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中国教育 高校科技 教育信息化 教育在线 教育舆情 CERNET 下一代互联网
CERNET第三十届学术年会
  • 中国教育人博客
  • 天下教育
  • 考试培训
  • 中小学教育
  • 家庭教育
  • 就业创业
  • 菁菁校园
  • 分享空间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国教育 > 民办教育 > 民教新闻
杭州九民办学校结联盟 统一实行终生教育
2003-08-08    金一铮 顾怡怡

字体大小:

    俗话说:一根筷子易折断,十根筷子抱成团。近日,杭州九所民办的培训机构和学校宣布他们成立了“杭州教育联盟”,“抱成一团”抵抗外来教育大鳄的“入侵”。

  “联盟”:资源共享,共御外敌   

  据悉,这九所学校是杭州大家专修学校、陈末早期教养中心、杭州湖滨社区分院才艺基地、杭州旅游培训学校、浙江中汇财经培训中心、杭州中华职业专修学校、杭州新世纪专修学校、杭州现代日语专修学校、韦博国际英语杭州优加学校九家学校。他们的业务范围涵盖语言培训、高复、艺术培训、老年大学等各个培训领域,业务没有重叠。如果说他们有什么一致之处的话,民间力量办学的身份是他们的共同点。   

  按理说,同行间的竞争该尤为激烈,没有共同利益的支点他们是不会,也没有必要结成联盟的,那么此次教育联盟结成的初衷又是什么呢?据联盟发起人杭州大家专修学校孙校长介绍,今年9月1日《民办教育促进法》将正式施行,许多外来培训机构将相继进驻杭州,这给杭城许多还不够强大的民办教育机构造成了很大的威胁,为了在这样的市场洗牌中立于不败之地,九家民办学校达成默契,建立“教育联盟”。   

  据了解,目前此联盟已达成协议,将各自的资源与盟友共享,甚至合作推出一些以往没有的教育课程,统一实行“终生教育体系”。比如在早教方面有优势的学校可以和英语学校联合开办幼儿英语教学课程。以后,这九家学校将使用统一的标志,在任何一个教育联盟成员单位你都可以看到其他几家的资料,并可以直接报名。

  业内人士:“鲨鱼”面前,联合是大趋势   

  教育联盟的成立,给了社会力量办学一个不小的震撼。业内人士分析,加入WTO以后,随着《民办教育促进法》和《中外合作办学条例》的颁布,外资的进驻已经只是一个时间问题了。前两年他们在上海和北京大展拳脚,很快便把触角伸到杭州,不可否认,他们先进的理念和应用性课程的教材,加上比较娴熟的教育营销手段和大量资本实力,肯定对国内的培训教育市场造成冲击。国内一些单打独斗的培训机构在这样的外资面前,就犹如面对鲨鱼的小鱼,只能被吞食。因此,走联合的道路是个大趋势。   

  据了解,去年杭州建人高复、浙江西子专修学院、浙江勤业自考学院率先嗅到了危机的气息,遂强强联合组成了勤业教育集团,在教育资源共享上先走了一步。   

  在刚刚结束的杭州社会力量办学暑期工作会议上,杭州建人高复的桑坚信校长提出,现在每个学校都应在保留自己办学的特色的基础上拿出自己多年办学的资金积累和资源来共同打造杭州社会力量办学的航空母舰。

  教育部门:走集团化也不容易   

  杭州市教育局主管社会力量办学的毛副局长认为,社会力量办学就该走联合的道路,但这条路不容易走。首先必须克服三个老观点:一、宁为鸡头不做牛尾,抱住现有的“老大”地位不放;二、小富即安,满足现状,不思进取;三、“家”学校,夫妻老婆店,管理模式落后。其次还要引进现代的企业管理制度,让所有权和经营权分开。只有这样,教育联盟化才能走得更远。

教育信息化资讯微信二维码

 

  延伸阅读
· 完善民办学校法人治理制度的思考
· 武宁县一年“催生”50多所民办学校
· 我们对“警校”作了严肃处理
· 我国第一所纯慈善性质的民办学校开学
· 国内最大民办高校 本月开工明年招生
· 争眼球拉人头出奇招 民办学校推出稀奇专业
· 辽宁:为民办学校建团排出时间表
· 北京民办学校形成优胜劣汰机制
· 北京民办学校面临生存危机
· 民办学子闯入“挑战杯”
建一流大学
·EDU聚焦:校园"毒跑道"
·快乐暑期安全教育别放松
·聚焦:毕业生迎来创业季
·教育3.15:优化教育环境
·3-6岁儿童学习发展指南
·开学第一课历年视频资料
  部委动态
·加强中小学校党建设工作
·做好普通中小学装备工作
·治理有偿补课和收受礼金
·高校预防与处理学术不端
·推进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
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凡本网未注明稿件来源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本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 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本网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联系。 
 
 版权所有: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网络中心    CERNIC, CERNET
京ICP备15006448号-16 京网文[2017]10376-1180号 京公网安备 11040202430174号
关于假冒中国教育网的声明 | 有任何问题与建议请联络:Webmaster@cernet.com