人物 > 人物
钱易
2007-08-28  教育部  

字体大小:

  第三届高等学校教学名师奖获奖教师集锦·名师风采

清华大学 钱易

  个人简历:

  钱易,女,1956年毕业于同济大学卫生工程系,1959年清华大学研究生毕业后留校任教至今,现任清华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1994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钱易院士数十年来致力于水污染防治工程的教学于科研,她努力研究开发适合我国国情的高效、低耗废水处理新技术;对难降解有机物生物降解特性、处理机理及工艺技术进行了卓有成效的研究工作。曾先后荣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三等奖;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国家技术发明三等奖。近年来致力于倡导和推行清洁生产、循环经济和可持续发展,在参与立法、提出政策建议和建立示范省市方面做了大量工作。主编或与他人合编主要著作12部,主要译著5部。先后在国内外期刊杂志及学术会议上发表论文百余篇。曾应邀赴美国、荷兰、英国、香港多所大学进行讲学。被香港大学土木系聘请为荣誉教授。现担任全国人大环境与资源保护委员会副主任,世界资源研究所顾问委员会委员等职。

  名师心得:

  在人口不断增加、经济发展十分迅猛的二十世纪,环境问题不断产生,对人类健康和经济发展产生了威胁。人类经过严肃的思考和长期的论争,终于找到了可持续发展新战略。可持续发展是既能满足当代人类需求、又不致损害未来人类满足其需求能力的发展。我国人口众多,人均自然资源相对短缺,在经济飞速发展的三十余年内,已经出现了很多严重的环境问题,必须依靠政府、企业和公众来共同预防和解决这些环境问题的危害。党中央国务院再三强调实施科学发展观的重要性,提出要建设资源节约、环境友好型的国家。大学生作为未来国家建设的栋梁,肩负着历史的重任。在学生时期就应提高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的意识,树立环境伦理观,加强对社会和地球的责任感,掌握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法律、政策和技术。《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这门课就是为此目的而开设的,我们教师把上好这门课作为是自己对社会的一分贡献,是实施科学发展观的实际行动。多数学生反映,通过这门课认识到了保护环境的重要性和迫切性,他们能结合自己身边的环境问题和所学的专业总结学习心得,决心为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实施而努力。虽然这门课已经收到了预期的效果,但我们有决心再接再厉,不断进行改革以提高教学水平。

  名师寄语:

  青年同学们,祝贺你们进入了高等教育的殿堂,你们将来将成为科学家、工程师、法官、律师、社会科学家、企业家、经济管理人才以及各方面的专家,驰骋在祖国建设大战场的四面八方,为把我们可爱的祖国建设的更加繁荣、昌盛和强大而贡献你们的力量。你们切不能忘记,人类必须与自然和谐相处,经济发展必须同环境保护相协调,我们追求今天的进步,绝对不能损害后代人的利益。这就是可持续发展战略要求我们的,我们应该进行的是既满足当代人类需要,又不致损害未来人类满足其需要能力的发展。

  名师名言:

  热爱自然,尊重自然;热爱自己并热爱全人类;关切当前并思虑未来。这是新一代人应该树立的新的伦理观,即环境伦理观。人的分工职责各不相同,但保护人类唯一的家园――地球是我们共同的责任。

  所属学科学校文字介绍 清华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系,是由1928年在清华大学设立的土木工程系卫生工程组发展壮大而成的,1977年成立全国第一个环境工程专业,1984年成立环境工程系,并获博士学位授予权,为适应学科发展,1997年更名为环境科学与工程系,2000年获环境科学与工程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予权。

  本专业除了培养大学本科生、硕士生、博士生以外,还承担了为学校各系开设绿色课程的任务,并建立有《环境模拟与污染控制》国家重点联合实验室,《亚太地区危险废物管理培训与技术转让中心》等研究基地,承担了很多国家委托的重点科研任务。

  本系设有:水环境保护研究所、饮用水安全研究所、地下水与土壤环境研究所、大气污染控制研究所、固体废物控制研究所、环境工程设计研究所、环境化学研究所、环境生物学研究所。环境系统分析研究所、环境管理与政策研究所等研究所。

教育信息化资讯微信二维码

 

  延伸阅读
· 清华大学首设两大教学奖项 82岁钱易40岁颜宁获奖
· 郑光美
· 韩伯棠
· 陈后金
· 柳冠中
· 华成英
· 龙翼飞
· 陈岳
· 阎步克
· 国家重奖创新创业教学名师
建一流大学
·EDU聚焦:校园"毒跑道"
·快乐暑期安全教育别放松
·聚焦:毕业生迎来创业季
·教育3.15:优化教育环境
·3-6岁儿童学习发展指南
·开学第一课历年视频资料
  文献资料
·研究生课程建设加大
·教育法律修正案草案
·卓越教师计划改革项目
·《幼儿园园长专业标准》
·严禁任何形式就业率造假
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凡本网未注明稿件来源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本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 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本网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联系。 
 
 版权所有: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网络中心    CERNIC, CERNET
京ICP备15006448号-16 京网文[2017]10376-1180号 京公网安备 11040202430174号
关于假冒中国教育网的声明 | 有任何问题与建议请联络:Webmaster@cerne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